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运劲如抽丝”辩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杨公澄甫所著《太极拳使用法》所载,王宗岳原序《原文》八十三页有云:“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其中“运劲如抽丝”句,近二十年来,海内外一些太极拳专刊曾发表众多作者对此句的诠释:①从蚕茧向外抽丝,要连绵不断;②如像蚕子吐丝结茧自缚那样均匀不断。此两种诠释都围绕蚕茧之“丝”而论,笔者则不敢苟同。“丝”者,国语辞典阐释:“凡细而长的东西都可以叫丝”,在民间许多细而长的物体称之为“丝”者,如“铁丝”、“粉丝”、“竹蓖丝”等等。所以“丝”者,不仅限于蚕茧之“丝”,依笔者之见“运劲如抽丝”之“丝”者,实指“抽丝纺棉”之“丝”是也。
杨公澄甫在《太极拳术十要》第九项“相连不断”有训:“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又曰:“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中一气也。”依据杨公原意,只有抽丝纺棉,才能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贯中一气,除此别无他喻。王宗岳宗师若早知三百年后世人将“运劲如抽丝”之“丝”,误解为蚕茧之丝,其著述应为“运劲如纺棉”较之为妥。
要得了解“运劲如抽丝”之真实含义,必先知道抽丝纺棉的操作过程:操作者坐姿,右手握纺车车把摇动纺车车轮,顺时针旋转时捏棉条的左手以相应速度向外抽出棉线,长度达至极限为止;当纺车车轮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捏棉条的左手以相应速度将已抽出之棉线回缠在锭子上,如此不断往复向外抽出柿线和回缠棉线。
纺棉线的操作过程单调且机械,却与太极拳若干重要行举要领直接相关,兹将各行拳要领分述于后:
一、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抽丝纺线中,当腰为轴心向左旋腰时,臀部坐于凳上不得移动的同时,右手顺时针缓慢摇动纺车车把,纺车车轮即刻旋转,带动系绳而使锭子快速转动,左手牵动棉条缓慢向外拉出的过程中,所有纺车的传动部分及人体腰以上的组成部分,都呈“一动无有不动”之势。当棉线向外抽出到达最长度谓之“阳极”,即刻将棉线回缠到锭子上的转折的一瞬间稍有停顿,如象拳架的定势,谓之“一静无有不静”,继而将棉线向锭子回缠到;最短距离谓之“阴极”。如此一阴一阳,一开一合,周而复始。王宗岳之后的数百年间,不知何时,有太极先哲体验到行拳中“一动无有不动”不象荡秋千那样无根摆动,在另一行拳要领“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之感悟下,观察自然景物动态获至灵感而产生拳谚曰:“风吹柳树摇”,是对拳架“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洋实描绘的补充。“风吹柳树摇”者,具有自然生动的特征:轻风吹来时,树根不动,树干微动,树枝中动,树梢大动。正如抽丝纺线时,臀部坐稳好似树根纹丝不动,躯干好似树干而微动,两臂好似树枝而中动,两手好似树梢而大动。杨式太极拳每一式拳架都必须严格遵循“风吹柳树摇”这一自然现象而行拳。比如“单鞭”一式,右脚站立为“中土”,脚底全面踏实,好似树根扎入深土,植地生根而不得磨动,下肢和躯干好似树干微有所动,两臂好似树枝向左右两侧中度摇动,两手好象树梢,左掌及右勾手对拔拉开而大幅度摆动,正切合轻风拂动细柳那样,树根不动,而所有的柳条全部参与均等速度柔韧地摇曳,即为“一动无有不动”,当轻风停息,柳丝亦随之停息。正如“单鞭”定势。即为“一静无有不静”。常见“单鞭”一势有违“风吹柳树摇”者,当左掌从右边向左边推出的同时,右勾手停留在右边不动,不合“一动无有不动”之拳理。除此“单鞭”一招之外若细心审视另外多个拳架,严格按照“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行拳者,实为鲜见。
