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化图示与《道德经》的文化传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化图示与《道德经》的文化传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以威利(Arthur Waley)《道德经》英译本作为案例,借鉴认知语言学图示理论对翻译理解过程所做的分析,提出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及时填补相关的文化图示知识,并在外国读者的认知语境中建立新的文化图示,以便其更好地理解译文并领略蕴涵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借以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关键词:文化图示 文化图示缺省 文化传播

翻译不仅在中华文化吸收他国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中华文化从未枯竭、常葆青春的原因所在。作为世界文化瑰宝之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凝结在中国经典作品中。在全球化背景下,把中国经典作品介绍给世界各国人民,无疑是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好途径。所以如何使外国读者在阅读中国经典作品译著中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便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老子的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的重要思想。老子之伟大在于其所著的《道德经》之伟大,《道德经》之伟大在于它以短短五千言八十一章而让后人以数以万计的文字去诠释它,而且永远地言犹未尽。《道德经》告诉人们如何以智慧之言看生命之道、社会之道和宇宙之道。《道德经》一书由于距今时间久远,单是从古汉语译为现代汉语就颇具争议,更不要说翻译成外文,让外国读者理解其中深奥的哲学思想了。

如何帮助外国读者更好地理解《道德经》及其内在的中国文化呢?本文以威利(Arthur Waley)《道德经》英译本为案例,借鉴认知语言学图示理论对翻译理解过程所做的分析,从文化图示缺省和文化图示建构的角度来分析如何更好地理解《道德经》及其内在的中国文化,从而更有效地传播中华文化。

图示理论与翻译

“图示”是知识、信息等在大脑中的储存单位,是认知心理学的概念。把图示知识具体运用在认知实践中,并对其概括与升华就形成了图示理论。该理论概述了人们以何种方式在大脑中储存起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并以何种方式把这些储存起来的知识和信息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图示理论认为:人们依赖于大脑中已存的信息图示来理解、吸收输入信息,对输入信息进行解码、编码。如果输入的知识、信息与大脑中已存的信息图示不相匹配,就无法完成信息处理,这个信息处理过程包括信息的接收、解码、重组和储存。

人们阅读理解过程的心理机制,用“图示”这一概念可以解释为:阅读材料输入的信息与读者大脑中所具备的知识互相作用,激活合适的图示知识并填充新信息。这些激活的图示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所以,阅读理解归根到底是给合适的图示填充新内容而使图示具体化的过程。也就是读者大脑中已储存的图示知识与阅读的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阅读中,语言水平相同的读者,图示知识越丰富,其理解力越强。

图示理论带来的启示是:要让外国读者全面准确地理解《道德经》的翻译及其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要保证翻译人员能全面、客观、正确地理解和翻译《道德经》(这是基础),更要保证外国读者的理解与译者的理解基本相同。也就是外国读者必须同样具备翻译人员所具备的相关的图示知识。然而外国读者毕竟不是翻译人员,二者的图示知识不尽相同。翻译人员在动笔翻译之前以及翻译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考察和查询所译作品的时代背景,翻阅历史文献,对当时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进行了解,使之以图示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而外国读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做到这些。因此,要使外国读者能够领会翻译的作品,译者必须考虑读者的图示知识,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帮助读者建立相应的图示知识,避免读者的理解与译者的理解不一致。

文化图示缺省与文化理解障碍

图示包括语言图示和文化图示。②要使翻译成功,翻译人员需要准确无误地翻译好语言图示和文化图示等。③文本以外的文化知识,即风俗习惯等内容建立起来的人的大脑中关于文化的知识结构就是文化图示。是人的大脑中已经存在的一种关于文化的知识组织模式,它可以帮助理解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它在作品阅读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图示具有民族性的特点。不同民族在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等方面差异很大。所谓文化缺省就是对异国文化的读者来讲,出现在作品中的本国文化里独有的事物或现象。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而言,本国文化里独有的事物或现象则可能构成理解上的障碍。如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未能及时填补这些文化缺省,外国读者在阅读译文的过程中,由于其认知语境里没有可供激活的相关文化图示知识,所以就造成了文化理解障碍。

下面来分析一下威利(Arthur Waley)《道德经》的几处译文:

第14章:“……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Arthur Waley的译文是:These three because they cannot be further scrutinized, blend into one.

本章是老子对宇宙物质生成之道――道的本源的实体的探究。意思是看不见的叫做“夷”,听不见的叫做“希”,摸不着的叫做“微”。道既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又何从去穷究它的形象呢?所以它是混为一体的,这就是道的本体。

老子认为“道”作为万物的生成者和宇宙的本质,是难以用表述一般名称观念的语言来命名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道德经》五千言中用“大象”(第35、41章)、“一”(第10、22、39、42章)、“天地根”(第6章)、“万物之宗”(第4章)、“万物之奥”(第62章)等不同的名词,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和形容“道”,说明老子道的理论的深刻,道虽不能“解”,却可以去“悟”。威利把“一”译为“one”,其中的文化意蕴比较模糊。所以仅仅字面上的翻译是不足以传递老子的思想的,会给西方读者造成理解障碍。译者应在此处填补原文略去的文化图示知识,不妨在此处增加注释。译者若能以注解的形式加以阐释,其间的文化内涵才能被读者领略。不妨把“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译作:These three because they cannot be further scrutinized, blend into one,which is called Tao.

