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文本层次看英文散文翻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文本层次看英文散文翻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以童庆炳所提出的文学文本层次论为指导,从如何在目的语中重构原文之“形”而达到原文之“神”的角度比较了刘世聪和高健的The Faculty of Delight译本,探索了文本层次理论在散文翻译及其批评上的实用性。

关键词: 英文散文翻译 文本层次理论 The Faculty of Delight

说起散文的特点,我们大概会说“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这样的说法虽然稍嫌笼统主观,但是但凡有一定散文阅读经验的读者应该都会同意这一点。而这种看法,实际上也指出了散文审美过程的一般规律,即,读“形”(散文的字、词、句、段甚至于篇)而得“神”(散文所要表达的精神、思想、感情等)。因此,在进行散文翻译的时候,译者必须考虑如何把源语中的“形”恰当地转化成目标语中的“形”,从而使得译文读者得以通过阅此“形”而悟其“神”。

关于文学文本层次的讨论,前人的辛勤研究成果丰硕。我国的童庆炳在结合英伽登(R.Ingarden)的层次论和中国传统“言象意”三分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文本层次三分法:(一)文学话语层面,指呈现于读者跟前的具体语言系统,包括语音、字形,也包括字、词、句、段、篇构成的系统,这一层面具有形象性、自我指向性、隐喻性等特征;(二)文学形象层面,即由文学话语引起读者想象及联想而形成的各种活生生的艺术画面;(三)文学意蕴层面,指的是文学作品所体现的精神、感情、思想等深层次的内容(童庆炳,2002:178-184)。这种分类方法简明清晰,内涵丰富,在实际的文本分析中可操作性强。其分法呈渐进顺序,符合文本分析的一般规律,而将此顺序反过来,反映的则是读者从更深入的层次把握和赏析文本写作的规律。对于散文译者而言,在分析散文的三层次并在此基础上把握三者的关系,对于做好翻译有指导性的意义。

本文以童庆炳的文本层次三分法为理论依据,对刘世聪(刘世聪,2008:25—30),高健(高健,1986:95—98)所作的The Faculty of Delight汉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索文本层次论对散文翻译及其批评的适用性和操作性。选取的原文为英国散文及小说家Charles Edward Montague的短文The Faculty of Delight(篇幅关系,只摘录前八句),为方便讨论,现将原文附上(句子编号为我所加):

①Among the mind’s powers is one that comes of itself to many children and artists.②It need not be lost,to the end of his days,by any one who has ever had it.③This is the power of taking delight in a thing,or rather in anything,everything,not as a means to some other end,but just because it is what it is,as the lover dotes on whatever may be the traits of the beloved object.④A child in the full health of his mind will put his hand flat on the summer turf,feel it,and give a little shiver of private glee at the elastic firmness of the globe.⑤He is not thinking how well it will do for some game or to feed sheep upon.⑥That would be the way of the wooer whose mind runs on his mistress’s money.⑦The child’s is sheer affection,the true ecstatic sense of the thing’s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⑧No matter what the things may be,no matter what they are good or no good for,there they are,each with a thrilling unique look and feel of its own,like a face; the iron astringently coop under its paint,the painted wood familiarly warmer,the clod crumbling enchantingly down in the hands,with its little dry smell of the sun and of hot nettles; each common thing a personality marked by delicious differences.

一、对原文的文学文本层次分析

从文学话语层的语音上来说,该文章以短元音居多,语速较快,且长句居多,长句里多用逗号等隔开各小意群,使得文章节奏在整体轻快的语流中显得错落有致。详细分析如下。

原文简短,仅有367词,却论述了一个“感知快乐的能力”如此之大的问题,如不是笔力矫健、思维深邃,是难以写出如此举重若轻的文章的。全文共12句话,平均每句话有30.6个词,高于英语书面语的句平均词数(约25个),因此认为其句子较长,多数句子为圆周句,反映出作者所写的内容是基于深入思考的结果(王佐良,2004:102—103)。共有8句话中采用逗号。句子的开头方式也变化多端,“以普通名词开始的有四句,以人称代词开始的有两句,以指示代词开始的有两句,以介词短语开始的有两句,以不定式开始的有一句,以状语从句开始的有一句。在一篇短文章里,有如此多样的句子开始方式,再加上字词和短语的巧妙运用,使文章读起来生动活泼,韵味十足”(刘士聪,2008:27)。由于篇幅的关系,这里挑出几个句子来进行分析:

