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调肝脾针法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女性激素、促黑激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的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调肝脾针法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女性激素、促黑激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的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黄褐斑 调肝健脾 针刺 女性激素 促黑激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脂质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好发于中年女性,是难以治愈的皮肤病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06年1月至今我们采用调肝脾针法为基础对黄褐斑进行治疗,并与对照组、空白组等进行对照,观察本疗法对黄褐斑患者女性激素、促激素(M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于2003年修订的黄褐斑临床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美容》[2]及我们的临床经验,将黄褐斑主要分为肝气郁结型(斑色较深,喜叹息,胀痛,经来腹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胸胁胀痛,苔薄,脉弦)、肝郁脾虚型(肝气郁结的部分表现外,尚见斑色暗淡,肤色黄,体胖,疲倦乏力,腹胀,舌胖大、边有齿印,脉弦濡细或滑)、肝郁肾虚型(肝气郁结的部分表现外,尚见斑色较深黯,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口渴,大便干,舌质偏红,脉弦细偏数)。

1.2 一般资料:90例均为女性黄褐斑患者,符合黄褐斑的诊断标准和辨证标准,排除近半年内服用影响内分泌的药物以及伴绝经、妊娠、糖尿病、慢性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1个月内接受过其他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治疗组30例,平均年龄40.46±3.57岁;平均病程3.54±1.21年。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39.63±3.18岁;平均病程3.86±1.41年。空白组30例,平均年龄38.86±3.32岁;平均病程3.24±1.32年。三组患者的年龄、病程、部位、皮损面积和颜色积分、伴随临床症状积分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同时为提高依从性,所有纳入病例,均在分组后、治疗前,由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和颜色积分、伴随临床症状积分的评定,均有同一不参与治疗的医务工作者完成。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取穴以局部和厥阴经、太阴经、阳明经为主,双侧蠡沟、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或丰隆及中脘、尺泽(右),局部浅刺围针。加减:胸闷、心悸加双侧内关、膻中、双侧胸4、5夹脊;大便闭结加双侧天枢、下巨虚;月经不畅加双侧天枢、血海、气海、水分;肝气郁结型加双侧太冲、合谷;肝郁肾虚型加双侧肝俞、肾俞、太溪。针刺手法:补合谷、足三里,泻三阴交、蠡沟,其余穴均行平补平泻。先针刺背部穴,不留针,随之仰卧针刺,留针40分钟,第1周每天针刺1次,刺激量以患者耐受为度,以后每周针刺2次,共治疗3个月。

2.2 对照组:处方:柴胡9g,当归、羊乳、刺猬皮、白芍、茯苓各12g,制半夏、制南星、全瓜蒌、川芎、白及各10g,丹参15g。加减:肝气郁结型加制香附、郁金各10g;肝郁脾虚型加党参、白术各12g;肝郁肾虚型加枸杞子15g,制黄精、山萸肉各10g。每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2.3 空白组:未予任何治疗。

3 临床观察

3.1 症状评分标准: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月经不调、痛经、失眠、胸闷、心悸、便秘,每一症状按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评分,偶有症状且不明显为轻度,有症状能耐受为中度,症状持续不能耐受为重度。观察治疗前后每一症状积分变化,并与空白组比较。

3.2 皮损面积和颜色评分标准[1]:皮损面积评分:0为无皮损;1为皮损面积<2cm2;2为皮损面积2~4cm2;3为皮损面积>4cm2。皮损颜色评分:0为正常肤色;1为淡褐色;2为褐色;3为深褐色。总积分=面积评分+颜色评分。

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

3.3 疗效标准[1]:基本治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颜色基本消失;下降指数≥0.8。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颜色明显变淡;下降指数≥0.5。好转: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淡;下降指数≥0.3。无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化不明显;下降指数≤0分。

4 实验方法

4.1 检测项目:血清LPO、SOD、MSH测定方法采用Elisa法。女性激素测定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用试剂由ADLITTERAM DIAGNOSTIC LABORATORIES公司提供。

4.2 检测方法:从治疗组、对照组、空白组中各随机抽取20例,于月经第五天测定女性激素(FSH、LH、E2、P、T、PRL)和LPO、SOD、MSH,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各测定1次;另以20名健康人于月经第五天检测上述项目,20名健康者均为本院自愿接受检测的职工,平均年龄39.29±4.02岁。

