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54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麻醉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54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麻醉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739.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079-02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多采用联合根治术及各种皮瓣转移修复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出血较多。本文选取我院近年实施此类手术麻醉54例进行总结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4例,其中男33例,女21例,年龄17~72岁,体重38~72kg,ASA分级I级或II级。其中舌癌24例,牙龈癌15例,颊癌8例,口底癌3例,腭癌2例,上颌窦癌2例。术前气道评估非困难气道46例,困难气道8例。所有病例均采用经鼻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

1.2 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禁食12h,禁饮4h。术前30min肌注鲁米那0.1、阿托品0.5mg。对非困难气道病人采用咪唑安定0.05mg~0.1mg/kg、芬太尼3~5ug/kg、维库溴铵0.1mg~0.12mg/kg静注诱导,44例明视插管成功,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成功。对困难气道在轻度镇静镇痛和充分表面麻醉、保持自主呼吸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入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采用吸入1~2%异氟醚,丙泊酚4~8mg/kg•h、雷米芬太尼0.25ug~2ug/kg•min、维库溴铵1ug~1.5ug/kg•min静脉泵注。手术结术前30min停肌松药、吸入麻醉,减少镇静镇痛药输注速度至手术结束前10min停药。手术结束时自主呼吸、吞咽反射基本恢复。待神志恢复后,50例吸净气管内外分泌物带管送口腔科监护病房,4例手术后作气管切开送监护病房。

1.3 监测 采用多功能监测仪常规监测Bp、HR、SPO2、ECG、PETCO2等。持续观察出血量、尿量。

2 结果

手术时间3.5~6.5h,术中出血量400~1350ml。频发室性早搏2例,窦性心动过缓3例,窦性心动过速7例,经对症处理,均有改善。本组病例中,麻醉过程顺利,无严重麻醉意外及并发症,效果满意。

3 讨论

1.1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有逐年增多趋势,并且以老年人居多,恶性肿瘤往往会产生困难气道,需要在麻醉前认真评估。[1]大约90%以上的困难气道病人可以通过术前评估发现。常用的评估气道方法有改良Mallampati、张口度、甲颏距离、头颈运动幅度、下腭前伸幅度等。单爱国[2]等认为上下唇咬合试验对国人来讲是一种比较可靠的评估方法。本组采取综合应用上述方法,术前评估出8例困难气道和46例非困难气道,在诱导时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1.2 口腔颌面部组织血运丰富,手术创面大,出血量多,尤以截除颌骨时更加突出。因此术中应加强出血量、输液量监测,维持循环稳定。术中采用控制性降压技术能有效减少失血量,并可减少大量输血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但应注意超高龄、全身状况不佳或伴有心、肺、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病人禁忌使用。

1.3 该类手术后包括悬雍垂、会厌、软腭在内的周围软组织都可能发生水肿,易造成上呼吸道梗阻,不能强求早拔管。本组4例考虑渗液多、组织肿胀可能持续数日,因此作气管切开。其余50例均术后带管24~72h,待度过肿胀、渗液高峰期(8~72h),病情稳定后拔除气管导管。相比气管切开而言,术后带管创伤小、恢复快、护理方便。这一观点也逐渐被大多数口腔科医师所接受。

我们体会,重视术前评估特别是正确的气道评估,加强术中管理及掌握好拔管时机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麻醉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徐启明等.临床麻醉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9.

[2]单爱国等.上下唇咬合试验用于颈椎手术患者困难气管插管预测的研究.广东医学,2007,28:578~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