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伤寒论》石膏的临床药证探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伤寒论》石膏的临床药证探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石膏主治烦渴喜饮,恶热多汗,舌面干燥,脉洪大,浮滑等燥热症。《伤寒论》中应用石膏的方剂有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大青龙汤、竹叶石膏汤、麻杏石甘汤等。本资料仅从张仲景对石膏的运用试作探讨,并列举病例进行分析,以窥其学术思想之一斑。

[关键词] 石膏药证;燥热症;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22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105-02

石膏是一种矿物药,是天然层积矿物单斜晶系硫酸钙矿石。石膏色白,质重,纵断面细纹短密如细针,有光泽,碎之可看出透明的结晶。主产地有湖北、安徽、河南、山东、四川、甘肃等地,以湖北应城及安徽凤阳产的最有名。《伤寒论》一直以来被历家医家将其奉为“圭臬”系,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药名著。石膏为传统的清热药,在《伤寒论》中用石膏及其类方来退热、除燥,石膏主治烦渴喜饮,恶热多汗,舌面干燥,脉洪大,浮滑等燥热症[1]。本研究探讨《伤寒论》中应用石膏的方剂有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大青龙汤、竹叶石膏汤、麻杏石甘汤等的对应病症及典型病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石膏药证:指患者出现口舌干燥为症状的病症,这种燥热症常见于急性发热性病症,也可见于慢性病或者过敏性疾患中[2]。细说石膏的效能,有以下几点:(1)治疗大汗;(2)不恶寒反恶热的发烧,患者烦躁不安,口渴,脉滑或洪大。

1 大青龙汤

笔者于2009年师从70多岁的佛山市名老中医李志苏主任。李志苏主任于2009年12月2日接诊1例甲流患者,发热40.5℃,经西药常规退热抗病毒处理效果不显。咳嗽有黄痰,口干烦渴,恶寒,无汗,全身酸痛,舌红苔黄,脉洪大。方用大青龙汤加减。麻黄12 g,桂枝6 g,石膏60 g,杏仁6 g,甘草6 g,大枣3 g,生姜3片,服1剂后3 h烧退,后予大青龙汤加上青蒿15 g,黄芩15 g,玄参20 g,竹叶石膏汤3 d后痊愈。

大青龙汤主要针对脉滑数,或浮大,或如洪水。对于脉微细者不宜用。《伤寒论》中大青龙汤主治:“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第38条)。大青龙证之烦躁无汗,热兼肌里[3]。此方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石膏、生姜、大枣组成,具有发汗解表,清热除烦的功效。风寒束表,卫阳被遏则恶寒发热;烦躁是热伤其气,无津不能作汗,故特加石膏之甘以生津;然其性沉大寒,恐内热顿除,而表寒不解,变为寒中而挟热下利,是引贼破家矣,故必备麻黄。解肌兼发汗,而取义于青龙者,龙升而云兴,云兴而雨降,郁热顿除,烦躁乃解。观仲景制方之义,本是桂枝、麻黄二汤合用,但因芍药酸收,为兴龙致雨所不宜,故易以石膏之辛甘大寒。辛以散风、甘以散寒,寒以胜热,一药而三善俱备,且能助青龙升腾之势。方中石膏辛甘微寒,辛甘可以祛寒,而甘寒反佐麻、桂之辛热,清热除烦。少阴证者,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

2 白虎汤

患者,男,32岁,高热,嗜睡伴呕吐3 d无好转入院,会诊时体温高达40.5℃,口渴,大汗,汗出沾衣,嗜睡状,肢体抽搐,瞳仁等大等圆,颈硬,腰穿脑脊液压力高,色清亮,镜检:白细胞3×109/L,淋巴39%,周围血白细胞数及中性增高,舌红苔黄微腻,脉滑数,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以白虎汤大清阳明暑热,方用白虎汤加减,生石膏100 g,甘草10 g,粳米12 g,知母10 g,金银花10 g,大青叶10 g,钩藤10 g,全蝎5 g,分两次服,连服2剂后休温下降至39℃,神转清,但仍嗜睡,又服两剂后患者神清,体温下降38℃以下,无抽搐,神志清楚,后以竹叶石青汤化裁清其余热,痊愈出院。

白虎汤中,石膏用以治疗“自汗出”(219条),所谓“自汗出”是指汗出量多,或反复出汗;患者恶热,烦躁不安强烈扣渴,脉滑或洪大。如果“发热无汗,其表不解,则不可与白虎汤”(70条)。即如果患者不是石膏药证的体质、辨证不适合,则少量均可引起腹泻等副作用[4]。

伤寒论“有是证,用是药”,石膏有独自的药证特点:石膏所治的多汗,和黄芪所治疗的多汗不同。黄芪所治疗的多汗多伴有浮肿、面色黄;石膏所治疗的多汗多伴有烦渴感和身热感。简单地说,黄芪治汗出而肿,石膏治汗出而渴。黄芪的汗出不烦,石膏的汗出必烦。此外,石膏所治的多汗,与桂枝所治疗的多汗也不同。桂枝所治的多汗多伴有心悸、腹痛等,是汗出而恸悸,而且两者在脉象上有明显的区别,石膏证脉滑而数,桂枝证脉缓而迟。