第②句话承接第①句,讲“感知快乐的能力”的时效性,值得一提的是,可以不用逗号隔开的完整句子被作者用两个逗号隔开,却起了有趣的效果,朗读起来有一停一顿的效果。除了逗号处停顿,更可以在anyone后面稍加停顿,然后以较快的速度接上“who has ever had it”,体现出口语的特点。作者这样写断不是为了节奏而节奏,我认为,这样的写法反映了作者的思维进程,先说“感知快乐的天赋”不会丢失,进而对“不会丢失”进行时间上的限定,说明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也不一定会丢失”,再说是谁不会丢失呢?是那些一旦拥有了这种天赋的人。这样的写法层层叠进,句子内部也藏有悬念(比如说,当我们读到“to the end of his days”时,不禁要问这里的“his”指的是谁,随之我们知道了是“anyone”,进而知道是“who has ever had it”)这样的句子把悬念留到了最后一个词语才得到破解,不能不算是妙笔,而如果单看不朗读的话,很难看体会作者行文节奏的妙处所在。我们不妨把这句话改成一个不用逗号的句子:It need not be lost by anyone who has ever had it to the end of his day。改后的句子虽然意思没有改变,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句子的可朗读性,没有像原句一样在每个逗号前面都可以让朗读者进行声音的“着色”的可能,也抹杀了原句层层推进的悬念感(Lanham,2005:102—118)。

第③句讲的是感知喜悦能力是针对哪些事物发生的。这句话保持着口语的风格,逗号的使用旨在舒缓语气,增加节奏的层叠感,更在铺垫悬念,使得读者在阅读或者朗读的过程中直到最后一刻才看清悬念的谜底。注意作者在这里所采用的褒义的物象和词汇,如“delight”,“lover”,“beloved object”。

第④句话讲的是感知快乐的能力有何具体表现,这里用的是孩童的例子,特别注意作者的选词用字“child”,“summer turf”,“a little shiver of private glee”,意象明朗,用词优美。

第⑤⑥句话承接上面一句,讲的是感知快乐的能力不带任何功利主义的色彩,注意用词诸如“game”,“feed sheep”,“wooer”,特别是后一句,充满调侃的语气。

第⑦句话再承接上句,说明孩童感知快乐的能力到底是怎么样的,用的是一个同位语结构,词汇选用“sheer affection”,“true ecstatic sense”和“inherent characteristics”有一定的哲理性。

从文学形象层和文学意蕴层来看,第一,该散文整体形象轻盈明朗,比如,作者在遣词用语方面倾向于使用具有褒义感彩的词语,如delight,glee,ecstatic,delicious等,再如使用一些联想意义较为积极明朗的词语,如children,artists,lovers,affection,summer turf,game,sheep,glow,knowledge,wisdom,nobility等;第二,该散文又呈现出一定的思辨性和深刻性,从作者使用的类比手法,谋篇布局来看,作者善于用形象的例子讲述深刻的道理,也可从其选词用字,比如inherent characteristics,exaltation,beatitude这些具有一定心理学、宗教等意味的词语看出作者的哲思。因而,这篇文章是对人感知快乐的天赋的一种赞美。

二、刘世聪、高健译文的对比分析

先看题目的翻译。刘译:感知快乐的天赋;高译:喜悦的能力。高偏向直译,刘对faculty进行了引申理解,比较合理。

第①②句话的处理:

刘译:在人的心理能力中,有一种是很多孩子和艺术家自然就有的。无论是谁,一旦有了这种能力,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天也不会丢失。

高译:在心智的各种能力当中,有一种能力在许多儿童与艺术家是得来自然,而且既曾得之,便终身不应失之。

刘的处理方式是把两句分开来翻,保持原文的句号。而高的处理办法则是把两句合为一句。刘的译法保持句子间的平等关系,把原文中单独成句的第一句还以其总起全文的地位(注意到下文作者以孩童为例展开的论述正是根据第一句中关键字children为线索的)。而高译则用两个四字结构“既曾得之”,“不应失之”译出第二句话,有古朴对称之美,和刘译的平实形成对比,但其第二个分句稍显得过长,“有一种能力……而且是……便终身不应失之(的)”和原文的节奏似有不称之处。

