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该文在介绍信息素养及信息素养能力概念的同时,阐述了当前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列举了高校进一步改进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各种建议措施,从而为我国高校信息素养培养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 信息素养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b)-0-01

21世纪是信息大发展的时代,以计算机、互联网构成的立体信息模式越来越在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身在大学校园中的新一代大学生更应该成为信息时代的皎皎者。因此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拓展大学生信息视角,培养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自然就落在了大学图书馆的身上。

1 信息素养

1.1 信息素养的概念

早在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ILA)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Zurkowski)就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1],即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理解,信息素养可以理解为:在信息社会中个体成员所具有的各种信息品质,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心理等。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信息素养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的理念,是在信息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学生运用科学的信息策略独立寻找、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和信息技能。

1.2 信息能力的培养

信息社会的到来,使信息成为社会发展不可获缺的一种资源,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高校必然把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来建设。为了使学生面对以后的工作学习建立起必要的信息获取、分析剔除、评价利用能力,就需要根据当前学校的教学、科研要求,客观地对其进行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从而最终打造出学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学习能力,进而铸造完善的自身知识体系,为将来的知识理论创造打下深厚的功底。

2 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面临的危机

2.1 信息意识淡薄

信息意识作为新兴的一种意识还一时不能为大学生所接受。大部分同学只会通过百度、谷歌等检索工具搜寻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前沿、业界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等。对不断更新的信息知识和行业信息缺乏必要的系统获取能力,对自身的信息需求缺乏必要的全局性控制能力,只是针对某一时期、某一指定项目去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虽然有不少学生有搞课题的想法,但缺乏必要信息获取的能力,连最基本的图书馆数据库检索功能都不能熟练掌握,更谈不上利用多种检索手段查全、查准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了。

2.2 信息获取能力不均衡

在高校,一般要到高年级做毕业论文、设计时才产生对本专业信息源的需求,才能逐步去探求所学过的文献检索课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而从来不使用本学科的各种检索工具的学生比比皆是,大部分学生在灵活掌控信息素养能力上还是存在很多弊端。再有,能够有目的性的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和累积信息资源的能力普遍不足,对在那检索、如何检索、怎样刷选检索结果的学生大有人在。造成在需要参考文献时,大部分学生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不高,往往不知从何下手,造成盲目借阅的局面等等[2]。

2.3 信息免疫能力差

信息时代的到来,致使学生无时不刻的面对着海量的信息。而相反,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对所需资源的诉求度、利用信息检索工具能力处于一种未知状态,不会进行有目的性的信息筛选工作,不注意就会在庞杂的信息中迷失自我。新时期的大学生对信息的使用仍处于一种随意的状态,上网随意浏览各种网站。对自己需要的信息,大段的粘贴复制;甚至于对一些授权的数据,利用服务器等大量下载,最终给学校和自己造成一定的损害。

3 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措施

3.1 人性化的信息检索教学

3.1.1 因才施教,分阶段教学

由于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地域,很多学生甚至未曾见过计算机,更很少上网,难免使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存在很大的区别度,学校在组织文检课时应注意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性质、不同难度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课程与角度,将实际操作能力作为学习重点,在实习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信息获取的掌控能力。

3.1.2 丰富形式,激发兴趣

借助网络的教学平台。教师通过图书馆的主页设置有专门的教学课件,以备学生随时随地的掌握教学内容。再加上在图书馆主页上建立一对一的咨询软件,可以随时回答学生的在检索方面的问题。并且加强与学生互动活动,通过组织校园网络检索大赛等形式来推动学生学习检索的兴趣。通过学期课程设计、毕业论文写作等特定时期,开展有针对性地专题讲座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2 多元化的信息教学模式

3.2.1 主动性的课堂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大量采用多种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既可以在授课时的图文基础上加大声音、图像的介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大上机实践的教学环节,使教与学有机结合,寓教于学、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各种丰富多彩的学习条件下解放思路、开拓思维,充分激发学生自助学习的兴趣。

3.2.2 网络化的课外学习

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教学博客,转发或是自发与文检课教学相关的文章课件等。对有需求的学生可以传递有用的课件信息,也可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信息检索指导。同时还可以借鉴学生喜欢的QQ等形式适时地解答他们在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关注学生最需求的信息帮助。在Blog里还可以电子课件、课程讲义,布置练习,甚至提供相关教学资源链接,远程的教学视频链接也是不无可能一种模式。

3.3 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模式

3.3.1 举办专题讲座

高校图书馆举办专题讲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培训手段,经常性的专题讲座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其知识面。而且,图书馆除安排一些文献检索科与信息获取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和讲座外,还可以抓住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契机,对其进行定题化的信息素养培训。针对不同阶段,不同需要的学生可以适时地选取不同的讲座和实践活动去参加。这样既有针对性的获取了知识又节约了自己的时间,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3.3.2 建立学科导航和数据库导航

图书馆还应该利用好自身的主页、电子屏、图书馆通讯、广告板等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资源宣传、引导。对本校的重点学科资源,特色资源建立导航库。随时随地的提供给学生获取信息的界面。并随时补充最新的行业信息归入到数据库中,同时加大对二次文献的开发,加大专业导航库、自建数据库的建设。在对信息归类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的加工划分,改善学生检索信息的环境,提供信息获取的途径,方面学生获取到实际需要信息的最大渠道。

参考文献

[1] 杨明秀,刘秋林.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J].图书馆,2006(1).

[2] 郭启松,张永军,宋蓓玲.高校图书馆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创新探讨[J].情报杂志,2008(1):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