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股市底部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股市底部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11-000-01

股市跌跌不休,投资者对市场底部都翘首以盼。问题是,如何寻找股市的底部呢?分析判断股市的底部,需要从股市内在价值、宏观经济政策、市场特征等不同角度,运用价值分析、技术分析、政策分析、市场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股市底部分析需要从时间的角度进行分析。根据经济周期、政策周期和股市周期的不同,股市的底部也有不同级别的底部。有长期大底,有中期底部,也有短期阶段性底部。短期底部可能股市运行三五个月就能形成,长期大底的形成则可能需要三五年时间才能形成。

股市底部分析需要从指数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股市底部出现的前奏往往是股价指数的持续跌落或者是短期股价指数的暴跌,长期大底以股价指数的深幅跌落为标志。著名的1929年美国股灾,道琼斯指数从1929年7月1日的343.45点跌到1932年8月1日的42.84点,跌幅深达87%。2000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带来股市深幅跌落,纳斯达克指数从2000年1月的3940点跌到2002年9月的1172点,跌幅深达70%。日本经历了较长时期的股市繁荣之后,从1989年开始股市泡沫逐步破灭,日经指数从1989年12月的38915点跌到2003年4月的7831点,经过长达四年的下跌,跌幅深达80%。台湾经历了股市繁荣之后,从1990年1月开始泡沫破裂,9个月的时间股市从顶点12495点下跌10000多点,跌回起点2485点的水平,跌幅深达80%。我国大陆A股市场,历史上也经历过多次大幅探底下跌,上证指数从1993年2月的1558.95点到1994年7月的325.89点跌幅为79%,从2000年的高点2245点跌到2005年6月6日低点998点跌幅为56%,从2007年10月16日创下6124点的高点跌到2008年低点1664点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跌幅73%。股市长期大底形成与维持的时间周期都较长,往往达到50%以上的深度跌幅。

分析判断股市底部类型,可以从价值、政策、市场等不同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所谓价值底,指的是股市内在价值运行到底部。股市底部最先出现的是价值底,股市探底往往是市场估值先行探底。市场估值可以从整个市场、行业、个股等不同角度进行。市场估值的主要指标有市盈率、市净率等等。导致股市股指触底的宏观因素在于中长期宏观经济处于调整结构的过程当中,宏观经济政策偏紧,各种经济数据稳步回落,大量宏观经济数据特征表现为前高后低。股市价格是价值的表现,股市估值底部出现的微观背景是上市公司本身经营和财务利润的周期性底部出现。2008年中国股市深幅跌落,其背景是我国上市公司当年整体利润下降17%。股市估值底部出现的表现很多,诸如大量上市公司跌破净资产、新股跌破发行价、跌破增发价等等。股市估值触底,既表现在大盘指数对应的股市整体估值偏低,也表现在行业、板块、个股的估值与历史低点甚至与国外市场比较都处于较大幅度的低位估值。各类价值分析指标失灵,价值投资受到投资者的普遍质疑。

所谓政策底,指的是股市政策转向所形成的股市底部。在股市的深幅跌落、股市资源配置功能弱化甚至失效、甚至出现股市走势对国民经济发展出现负面影响的情况下,政府放弃抑制股市的政策转而采取积极的股市扶持政策,通过“有形的手”使股市走出底部。分析政策底的出现,可以从宏观经济政策和股市行业政策等不同方面进行分析。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政策底出现的时候,往往出台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比如降低利率、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降低企业税率和投资税率、扩大财政支出、控制通货膨胀等等。从股市本身政策分析,政策底出现的时候政府往往对股市实施积极的扶持政策,比如暂缓甚至暂停新股发行、降低股市投资印花税和交易佣金、扩大股市资金来源、放宽股市管制、积极扶持上市公司、促进股市制度创新等等。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有时滞效应的问题,政策转向的信号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不被市场认可甚至被误读。

所谓市场底,指的是基于市场本身供求的自然规律,由投资者自行形成的股市底部。市场底是股市最后形成的底部,也是自然形成的底部,是股市供求双方完全接受的底部。市场底一般出现在价值底和政策底之后。市场底的观测指标主要有股价指数即股票的价格表现和股市供求关系。在股价指数表现方面,底部出现,往往股价指数创新低甚至创下周期性的低位,各类技术分析指标钝化甚至背离和失灵。形成股价指数长期大底,往往需要数月甚至长达数年的时间,指数跌幅往往达到多种下跌极限测试值。在股市供求方面,股市底部的表现有证券开户人数大幅减少甚至负增长、交易活跃记录账户数大幅减少、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大幅降低、股市成交股份数量和成交金额大幅减少甚至历史性地地量运行、新股申购倍数大幅降低甚至出现新股发行失败、上市公司融资再融资意愿普遍低迷、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大幅增持本公司股票等等。在市场底部,投资者大量远离股市,市场充斥空头舆论和空头信息,投资价值和政策积极效应都受到了怀疑。

价值底、政策底、市场底不能混为一谈,三种底部一般会相继形成。既有可能出现三种底部背离的情况,也有可能出现几种甚至三种底部重叠的情况。价值底和政策底,相对来说有具体的观测值,比较容易做出客观判断。而市场底的分析判断,既要依据客观的市场走势和市场供求,更要依据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投资者无论是个体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其投资心理和行为,既有理性经济人的特征,也有非理性的投资心理和行为。投资者在底部的恐慌心理的影响下很可能出现群体性的非理性投资选择,投资者,对投资价值视而不见,甚至出现把政策利好看成利空,往往使股市越过价值底、政策底的极限。

真正的长期大底,往往出现在市场跌落的极限状态下。价值底、政策底、市场底三种底部同时出现,市场出现共震,市场将走出强劲的触底回升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