第③句话的处理:

刘译:这就是从某一事物,或任一事物,每一事物,都能感受快乐的能力,不是为了某一目的,只是因为它就是这样,这好比一个人喜爱一样东西,不论它有什么特征他都喜爱。

高译:这就是那种对一件事物,乃至对每件事物、件件事物感到喜悦的能力,之所以感到喜悦,并非因为此物是到达某种别的目的的手段,而只是由于它的本身,这正像一个情人觉得他所喜爱的对象真是十全十美那样。

在第三句的翻译中,特别注意几个关联词的处理,刘译用“这就是……都能……不是……只是……这好比……不论……都……”,而高译则用“这就是……乃至……而所以……并非因为……而只是由于……这正像……那样”,高的译文略显正式,文气较重,刘译更偏向口语化。两人在翻译“as the lover dotes on whatever may be the traits of the beloved object”时有所出入,高把lover理解为“情人”,因此这句话有“爱屋及乌”之意,而刘则理解为一般的“喜欢一样东西”的人。从文内互文的角度来讲,似乎高的理解更加准确,因为下文提到“the wooer whose mind runs on his mistress’s money”,因此,此处的“lover”很有可能和“wooer”一样,都与爱情有关。我们在上文已经分析了该散文的整体基调,即从形象意蕴来看,文章总体上是轻盈明朗的,而落实到语言表达上,文章虽多长句,但意群间常用逗号隔开,意群的字数不多,因此中文的译文不妨删繁就简,以突出原文的特点。从这一点来看,刘士聪的译文单从字数上看比高健的译文少,而且没有采用“并非因为此物”等比较文气的词语和句子,而是采用了口语式的语言,因而显得行文的节奏比较轻盈,似更符合原文的特点。

原文:and give a little shiver of private glee at the elastic firmness of the globe.(见第④句)

刘译:在他感觉到具有弹性又很坚实的地球表面时,他心里便产生一种快乐的冲动。

高译:觉得坚实的大地也有点弹性,因而内心感到欣喜。

刘译把at理解为“当……时”,高译理解为“因为”,刘的译文更为平实生动(便产生一种快乐的冲动),高的译文显得少了一点文学的形象性(“内心感到欣喜”只是比较客观的叙述而已)。

第⑤⑥句话的处理:

刘译:他不是在想要是在上面做游戏或放羊什么的该多好哇。那岂不是就像求婚者一心只想着女友的钱财一样吗?

高译:他倒没有考虑这草地对人们玩游戏或用来喂羊会有多大好处。如果是这样,那就是一心只图钱财的那种求婚者的行径了。

注意到刘士聪的译文所用的语气词和他所用的反问句,这都反映了译者的口吻。用“该多好哇”来翻译“how well...”来体现孩童的心理,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用反问句也较好地反映了原文would虚拟语态的口吻。高健则皆用陈述语气,特别注意在翻译第二句的时候选择了“行径”这个词。尽管这里作者写“一心只图钱财的那种求婚者”的用意是与孩童进行比较,但是翻成“行径”(多用于形容不好的行为,如行径,侵略行径,程度都是比较高的)在这里不大妥当,和全文比较轻盈明朗的风格似乎有格格不入之嫌。

综上所述,从对原文本三个层次的把握来看,刘世聪比高健拿捏得更加准确,其译文的选词用字及行文风格比后者更能反映原文的风貌。

三、结语

童庆炳先生的文学文本三层次论在散文翻译及散文翻译批评上有其独到的适用性和可行性,该方法对原文理解分析可以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有利于译者关注到再现原文“神采”的方方面面,表现在“自下而上”地关注到选词造句对再现原文意蕴的重要性,同时“高屋建瓴”式地在把握原文意蕴的基础上统领翻译风格及话语层的审美构建。因此,我认为,童庆炳先生的文本层次理论在重构原文“形”“神”的散文翻译实践及其批评中,可以发挥具体而直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健.英美近代散文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刘世聪.英汉·汉英美文翻译与鉴赏[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王佐良,等.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Lanham,Richard A.Analyzing Prose[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