二、式式均匀:抽丝纺线有一个严格的规律,那便是右手摇把速度与左手抽丝速度必须完全相等,而上一轮开合与下一轮开合速度均匀,甚至连续纺棉数小时,共速度一直保持同等缓慢的速度。不然纺不出粗细均匀、松紧一致的棉线。《太极拳体用全书》第八页有云:“太极拳要点。几十有三。……式式均匀。”将“式式均匀”列入十三要点之中,可见必有重要拳理拳法之存在,亦符合现代医疗体育之要求。
在行拳走架中,常有俚语形容太极拳行拳的速度为“行云流水”,正如天空之行云及大地流淌的河水,缓慢而均匀,绝无忽快忽慢的流动现象。盖常见有违此者,试举一例:继“左分脚”之后,将左脚提起快速转体135度夹角向正西“左蹬脚”,已高出自身练拳速度若干倍。另有同类一例:继“左蹬脚”之后,将左脚提起快速转体315度夹角向西“右蹬脚”,同样高出自身练拳速度若干倍。如此明显不合“式式均匀”之要领,竟有人说“这是正宗传人所授之正宗练法”。古籍经典与“正宗传人”何者为重,值得考究。
三、往复须有折迭:左手捏棉条往外抽丝之谓“往”,为“开”为“阳”;抽丝到达最远端之后,复回归于锭子之谓“复”,为“合”为“阴”。将已纺出的棉线缠于锭子之谓“折迭”。每一式拳架当按照纺线规律,正是拳经所云:“一开俱开,一合俱合”、“开合有致,阴阳分明”。有违此者,试举一例:“挤势”定势完成已呈阳极,两掌应当紧接“按势”及时向后缩回。而常见不合拳理者,左掌在上抹过右掌背时,两掌不是回缩而是同时继续向前抹去,尽管只有微小的一分亦称之妄动。
四、脊为杆,臂为旗,源动腰际:抽丝纺棉中,脊柱向左旋转的同时,左手挥臂向外抽丝;脊柱向右旋转的同时,左手挥臂向锭子上回缠已纺出的棉线。如斯,脊柱正好象旗杆旋转摆动,臂膊好似旌旗随之而轻柔旋转摆动,脊柱不动臂膊不得摆动,其动力的源头在于腰际,即拳经所云:“命意源头在腰际”是也。在此要领中,腰脊之旋转与摆动比较容易做到,唯臂膊要如同旌旗那样轻柔弧线形地飘动,必须取决于肘关节的二维运动。何为肘关节的二维运动?当臂膊充分伸展时,小臂唯一可以向内蜷曲;当臂膊蜷曲时,小臂唯一可以向外伸展,此两者之活动特征,在生理解剖学中称之为“二维运动”。在此正常生理功能之外,肘关节则无其他活动范围。在拳架中,并非每式都有二维运动出现,可是在“右”一式中的右臂向外棚出,以及“搬拦棰”的左臂向外拦出时,均以臂膊外侧领劲,以肩带肘,以肘带手,柔韧而节节贯串地向外运行,象春风拂动细柳,似西施清溪浣纱,其意为臂膊象春风拂动柳丝那样:根节带动中节,中节带动梢节;犹似美女西施挥动柔美的玉臂在清水河边清幽柔美浣动薄纱。操练者在如此美妙的景象中审视与体验,可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大有利于身心健康。
五、绵绵不断,周而复始:正是抽丝纺棉之真实写照,当左手向外抽丝到达极限时,正似拳架之定势为阳极,至此向内回缠谓之阳极渐而生阴;当左手向内回缠接近锭子之时,正是拳架过渡到下一势阴极之时,由此逐渐向外抽丝谓之阴极渐而生阳,直至抽丝回到最长度之极限,正好似接上一式之定势。如此正是《太极拳使用法》122页所云:“滔滔不断、周而复始”,象波浪,腾跃于大海者矣。
