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疑难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疑难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师都希望学生能真正理解教学内容.而理解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其本质,学生通过学习应能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根据这种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这就意味着,理解并不是要让他们学习更多、更难、更深的内容,而是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使他们掌握真正、有效的知识.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意识地将学生往这些方面引导,那么无疑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下面就教学中如何帮助生理解疑难点结合实例提出几个途径.

1.联系实际,说一说

理解疑难点有时并不难,只要从大家容易理解的问题入手,联系实际说一说.绳子拉船模型(如图1)是习题教学中的一个常用物理模型.例如,在学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时,这个模型很典型,由此衍生一系列速度、加速度、受力等相关问题.学生常犯的错误是分解船的运动时把绳子速度作为合速度,正确的分解方法是船的水平运动才是合运动,船的水平速度才是需要分解的合速度.但是很多时候,教师讲解多次,学生仍然犯同样的错误.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在订正时也只是一时强行的记住,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妨先帮助学生理解合运动和分运动,大家联系实际讨论一下合运动是怎么形成的.如在空中的雨滴,如果没有风,它将竖直下落,如果水平方向有风了,雨滴的运动就可以看成是竖直方向下落的分运动和受到风力而进行的水平分运动两者的合成.最后雨滴呈现出来的运动是其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综合结果,也就是合运动.自然界里的各种现象都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的综合结果.这时再把目光转向绳子拉船的模型,“船所呈现出来的水平运动也应该是各种因素影响的综合结果”这非常容易理解,那么船的水平运动就是合运动,船的水平运动的速度当然也就是需要分解的合速度了,这样的讲解非常有效.

2.跨越学科,比一比

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也有助于理解物理知识的疑难点,而且很多思想和方法都是相通的,跨越不同学科类比相似的问题,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举个有关政治学社会学的例子.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的是热量传递的方向,实质就是说“每一个自发的物理或化学过程总是向着熵增高的方向发展.那么“熵“究竟是什么?是指无序性,也就是无序的程度.因此在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时,可以联系政治、联系社会.一个完全靠自发来维持的社会,无序性自然是增加的,所以需要利用道德、法律来约束人的行为,利用政府来管理国家.由于这部分知识的教学通常在文理分科之后,教学中还可以跟学生说明,很多政治家、社会学家也会用“熵”这个物理专有名词来阐述他们的观点和学说,文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能因此增加.另外,化学是个可以常被物理跨越类比的科目,因为学到高深处,两者常常不能分家.

3.操作体验,做一做

有的疑难点教师讲了很多遍,学生即便是当时理解了、记住了,但他心里对结论仍存有怀疑,这当然就不利于长期学习,但如果有可能让他操作体验一下,自己做一做,有了真实切身的体会,不仅能消除疑惑,而且“信其道”还能让他“亲其师”.例如,在水平地面转弯不打滑的汽车是靠沿着半径方向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来充当向心力的,这一点从理论上分析可以抓住关键点“半径方向没有相对位移”,虽然如此教学可以把问题讲清楚,但学生理解上实际是有很大困难的,或者说对这个结论有疑惑,所以时间一长脑子里就又乱了,很容易出错.以一个简单的方式做一下,让学生伸平手臂,伸出中指,把笔比较平衡的打横放在中指上,以学生自身为圆心,轻轻转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清楚地感觉到笔在中指上沿着中指向外滑或者有这种趋势.再看水平路面汽车转弯的受力,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了?

4.图文并茂,画一画

物理教学中也常常遇到一些很重要的且内部存在复杂关系的知识内容,遇到这类问题,学生开始学习时不觉得很难,但如果不及时加以整理,,渐渐就感觉到关系乱了,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不妨图文并茂地画一画知识内容的内部结构图,如果随着教学的深入能够方便添加,就更好了.这里以高中物理很重要的知识点“功能关系”为例.“动能定理”一讲完,就可以开始画图(如图2),并借此加深对“功是能量转移转化的量度”观点的理解.随着教学深入逐步把图拓展,讨论“什么是机械能守恒”以及“守恒的条件”,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到“能量守恒定律”,甚至在高二高三年级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入电磁学、分子力学等有关的能量内容.如此到了复习阶段,画画这个关系图,对照理解功与能的各种关系,就能非常简单明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