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赫尔辛基音乐中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赫尔辛基音乐中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主要用户:赫尔辛基爱乐乐团,芬兰广播交响乐团,Sibelius音乐学院

项目地点:Mannerheimintie 13 a,赫尔辛基

建筑总面积:36000m2

设计竞赛/建成时间:2000年/2011年

建筑设计:LPR建筑师事务所

景观设计:LPR-arkkitehdit Oy,Maisemasuunnittelu Gretel Hemgard Oy

结构设计:Vahanen Oy

暖通空调和喷淋设计:Granlund Oy

电气设计:Lausamo Consulting Ltd

声学设计:Nagata Acoustics,Akukon Oy

舞台技术和照明设计:Akumek Oy,Projectus Team Oy,ldes Mikko Hausman,Heikki Helimaki Oy

摄影:Voitto Niemela,Markus Gerke,Arno de la Chapelle,Arto PeltomakLeimahdus。Ola Laiho。Jussi Tiainen

地区历史

项目所在场地是赫尔辛基T66lSnlahti地区的一部分,音乐中心坐落在芬兰议会大楼前。这个场地原来是一个大型的货场,在后来的几十年中这里逐渐变成棕色地带(指城镇中曾经兴建过房屋或工厂而现今废弃不用的土地),货场最终被空置。

在阿尔瓦・阿尔托的Toolonlahti计划里(1959~1973),这个地方是一系列纪念中心的一部分,计划落实后这里会带来大量的交通人流。阿尔托建议建造一系列文化建筑,其中两个是由阿尔托本人设计的芬兰馆(1971年,1975年),另外还有芬兰国家歌剧院。后来,史蒂芬・霍尔参加竞赛设计的Kiasma当代艺术博物馆(1992~1998)和Sanoma媒体公司(1995~1999)也在这里建成,共同成为这个地区的主要建筑。

在1999年到2000年的千禧之交,新音乐中心的建筑设计竞赛拉开了帷幕。竞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针对城市的结构和建筑视觉方案,第二阶段则侧重于建筑设计和空间规划的功能表现。赛中评审团认为获奖方案“a mezza voce”(半声唱,意为音量适中,压低了嗓子的唱法)成功地将这个地方各个不同时期的不同建筑结合在了一起,实现了和谐共存。

音乐中心的基础工程于2006年6月动工,整个建筑完工后在2011年8月31日对外开放。

城市景观和建筑特点

音乐中心为广播交响乐团和赫尔辛基爱乐乐团提供了排练设施。音乐中心也是Sibelius音乐学院的主要办公地点。这是个音乐的大学,两个乐团加上中心地段的位置,为音乐爱好者、音乐家、音乐专业的学生与市民们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半声唱”概念创作者的目标是将赫尔辛基Toolonlahti地区的景观进行碎片整理并使它们和谐共存。音乐中心和它周围的环境紧密相连,建筑主体的两端分别与Finlandia Hall和Parliament大楼对齐,而高度则与Karamzin公园的树冠同高。音乐中心较低部分的绿色向下、向南延伸至Kiasma博物馆的前端,看上去就像是逐渐上升的草地。

客户希望我们的方案能保证建筑的开放性。门厅采用了玻璃墙,直接面向公园、广场和城市中心,并与周围的新建筑相连。门厅是对公众开放的:音乐表演在其他区域进行,而门厅主要作为咖啡厅和展览空间之用。不同楼层的主要入口在大堂处相连,形成一个贯穿建筑的公共通道。

音乐中心的核心――1704座的音乐厅可通过各个入口进入,所以音乐厅在视觉上给人被隔音玻璃包围的感觉。音乐中心还有能容纳140~400人的5个小音乐厅。每个音乐厅都进行了声学设计,以满足管风琴、室内乐、声乐和电子乐或者音乐剧等不同的表演。艺术家的休息室都在建筑的底层,音乐中心的办公室作为独立的单元位于门厅的上部。Sibelius音乐学院的排练室和办公空间位于七层,庭院面对着Karamzin公园。建筑底部两层为工作室和音乐图书馆。

门厅和大堂的主要材料为刷深色漆的实木,实木表面纹理经过设计处理来满足声学要求。5个小音乐厅的内部贴面为数控切割的形状各异的构件。内部材料采用了不锈钢和铝粉末涂层、背光塑料片材、环氧树脂地板和玻璃纤维网,室内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具和进行局部点缀的强烈色彩。音乐厅材料的使用除了体现技术之外,还有象征性的作用。冲压成型的多孔绿锈铜质外立面使音乐中心与周围的建筑和公园产生了某种感官上的联系,芬兰花岗岩则将建筑与它的基础相连。

2008年和2009年交接之际。这里举行过一次艺术竞赛,为音乐中心的室内和室外各选一个艺术品。Reijo Hukkanen设计的结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的艺术品“Laulupuut”(唱歌的树)于2011年夏天完成,并放置在会场的广场上。Kirsi Kaulanen设计的“Gaia”由不锈钢制成,悬挂在主大厅里,透过玻璃外墙,“Gaia”焕发着活力,并融入到城市街景之中。

特质

音乐厅的声学设计要求在整个设计周期内都进行严格把关。音乐厅和排练厅作为建筑延伸的分支与其他部分分离开来,音乐厅下设有防震弹簧减震器,墙面内隐藏了大量和声学相关的设计工作。建筑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相结合的形式。门厅的点式玻璃幕墙和玻璃屋顶部分从顶部悬挂。并以钢拉杆辅助支撑。舞台、音响和灯光技术等各种技术层面的要求都已纳入到门厅、大厅和室外区域的设计中,以确保满足在建筑室内外进行表演的需求。此外,音乐中心拥有6个录音棚和若干个监控室。

在室外照明上,音乐中心用微妙而温和的方式在城市景观中体现着自己独有的美感。大厅里的照明随着不同的音乐而变化,表现出相应的灯光氛围。此外,关键的能源解决方案包括:处于城市的中心位置、方便的公共交通体系、必要的空间要素。该项目紧凑的布局以及70%处于坡地绿化之下的设计对于实现上述要求十分有效。

目的

音乐中心目前已完工,使得城市景观变得更加和谐。遵循着参赛名称“半声唱”背后的哲学,建筑的设计把空间留给了已有的建筑和环境,并把内部空间留给了享受音乐的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音乐中心、Kiasma博物馆和即将完工的城市图书馆形成了一个富有活力的城市文化中心,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这里相互补充,并将文化氛围烘托得更加浓郁,文化消费者在这里能很容易地尝试到新的事物,拓展视野。而像音乐中心这样,在同一个建筑里有两个顶尖乐团、一个音乐大学的案例并不多见,听众可以和音乐家、音乐教师、学生在一起互动交流,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体验。

赫尔辛基现在拥有了一个最顶尖音响效果的音乐厅,不仅如此,音乐中心还带有很高的国家意义和象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