第39章:“……其致之,一也。”

Arthur Waley的译文是:It is the Whole that causes it.

本章老子阐述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来源于道,从属于道,须臾不可离开道。“一”是道的代称。道就是“一”。意思是天地万物都有生成的总源,那就是道,也可称为一。自古以来天得一才能清明,地得一才能宁静,神得一才能灵妙,谷得一才能充盈,万物得一才能化生,侯王得一才能使得天下安定。这些都是由“道”导致而产生的。此处,威利把“一”译成“the Whole”比较含糊。西方读者大脑里不具备与此相关的中国古典文化图示知识,所以就无法从大脑里激活相关知识,看了这个翻译后就会困惑不解,此处不妨增加注释说明:the Whole refers to the Tao.并把“其致之,一也”译作:It is the Tao that causes it.会使读者对老子的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

文化图示建构与传统文化传播

异域文化读者利用已有的图示知识对文本信息正确输入、解码,通过辨别、整理、过滤、重组,建构文化图示。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及时填补文中的文化缺省图示知识,比如采用夹注、脚注、篇末或书末注等形式,在外国读者的认知语境中建立相关的文化图示,使外国读者更好地领略蕴涵在中国经典作品英译本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达到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之目的。建构的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文化图示越多,对译作的理解就越快。

威利不愧是20世纪著名的汉学家。译者在动笔翻译之前以及翻译过程中,已对《道德经》成书、版本、老子其人其事等进行了必要的知识储备,使之以图示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作为文化使者,威利译文中有些地方在填补外国读者文化图示缺省、建构外国读者的相关文化图示知识方面,是比较成功的。这也是他所译《道德经》(Tao Te Ching) 至今能在外语界经久不衰并多次重印的原因之一。例如:

第8章:“……夫为不争,故无尤。”

Arthur Waley的译文是:In each case it is because they prefer what does not lead to strife, and therefore does not go amiss.并在章节末做出解释:“Even ordinary people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Taoist principle of 'water-like' behavior, i.e. not striving to get on top or to the fore.”

本章所论之道,指崇高的人格品德。本章的内容大意是:合于道体的人,好比水,水是善利万物却又是最不会与物相争的。他们乐于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卑下地方,所以最接近“道”。居处善于避高处下,心境善于保持沉静,与人交往善于施与而不索取,说话善于守信用,为政善于无为而治,办事善于发挥才能,行动善于把握时机。因为不与人争,所以没有过失。老子用水作比喻,这是衡量每一个人行为品格的尺度。如果没有此注释,西方读者看到此处会感到茫然、费解,因为西方国家注重个人主义,提倡竞争。本章反映了老子“无为”、“上善若水”的思想主张。Arthur Waley对此做出注解,给西方读者及时提供相关的文化图示背景,所以读者看了注释后会一目了然,会领悟这句话的含义,能积极引导西方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第26章:“……轻则失本,燥则失君。”

Arthur Waley的译文是:If he is light,the foundation is lost;if he is active,the lord and master is lost.并在脚注中做出解释:i.e. quietness,the magical passivity that is also called wu-wei.There is a secondary meaning: 'His lordship is lost'.

本章论人世之道,主旨在告诫当时的统治者,如果轻躁妄为,违背了守静持重的规律,一定没有好下场。本章的意思是:稳重为轻浮的根本,清静为躁动的主帅。所以圣人的行动,总是守静持重;虽有荣誉,也是处之泰然,超脱于物外。要知道,轻浮便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帅的地位。反映了老子“守静持重”的思想。如果没有注解,西方读者会产生理解障碍,有了相关的文化图示知识,更有利于读者理解老子“守静持重”的思想内涵。

结语

图示是认知的基础。文化图示在作品阅读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使外国读者能够领会翻译的中国经典作品中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译者必须考虑读者的文化图示知识,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帮助外国读者建立相关的文化图示知识,避免读者的理解与译者的理解不一致。译者可在译文里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填补,比如采用夹注、脚注、篇末或书末注等形式,从而达到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之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仕章、牛丽红:《文化误译图示分析》,《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2.高云峰:《应用图式理论提高SBE阅读能力》,《外语界》,2000(3)。

3.刘明东、刘宽平:《图式翻译漫谈》,《外语教学》,2004(4)。

4.老子著,Arthur Waley 译:《道德经》,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