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做一个有课程领导力的校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做一个有课程领导力的校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校长不仅要做一个行政管理者,更应努力成为课改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这样,才能真正践行课改精神,推进课改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从而真正落实“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品位,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益。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主要体现在校长对于课程改革工作的“规划、管理、实施、反思”四方面的能力。

一、提升课程规划力

课程规划力,是校长推动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首要必备能力。为了有效推进新课改,校长应该有个长远的发展规划。建立一个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完善的课改体系。

在新课改进程中,作为一校之长,其课程规划能力应体现在对课程的系统思考和整体把握上。首先,校长要正确解读国家课程标准,包括具体学科的课程标准,从而全面正确地把握课改精神。其次,要准确而深刻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化传统对课程实施的促进及制约因素,以充分发挥其推进课改的正能量。最后,校长还应全面、具体了解本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需求及其特点,结合学校的教师情况及学校硬件设施,明确学校课改的主攻方向和长远目标。

一个符合课改精神及学校实际的长远规划,其内容包括课改方向和总体目标的确立、课程开发、阶段性实施计划等。这个规划的建立必须由校长整体把握,用“系统论”的观点牢牢把控。只有高瞻远瞩,才能运筹帷幄,确保课改不流于形式,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课改成果,真正推动课改发展。

二、强化课程管理力

如果说课程规划是勾画美好的蓝图,那么课程管理则是实现这幅蓝图的重要手段。“管理出效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想要实现学校课改规划的目标,校长就必须加强课程管理。因此,校长应该增强课程管理意识,努力提高课程管理水平。具体说来,校长应注重以下三方面的管理。

1.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保障课程有效实施的基础是开足、开齐、开好各门课程。而要真正做到有效实施,则必须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包括课程计划管理和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校长要有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意志,对考试课程与非考试课程一视同仁。

2.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现行的课改,已经进入聚焦专家顶层设计到聚焦一线教师操作新层面,并进入从关注课堂形态建设到课堂教学实施的新阶段。可以这么说,课改的成败在课堂,课改的成败看教师。课程再丰富,理念再先进,如果教师没有相应的教学行为,没有在课堂上的有效实施,就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校长要通过各种方式,努力优化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长要经常深入课堂,深入教研(备课)组,通过听教师的诉求,观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看教师备课、批改作业等落实教学常规情况;通过与学生座谈等方式、途径,了解教师在落实新课改方面的不足之处,准确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对教师会什么、缺什么、想什么、要什么做到心知肚明。在这基础上,校长还要努力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展示的平台,通过各种方式、途径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

3.深化教研团队建设。教研组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程实施的成败。校长必须把深化教研组建设作为提升课程领导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

(1)要健全并完善各科教研组织,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研制度和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实现研训一体化,形成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的教研氛围;校长应该关注教研文化建设,促进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共同体;校长应该为教研组的活动时间、经费、制度执行等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建立相关评价制度进行激励导向。

(2)通过项目引领、课题引领等方式,促使教师围绕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校长要为教师参与课程领导提供民主、开放、协力、合作的氛围,共同探究课程问题,为每一位教师创设发展的机会、条件和空间。

(3)要加强骨干教师梯队的建设,形成一支能战斗、干劲足的教师队伍,通过集体的力量,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三、践行课程实施力

从教育行为管理的角度看,践行教育理念比倡导教育理念更重要。教育理念只有不断地指导与应用于教育实践才能产生实际效益。同时,通过具体实践,可以验证判断教育理念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对教育理念做出客观评价,并予以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这就要求校长在实施教学、领导过程中率先垂范,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校长要自我定位为学校的首席教师,要敢于成为教育理念的践行者,乃至先行者。

1.亲自上课。校长除了听课、巡视等方式观察课堂教学之外,如果还亲自上课,就可以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体会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的困惑与甘苦,及时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反映出的普遍现象,把握学生的普遍学习状态,清楚地了解新课改的实际操作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的差距到底有多少。

校长亲自上课,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改实践。因此,校长上课可以是为了某一个教研主题的专题研究而实行,也可以是为了解决某一个普遍的教学问题而进行。通过上课,更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

2.随堂听课。听课是校长把握课堂动态最常用的方式。听课除了有亲自上课的作用外,还可以及时发现并推广教师的创新行为和经验,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教学经验或不足等。这不仅有利于课程管理,还可以在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课改执行力。更可以掌握来自教学一线的真实情况,以便站在新的高度,从新的视角,对学校工作做出调整,形成新的规划,从而对学校教学不断作出及时、科学、正确的调整性决策。

同样,校长听课相比较一般教师听课,应该带着更强的目的性。站在课改的高度,去审视每一堂课,从中发现带普遍性的影响课改有效实施的系列问题,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3.共同研课。针对本校课程,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学习园地。只有通过教研,才能真正推动课改步伐不断向前。教研可以促进教师从“知其然”转而为“知其所以然”。校长积极参加校本教研,发现课改实施中的根本性问题,在这个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方法,破解影响课改顺利实施的障碍。校长可以通过座谈交流、调研问卷等形式获得教改信息,感受教研氛围,充分发挥教研的作用。

四、积淀课程反思力

有课程专家说过,开展反思研究是教师工作走向专业化的必由之路。教师如此,校长更不例外。反思是一种内省行为,是一种不断修改自己主观认识以符合客观实际的反省过程。反思,既是工作专业化的需要,更是课改正确行进的保证。校长应该经常反思课改实施中的种种行为做法,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课程反思力,积淀自己的管理智慧。

1.课程评价。通过对课程实施状况及时监测、评价,发现和反思问题,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一门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如何判断它是高质量的;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如何知道它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评价来说明。

评价是推进课改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也是校长领导力的构成因素。亲自参与教学督察与评价,不仅是校长的基本职责,而且也是加强学校管理的现实需要。因此,校长要经常性与学校职能部门一起研究学校教学督察工作,参与研究评价方案和指标,通过评价准确把握学校课改各阶段的进程和成果。

2.反思性总结。无论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还是在阶段性课改成果汇报中,我们都提倡写反思性总结。相比较一般的工作总结,反思性总结是更偏重于提出还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策略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在写反思性总结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并纠正在课改实施中的偏差,不断深化对课改本质的认识,探寻教育教学规律。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总结经验,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出一条体现课改精神、符合校情的课改之路,课改之路才能走得既踏实又顺畅。(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明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