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善于在低年级孩子学习过程中添加“催化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善于在低年级孩子学习过程中添加“催化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就数学这门学科而言,既有它的严密、富有逻辑的独特性,也有它的难懂、繁琐的局限性,往往学起来比较“枯燥”,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刚刚从幼儿园宽松、舒适、悠闲的生活方式中脱离出来,一时难以适应,可能还会出现厌学的情绪,所以教师应该从年龄结构、思维动向、方式方法上多研究、思考,寻求适合小孩子的突破口,找到助推学习的“催化剂”,让每一个孩子都学得快乐、学得轻松。

关键词:善于;课堂;低年级孩子;催化剂

学过化学的老师都知道,有些化学反应,只要将几种物质放在一起就能够发生反应,过程甚至是剧烈的,很顺利地就能生成想要的化学新物质。而有些物质放在一起,没有催化剂的辅助,也许不能发生反应,亦或是反应不够完全,不能如愿地得到想要的化学新物质。

如果把我们低年级孩子学习数学的过程看作是化学反应,那么有些孩子无须“添加”催化剂就可以学得好。但大多数孩子需要老师适当地添加一些“催化剂”,帮助其“反应”,力争完全地进行“反应”。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关系到孩子是否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否喜欢数学,是否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素养?因此,我们在教授低年级数学的时候,适时添加“催化剂”,让孩子们轻松学习、喜欢数学,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力争在学习的起跑线上尽量缩短与别人的差距!所以笔者认为,作为教师的我们可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让数学课堂从室内走向室外――别样就是催化剂

每个孩子都有好动的天性,又何况是一年级的孩子呢?40分钟的一节课,不能动弹且认真听着,还得思考较难理解的数学问题,小孩子难免会坐不住。此时,教师不妨因势利导,索性把课堂搬到室外去,窗外的五彩世界里藏满了数学知识,比教材上的内容来得更精彩、更直接、更形象、更有趣,鲜活的事例就在他们的眼前,这样的举措会让孩子对数学更有亲近感。

记得,在教学“认识上下、前后、左右”这一内容时,先让孩子通过在教室里看图、讲解、按要求动手摆学具等形式,说说自个儿身边前后左右的同学是谁,反复地尝试,刚过了20分钟,孩子们便开始坐不住了。这时,看看窗外,阳光明媚,校园美丽,这些一年级新来的孩子们说不定还没来得及仔细观赏过,突然我头脑中冒出一个想法:索性让他们到教室外去走一走吧,在户外认识一下“上下、前后、左右”。于是我马上让孩子们分成几组,在明确了具体要求之后,将他们带到校园里,引导他们不光要欣赏景色,而且每走到一处,就能说出你的前后、上下、左右各是什么。孩子们边走边看,时说时认,好不开心。移步换景,前后、左右发生了变化,使他们认识到这些事物的位置又是相对的,回到教室小结时,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我看到教室外上面是蓝蓝的天,下面是绿绿的草。”有的说:“我们教学楼的左边是停车场,今后我再也不会走错了。”还有的说:“我们教室的前面和后面都有绿化,很漂亮。”紧接着我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小任务,回家后,看看你房间里各种东西的位置。也试着用“上下、前后、左右”各说一句话,最好是说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

现实世界是学习数学的丰富源泉,仅仅依靠教材解决问题是有限的,把课堂的一部分搬到教室外面去,让学生从小就知道,数学离不开周围的环境,这种别样的做法起到了“催化”学生接受知识的作用,效果显然很不错。

二、在课堂上呈现有趣教学情境――趣味就是催化剂

新课程标准中提道:小学生学习数学,在考虑数学本身特点的基础上,更应该关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而适时创设一些有趣新颖、相关数学内容的情境游戏,让他们扮演或是参与其中的某一角色,孩子们的兴趣往往特别高涨,开开心心中轻易地就解决了数学问题,达成既定的目标。创设情境在课题的导入、问题的探究及巩固深化中均可使用。

如,教学《有趣的拼搭》这一课时,为了让各种形体的特征得到进一步的了解,教师就冠以学生“小小工程师”的称号,要求完成设计房子的任务,让学生说说自己准备选用哪些形体作为建筑材料,并回答为什么?这个情境一创设,孩子们就像“炸开了锅”,纷纷在小组里讲述自己的理由,头头是道,还真的像那么一回事:有模有样。同样,在巩固教学“分与和”这一内容时,开火车是常采用的形式,让小朋友把自己组变成一辆小火车,自己就是其中的一节小车厢,火车开动了,小朋友都发出“呜呜”的汽笛声音,争着抢着比赛,谁回答最好,哪一列火车就开得最快;有时候,让孩子们当售货员,在买卖东西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有时候,还让孩子们作统计员、邮递员、消防员……孩子们在充当这些角色时,既增加了兴趣,又轻松完成了学习任务,还学习到了数学之外的各种知识,这样的处理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趣味这个“催化剂”贯穿这个课堂,助推孩子有效地学习。

三、在生动多样评价中激励学生――表扬就是催化剂

“每个孩子在内心的深处总会有一种渴望,那就是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赏识”,也许是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亦或是一个赞许的目光,往往会让学生倍感自信。故而,教师们千万别吝啬你们的赞许和鼓励,就如“你真棒,你的想法太妙了”等常用表扬语要经常挂在嘴边,拍拍孩子们的肩膀,摸摸孩子们的小脑袋等细小的肢体语言也会让学生感到:老师觉得我能行!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发挥小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效用,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交流、合理的评价,获得表达时自我表现的机会。学生有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这个差异,最差劲的学生也有他的闪光点。

曾经笔者做过一个测试:在许多教师眼里一直是个调皮、捣蛋、作业拖拉等集“坏毛病”于一身的几个焦点孩子,每个星期中寻找机会、创造机会地让他们“发挥”,只要有闪光点的地方就表扬,甚至是全班表扬。哎,居然有效果,就笔者的作业没有拖拉,就笔者的课堂他们举手回答问题了,就笔者的话他们听。于是,许多老师开始效仿,或多或少他们被看到了进步。

这就是孩子们喜欢表扬老师又善于表扬的效果,“表扬”的“催化”作用很明显,但要老师善于选择添加的时机。

四、让学生多感官地参与学习――实践就是催化剂

心理学表明,大脑皮层的多点刺激,思维才不会疲劳。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单一,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势必会遇到不少的困难,你再用纪律束缚着他们整堂课听啊、听啊……他们可能“懒得”理你。所以,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多感官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应互相交流探索,动手量一量、摆一摆、数一数、折一折,灵活地、多次数地让学生用眼观察色彩美丽的图片,让学生用耳去倾听动听的故事、音乐……教材提出的数学内容呈现应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相应的,学生的学也应是多彩多姿的。

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先给学生几组长短不等的小棒,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些动手搭一搭,看看可以围成什么图形,显然学生兴趣浓厚。小组交流时,有的学生用4根长短一样的小棒围成了正方形,长度两两相同的就围成了长方形,不一样长短的还围成了其他图形,在动口动脑动手的过程中探究新知,同时又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就是实施给予实践的“催化剂”作用。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艰苦的,教师想方设法地教学生也是艰苦的,但是教师能看到“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评价激励、动手实践”等这些“催化剂”,并且适时地添加到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学习就会变得有滋有味,教师教学也会变得有的放矢、行之有效。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有趣,这就是成功的教育!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市周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