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深化课程改革 提高课堂实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深化课程改革 提高课堂实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在各地如火如荼地深入进行,在教学中贯彻思想品德新课改理念,凸显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生活与社会实际,注重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促进了初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但是,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滥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导致喧宾夺主;一味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虽形式活泼,但效果不好;给予学优生太多的关注,忽视了学困生的进步;创设不恰当的教学情境,偏离教学目标……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进行与课堂实效的提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深化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提高课堂实效

一、贯彻新课改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1.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性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即立足全体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让每个学生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不能因为成绩优劣、进步先后而让学生受到不同的对待和教育。

2.注重全面性教学目标。素质教育要求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必须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此,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以下理念:不仅要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要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

3.尊重学生,构建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与独立人格,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此,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实践、主动成长。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到教学效果。为此,思想品德教师应努力构建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只有热爱每一个孩子,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其次教师要欣赏学生。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关爱每一个学生,多角度辩证地看问题,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再次,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教师的言谈举止、知识视野、专业水平等影响着教师的个人魅力,影响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教师应加强专业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与教学能力,拓宽知识视野,提升个人魅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精心组织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思想品德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语言,在“趣”上动脑筋,促使学生“爱学”。可以想象,教师的语言单调、枯燥、无趣,整堂课用一个语调说下去,怎能吸引学生,又怎能调动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呢?那么,应如何组织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要锤炼教学语言,使语言形象化,富有感染力。如不少教师注重精心设计导语,精心设计提问,如在文章的关键处、高潮处设问,在学生易忽略处设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讲语言艺术,用“停顿”、“故意出错”等手段,吸引学生。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停顿的手段,欲擒故纵,设下悬念,留给学生思索的时间,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同时,一些教师为了能吸引学生,在讲课时故意说错,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启迪学生的思维。

三、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思考、质疑、讨论、探究,从而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问题的认识,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去粗取精、注重积累,充分搜集情境素材。这是实施情境教学法的必备条件。那么,怎样才能搜集到丰富的情境素材呢?搜集情境素材的途径很多,比如留意身边或社会上的热点案例;多看书籍、杂志和报纸;上网浏览查阅有关资料;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获取等。在搜集素材时,要把获取的信息资料及时记录下来,并进行必要的筛选、加工、处理。总之,社会这个“大课堂”中有关思想品德教学的素材有很多,我们教师要未雨绸缪,多积累,随时发现,随时记录。只有做到积细流成江河,积跬步致千里,才能有备无患。

2.创设动态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健康发展。要想提高思想品德课堂实效,思想品德教师就要学会“经营”课堂,积极构建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课堂。教师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主导者、引路人,要转变教学理念,以生为本,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健康发展。创设动态的教学情境是实现有效情境教学的基本方法。为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使学生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四、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但不能画蛇添足、喧宾夺主。多媒体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手段,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但如果运用不当或滥用,就会适得其反。笔者曾旁听过一节思想品德公开课,在上课时,任课教师提出了一个非常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可正当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百家争鸣”时,该教师却一边播放课件一边说:“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小军、小刚、小红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接着,在该教师的操纵下,大屏幕上三个卡通造型的学生依次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听课学生讨论、探究的热情因此冷却下来。据此,笔者认为:第一,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忽视学生自身的经验、体验、活动,不能滥用。第二,在设计多媒体教学时,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以便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第三,在选用多媒体材料时,一定要做到完整、准确,不能出现模棱两可甚至错误的信息,以免误导学生,弄巧成拙。

2.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新课改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时,教师要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引导能力与创新能力,要选择能吸引学生的课题并恰当巧妙地设问,启发学生去思考、分析;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点、疑点、难点等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时,教师应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中心,做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面完成教学目标。在开展师生互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关注阶段学习状态。第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与学习习惯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的思考、创造提供更大的空间,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第三,注重师生交流。通过师生交流构建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勇于创新,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第四,注重结论的多样性。由于学生的认识存在差异,对于同样的问题,学生可能会得出多种多样的结论。在开展师生互动时,教师要关爱学生的创新思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在开展生生互动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充分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二是要充分发挥优秀生的榜样作用。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