3 白虎加人参汤

患者,男,52岁,工人,初诊患者口干舌燥,烦渴欲饮,饥不择食,溺出频频已3个月,加重半月,在其他医院服用六味地黄丸和维生素类西药,疗效不佳,转我院检诊。刻诊:神志清楚,形休消瘦,饮水重每日约8000 mL,尿量每日约7000 mL。双下肢有散发性多个小疖种,午后或入夜皮肤瘙痒,肢体偶感痛麻不适,烦躁不安,精神不振,倦怠疲乏,劳累后更甚。舌质暗红、舌苔白黄相兼,舌面燥而欠润,脉数。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5.9 mmol/L,尿糖(++++)。西医诊断:糖尿病;中医诊断:消渴。证属肺胃热盛,气津两伤。治宜清热益气生津,方选仲景白虎加人参汤化裁:生石膏45 g,知母15 g,人参10 g,粳米15 g,甘草15 g,花粉15 g,石斛15 g,生地12 g,7剂,水煎服。药后诸疾好转。原方继进10剂。药后病情明显好转。嘱继服杞菊地黄丸半月,以善其后,巩固疗效。

白虎加人参汤主要治疗“大烦渴”:《伤寒论》“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168条)。本病多因中州热盛,损及肺、肾,伤其津气所致。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互为因果。治疗关键是救阴保津,津充则气壮。胃为水谷之海,津气生化之源[5]。治疗以“保胃气、存津液”为主,本方以生石膏为君,功专清肺胃之热邪,且石膏又为甘寒之品,具有既可清阳明之内热,又能滋养其肺阴之效;伍入少阴肾经之知母,泻无根之肾火,宣气分之郁热。盖烦出于肺,躁出于肾,肾若躁,宜食辛以润之;肺若逆,宜食苦以泻之。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而泻火,如是津液不耗,而阴自潜滋暗长,故古称“肾中本药”,诚为真知灼见。粳米生胃津,益胃气,甘草和胃养阴;加入人参以助正气而益真阴,协同白虎诸药化其燥热,益气生津,邪热自可顿消,消渴得除。

石膏的大渴,与白术、茯苓所治的口渴不同。石膏所主治的口渴,其渴感不仅仅是自我感觉,而且能大量喝水,甚至喜渴冷饮,而不是像白术、茯苓、泽泻证的口渴,为渴而不欲饮水,或虽饮不多且喜热饮。另外,舌象也不同,石膏证舌苔干燥或焦;白术、茯苓证舌苔薄白而润,舌体胖大,边有齿痕。

4 竹叶石膏汤

患儿,男,5岁,初诊前几天因感冒发热,在别处打退热针、吊消炎药、麻杏石甘汤加大黄治疗,发热不退,请余诊治。刻诊:体温38.5℃,食欲减退,精神欠佳,乏力,头汗出,不恶寒,咳嗽稍轻,口渴喜饮,舌红少苔,舌面干燥,脉虚数。方用竹叶石膏汤加减。淡竹叶5g,石膏30g,法夏8 g,太子参6 g,麦冬15 g,甘草3 g,粳米15 g,生姜2片,花粉5 g,桔梗5 g。3剂,水煎一半碗煎至半碗,3次/d。当晚用药1剂,晚上9点多热退为正常,第2剂继续服用,第2天的晚上又低热37.5℃,再服第3剂而热退。

竹叶石膏汤主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第397条)。石膏清热,为君药,人参生津益气为臣药,竹叶清除烦热,麦冬滋阴清热,适用于余热不清,气液两伤证。本方为发热恢复期的调理方,竹叶石膏汤主要汤证:身热,多汗,口渴,或咳嗽,或干呕,精神萎靡,消瘦憔悴,舌红少苔,舌面干燥,脉虚数[6-7]。《医宗金鉴》所言:“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

5 麻杏石甘汤

患者,男,47岁,以发热,咳嗽5 d,面色稍暗,恶寒,痰黄,体温39.5℃,抗生素治疗3 d后咳嗽、气促等症状稍微减轻,仍有低热,2 d未解大便,脉浮洪,舌质红,苔干黄。诊断为邪热犯肺,肺气不宣。法当清热宣肺,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麻黄9 g,杏仁6 g,石膏30 g,黄芩6 g,连翘10 g,瓜蒌皮9 g,芦根6 g,甘草6 g。每天1剂,早晚各1次。连服3剂后症状减轻,继续服用6服后痊愈。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在《伤寒论》中用于:“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方中麻黄辛温,开泄肺气,石膏辛寒,直清里热,杏仁苦温,降气平喘;甘草甘温,甘缓和中,麻黄佐杏仁定喘,石膏退热,热退其汗自止也。复加甘草者,取其甘缓之性,能调和麻黄、石膏以清里热宣肺气。但应注意:适应症为痰、鼻涕等分泌物颜色变黄;麻黄和石膏的比例为13。

综上所述,《伤寒论》中石膏主要治疗里实热证及表、寒、虚证。而且根据不同的病情进行配伍,还可以应用于虚实混淆、表寒里热、阴阳互见、寒热夹杂、等不同的症型。如大青龙汤石膏与麻黄、桂枝、生姜等解表药配伍,治疗表里同病、表寒里热的水饮兼外感之证。麻杏石甘汤治疗邪热壅肺证,2倍石膏与麻黄配伍清宣肺热。白虎汤中,石膏与知母配伍,治疗阳明经热炽盛证。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中,石膏与人参配伍阳明热盛兼气阴两伤证。由此可见,仲景用药辨证施治,随证立法,依法遣药,有是证,用是药,所以有“仲景前有论无方,仲景后有方无论”之说。

[参考文献]

[1] 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23-25.

[2] 史建平.《伤寒论》.石膏运用之探微[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7):46-47.

[3]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第7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55-70.

[4] 黄煌.中医十大类方[M].南京:江苏科学出版社,1995:118-125.

[5] 黄煌.石膏[J].中国社区医师,2003,19(7):29-31.

[6] 吕永,黄煌.方证研究的基本问题[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8):12-13.

[7] 黄煌,张薛光,苗志国.关于经方临床运用的问答[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6):3-5.

(收稿日期:201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