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多组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均数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各组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6 结果

6.1 治疗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2例,显效9例,好转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基本治愈2例,显效10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空白组基本治愈0例,显效0例,好转6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20.00%。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6.2 皮损面积和颜色评分比较:详见表1。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皮损面积评分和颜色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组3个月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6.3 症状积分值比较:详见表2。治疗组、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与空白组3个月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

6.4 女性激素水平比较:详见表3。治疗组、对照组、空白组和健康组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6.5 促激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水平比较:详见表4。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空白组3个月后比较,LPO、MSH均明显下降(P<0.05),SOD均上升(P<0.05)。LPO、SOD、MSH,治疗组、对照组、空白组治疗前和健康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7 讨论

黄褐斑中医称为“黧黑斑”、“肝斑”,多认为与脏腑、气血、经络的失调有关,其病位在外,病因在内,应采取“外病内治”法[3]。《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载:“原于忧思抑郁,血弱不华,火燥结滞而生于面上”。结合临床,我们认为本病主要由情志失调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气郁化火,上侵头面,或肝脾失调,脾失运化,湿浊凝滞,熏蒸面部,或肝肾阴血亏虚,血不养肝,肝失调达,肝火上炎,熏灼面部等产生,有临床报道,内服中药辨证治疗,为治疗黄褐斑之有效方法[3-4]。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我们以调肝健脾针法为基础对黄褐斑进行治疗,取穴以局部和厥阴经、太阴经、阳明经为主,其中蠡沟为足厥阴经络穴,丰隆为足阳明经络穴,两穴相配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化湿、化痰去瘀、调和气血的作用;三阴交为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配合手太阴肺经合穴尺泽,促使气血运行;中脘为八会穴,是任脉与手太阳、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有健脾助运之功;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又面部为阳明所属,足太阴经与足阳明经相表里,为气血生化之源,取足阳明经合穴足三里、足太阴经合穴阴陵泉可行气活血、化湿通络。诸穴同用,故收佳效。

西医对黄褐斑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氧自由基改变与黄褐斑的发生有关[3-5]。正常情况下,体内抗氧化酶如SOD等,对机体的氧化性损伤发挥有效的清除作用,使机体内氧化与抗氧化处于动态平衡。而黄褐斑患者这一平衡系统遭到破坏,不能及时清除生理条件下产生的过氧化脂质等氧化物,使LPO在体内堆积。本研究结果也显示,黄褐斑患者LPO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SOD则下降。通过以调肝脾针法为基础的针刺治疗,LPO下降,SOD上升,患者氧化与抗氧化失衡得到改善。

有人认为,不利的精神因素可能是通过下丘脑―垂体系统释放如促黑激素等相关神经肽而致色素沉着[6-8]。临床上我们发现黄褐斑患者发病初期多有烦躁、紧张、焦虑、抑郁情绪,并出现相应症状,患者MSH较健康组升高,经针刺治疗3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MSH较治疗前下降,这可能与治疗后患者烦躁、紧张、焦虑、抑郁状态得到改善有关。

有关黄褐斑与女性激素之间的关系,有不同观点。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女性黄褐斑患者血清FSH、LH、E2、P、PRL、T各项目的测定值和健康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黄褐斑患者女性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治疗后女性激素水平与治疗前、空白组3个月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黄褐斑与女性激素水平无明显相关。

8 参考文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5):278.

[2]王海棠.中医美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39-40.

[3]冯安吉,海春旭.黄褐斑病因及发病机理[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0,20(2):183-184.

[4]李英松.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施治[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4):281.

[5]崔正军,岑瑛.黄褐斑的研究现状[J].四川医学,2004,25(1):116-118.

[6]杨慧兰,冯穗一,廖元兴,等.广州地区黄褐斑有关发病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6,25(2):89-90.

[7]Wolf R,Wolf D,Tamir A,et a1.Meiasma:a mask of stress[J].Br J Dermatol,1991,125(2):192-193.

[8]向亚萍.浅谈精神因素、神经肽与黄褐斑[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1):37-38.

收稿日期 200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