六、沉肩坠肘:无论右手摇动纺车车把,还是左手捏棉条抽丝,两臂膊必须在沉肩坠肘条件下,才能活动自如纺出合格的棉纱。在抽丝纺棉的技艺中,从没有人提出“沉肩坠肘”的要领,操术者也不知“沉肩坠肘”为何物,却能自然合度而形成;因为两手各自握有物体单纯而机械地完成各自的动作。而太极拳则不然,两手无实物欲要完成“八门劲”为基础而产生的“太极七十二劲道”。为此笔者探索多年,太极劲道何止“七十二”,其数目只不过是对太极劲道繁多的形容罢了,仅“八门劲”中之“劲”,竟有十数种之多,而在臂膊体现出的劲道,必须在“沉肩坠肘”条件下才能完成,在拳架中真正体现却有一定难度,用语言文字又难于阐释清楚。为此,傅钟文老师教导说:“拳架中要真知‘沉肩坠肘’,除刻苦修炼之外,你就经常看杨公澄甫七十四幅拳照,今后的许多年,你一直看下去,必有所得。”话是如此,可惜当今在众多习拳者中,很难见到杨公那样典范的拳架,对于科学昌明而不断衍进的今天,今不及古不是一个正常现象,热望我志士仁人共同探讨其中原由,提升太极拳艺、造福社会。
七、节节贯穿:左手握棉条从锭子上向外拉出棉线之表象,是以肩带肘、以肘带手,即大臂、小臂、掌指三节的“节节贯穿”为其运动特征;当棉线拉至长度极点时,左臂高举将棉线回缠锭子上之表象,是以肩摧肘,以肘摧手,亦是大臂、小臂、掌指三节的“节节贯穿”为其运动特征。太极拳架中臂膊的“节节贯穿”更为典型,例如:“左搂膝拗步”的右臂向右后反提时,是由根节的大臂带动中节的小臂,由此中节的小臂带动梢节的掌指呈仰掌向后反提。正如象一条柔韧的皮鞭向后抽打:从根节、中节、梢节“节节贯穿”地抽出。如此使附着在整个右臂上数亿条肌肉纤维通力参与一个动作,对疏通右臂若干条经络起决定性作用(切忌整个右臂如象一根僵硬的竹竿无“节节贯穿”向下向后扇形摆动)。当右臂反提后向前推掌时,是以肩催肘、以肘催手,“节节贯穿”地向前推出(切忌以手领肘、以肘领肩地向前推出)。右臂无论是向后反提是以肩带肘、以肘带手,还是向前推掌是以肩催肘、以肘催手,手掌都是被动动作。唯杨公澄甫的高足郑曼青先生,在其专著有“打拳不动手,动手非太极拳”之拳训。经笔者多年实践体验,颇契拳理,言简意赅,是太极拳运臂的一项准则。
八、腰为轴心,臂为车轮:腰向左旋转时,右手呈顺时针方向摇动车把的同时,左手向外抽线;腰向右转时,右手呈逆时针方向摇动车把的同时,左手将已纺出的棉线回缠在锭子上。如此,腰如象车轮的轴心,不停地左右旋转,两臂如象此车轮上若干车条中对称的两车条,始终对称平衡不停地转动而支撑车轮滚动。抽丝纺棉的两臂对称转动为单调、机械、刻板而一成不变地往复运行,而太极拳两臂的转动则不然,有平圆转动,有立圆转动和斜圆转动,更有甚者,一条臂膊在平圆旋转的同时,另一条臂膊在不同方位的立圆旋转或斜圆旋转,反之,一条臂膊在立圆旋转的同时,另一条臂膊在平圆或斜圆旋转。亦或两臂好似一车轮上同处于一个方向的两根车条,在腰脊旋转之下,向同一方向同时旋转。如“白鹤晾翅”的定势,过渡到“搂膝拗步”的伊始:在腰脊为轴心向左旋腰而右臂向前旋转的同时,左臂对称向后旋转;右臂在前向下旋转的同时,左臂在后对称向上旋转。如此“腰为轴心,臂为车轮”的旋转,使全身上亿条肌肉纤维受到自然和谐的拧绞,犹如将洗净后的湿被单拧干那样,使数以亿条的棉质纤维全部受到均匀等量的拧裹和挤压,正是太极拳对全身肌肉运动最显著的特征。全身肌肉纤维受到低频率大幅度的震荡,对全身疏通经络有十分良好的作用,对武学艺术亦有上好之表现。有不明此现者,于“白鹤晾翅”拳架中,在腰脊转动之下,右臂向前向下旋转的同时,不见左臂对称地向后向上旋转,不合“腰为轴心、臂为车轮”之理,同时亦不利于良好的医疗健身效果,实为可惜。
九、立身中正:抽丝纺线必须立身叶,正。假如上身前仰后合,直接影响左臂不能均速运行,纺出的棉线91tJ必成为粗细不均,绞裹松紧不一的废品。纺棉技艺中,无人提出“立身中正”之要领,乃实际操作自然形成。经我若干代太极先哲长期实践,符合健身于技击要领而垂人经典的“立身中正”,在杨式太极拳完整的套路中,除“下势”、“海底针”个别拳势特殊需要之外,必须保持“立身中正”。张三丰祖师及王宗岳所著的《太极拳论》、《十三势歌》等奉为经典的四篇共 1167个字著述中,论及有关“立身中正”要领共五处之多;杨公澄甫所著《太极拳要领》有云:“身躯宜中正而不倚,脊梁与尾问,宜垂直而不偏。”可见“立身中正”在杨式太极拳架中,成为最基本的身法。可是,在我传统杨式太极拳最有影响的传人中,竞行“‘搂膝拗步’上身应微向前倾,尾闾中正’的要领是对的,不得劲。”的传言笔者闻之口瞪目呆,奈何!
十、妙手一运一太极:所言“一运”者,即凡是运动、运用、运作皆蕴含太极图以及太极图象之运行轨迹。纺线时右手摇车轮的摇把,是循着太极图象之外圈呈标准的环形旋转;左手捏棉条开始从锭子抽出时是从太极图象中一条阳伍形之尾部向外抽出,经鱼形之背到鱼形之颈部,已到达长度之极点时,右手开始反时针方向旋转时,左手弧形向上经阳鱼形之头部向锭子上回缠棉线,当回缠到长度之一半时,微向内向下,经阳鱼形继续向锭子回缠棉线。尽管抽出和回缠过程中,棉线一直呈直线开与合,而左手则呈一条完整的阳鱼形图案而循行。盖纺棉者对太极图形全然不知,却自然地机械如此操作。“妙手一运一太极”在此有人认为所言“太极”者,即一阴一阳而已矣。果若如此,太极先哲为何不称“妙手一运一阴阳”?夫太极之义除一阴一阳之外,包涵太极图形的哲理。正是杨公所著《太极拳使用法》109页所云:“无论何着数,有大圈、小圈、半个圈,阴阳之奥妙,步法之虚实,太极之阴阳鱼,不丢顶之理,循环不息,变法不同,太极之理则一也。”例如:“起势”之伊始,两手从阳鱼的尾部起动,经阳鱼的背部、阳鱼的颈部之后,两肘下垂经阳伍的头部下采,经阳鱼的腹部,回到阳负的尾部。如斯,两手画;U了一条完整的阳鱼。那种脱离太极图而两手立上直下的“起势”值得探讨。
十一、无凹凸处、无断续处:右手摇纺车车把不停地旋转,左手捏棉条不停地向左后抽丝,两手各自画出不同形状而没有凹凸处的太极图形;一根一尺余长的棉条,大约要抽出几十丈长的绵线,一根绵条未经抽完不得停息,正如象完整的太极拳套路“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这样才符合《太极拳论》所云:“无使有凹凸处,无使布断续处。”
十二、用意不用力:无论是右手摇车把,还是左手抽棉线,应当纯以神行而毫不用力,尤以左手抽线或缠棉线时,左臂宜柔和而不用力,才能提高手指对棉条的触觉能力,便于掌握快与慢的速度,也才能纺出粗细均匀、松紧合度之棉线。在太极拳架叶:切忌手臂僵硬用力,影响气血疏通;推手时如若手臂僵硬用力,失去听劲、懂劲为一大弊端。如此看来,从抽丝纺线技艺中,体验“纯以神行,用意不用力”是一种较好的方式。
十三、腕关节柔而不软、劲不丢:纺棉线的操作中,无论是右于摇动车把,还是左手抽动棉线,从始至终保持两臂的大臂、小臂、掌指之三节,如象一条皮鞭那样,始终保持根节、中节、梢节三节的连贯性与柔韧性;又如象手指按向一棵小树,其树干为根节,树枝为小节,树梢为梢节,小树受压力愈大,其反弹力愈强。这种柔韧而产生“不丢不顶”之劲,在太极拳架是称“劲” “捌劲”是“八门劲”中的核心。拳经有云“在手臂”,例如“起势”的两臂上举之时,以肩带肘,以肘带手,掌面应与地面平行,使“劳宫穴”正对地面,在内丹修炼是称为“饮地之阴气上升”。而常见有错误者,腕关节软塌,失去“劲”而指尖垂向地面,即失去“饮地之阴气上升”,如此外形不准确,达不到“外形引动内气”之拳训。当两掌举列与们同高之时,肘尖下坠,两掌面平行下按,理当使掌心“劳宫穴”正对地面,继续“饮地之阴气上升” 常见有错误者,腕关节软弱失掉“捌劲”而使指尖上翘,同时也失掉“入门劲”中之“采劲”。拳经云“化解来力向下日采,采在十指”,其意“采”之劲点在十指,错误将十指上翘则失去“采劲”,即不合技击作用:在“起势”一式中,腕关节失去”劲”,软弱竣塌而指尖下垂或上翘,失去技击作用,如此,还有何太极拳手型手法之理法可言。
综上所述,在“运劲如抽丝”一项行拳要领基础之上,引伸出与其相关的要领十三项,此与《十三势行功心解》、《郑子太极拳十三篇》等传世佳作之“十三”纯属巧合,盖不能相提并论,但确实亦是众多行拳要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亦是鉴定拳架质量优劣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期与我同好商榷。还我太极拳之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