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书痴 第10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书痴 第10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语说“家贫莫买书”,而武汉下岗工人王成玉却“饮水读书贫亦乐”。

百病可医,王成玉买书的“病”却治不了。妻子说:“爱书总比爱打麻将好。”没想到丈夫搞出了名堂。

一本没有前例的书

今年的春天,52岁的王成玉说他比过年还愉快。

他写的《书话史随札》,随“书林清话文库”,摆上了北京、上海、南京等数十家新华书店的书架,首印5000册,面市不久,出版社就准备再版。

“书林清话文库”是大名鼎鼎的“学林漫录”文库的姊妹篇。只要看“学林漫录”的题签者――钱钟书、启功、叶圣陶、邹梦禅、黄苗子、许德珩、赵朴初、任继愈等等,就可见文库的品位与学术分量。作者几乎都是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如北京大学教授孟昭晋、天津文史馆馆员刘尚恒、武汉大学教授谢灼华、南开大学教授来新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金顺等人,而王成玉却是一名下岗多年的武汉工人。

王成玉一家三代住在武昌司门口青龙巷一座旧楼,1996年他的妻子从武汉毛线厂下岗,1998年,他自己也下岗,3万元买断工龄。“女儿读书,3万元早用光了,生活基本靠给餐馆打零工度日。”

王成玉没上过大学,高中毕业后就参加工作。下岗后闲居在家,他以书自娱,以笔写心。他的这部“读书的书”,耗时近10年,从《毛诗序》开始,穿越我国传统文化千年时间隧道,30多万字,遍论古圣先贤及今人心得数百人。国内著名出版家江德民(人民日报出版社)、龚明德(四川文艺出版社)等人称“这是一本没有前例的书”。

嗜书如命 闻香止步

最早听到王成玉的名字,是去年底在武汉市作家协会一个茶话会上,著名作家周翼南说“王成玉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书林清话文库”丛书主编徐雁教授说,他和王成玉“虽说是书友,却未曾见过一面。书稿由武汉作家周翼南推荐而来”。

回忆与王成玉的缘分,周翼南说,那是1996年,他的一篇书评和王成玉的书评同时获《长江日报》征文奖。那次见面,王成玉给周先生留下印象的,是他的文章标题《闻书香而止步》。历来“书痴”都是闻书香而动,王成玉怎么就闻书香而止步呢?原来,王成玉买书嗜书如命,无奈囊中羞涩,非常痛苦,只好到书店嗅一嗅书香,也只能“止步”了。

渐渐地,周翼南在报刊上常读王成玉的文章,或谈序跋、或谈掌故、或谈尺牍、或谈笺谱……文字清新简洁,有见地,就喜欢上了这个“非作家、画家,生活并不宽裕,普通的爱书者”。

回忆出书之路,王成玉用了个“坎坷多多”。“8年前,书友涂德新见我喜欢读书话一类的书,建议写点比较系统的文字,介绍书话的来龙去脉;后来偶然结识了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现任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给我提了一些建议,于是心有所动。”1998年一天,偶然在《出版广角》第一期看到南京大学教授徐雁的《书话源流与文体风范》,心里顿起波澜,有点异想天开,就着手写《书话史随札》。

写作《书话史随札》的时候,王成玉“每天早上天一亮就起来,一直写到很晚,书稿一共写了三遍,30多万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冬天,家里没有空调,手冻硬了就搓一下。由于没有书房和书架,很多书就装在一个个纸箱子里面。有时为了核对一段引文,翻箱倒柜,浪费很多时间。而我的书稿引文很多,涉及面相当广,这种劳苦只有过来人方能体会。”

笔者如约光临王成玉的书房,严格说,那是在楼顶搭建的一个“窝棚”。上楼的楼梯是用废旧螺纹钢焊接的,因空间逼仄,扶栏摸得蹭亮。成箱成箱的书挤在一起,把原先留的小窗挡了个严实,白天还要点灯照明。玻纤瓦、油毛毡不隔热,那五六平方米的小屋闷如蒸笼。这种状态下写作,甘苦只有王成玉自知了。

饮水读书贫亦乐

如今,王成玉的女儿工作了,每月给他300元生活费。“社保我买了,每月160元;还要留点钱吃饭,医保没买。”为什么不申请办低保呢?王成玉淡淡一笑,说“去过几次,考虑可能有人比我们更困难,就算了。”

南京《开卷》执行主编寄语王成玉,“书话乃读书种子也,贵在文艺情趣”。王成玉作为一名普通的下岗工人,手头拮据,食不果腹,怎么选择了与书为伴?

古人说“家贫莫买书”,而王成玉却“饮水读书贫亦乐”。“如果不买书,或者把读书的精力放在别的地方,相信在物质生活层面上比现在好得多。”但是,百病可医,王成玉买书的“病”却治不了。或许,用他妻子黄素琴的话说,“爱书总比爱打麻将好。”

谈到书,王成玉便两眼放光。改革开放之初,大家读书如饥似渴,江城出现排队买书的现象。“我家离新华书店很近,几乎每天都要去逛一下,慢慢形成了一个学习习惯。如几天不逛书店,就闷得慌。”刚买书的时候,没什么目的,碰到自己喜欢的就买,从买名著开始,也买小说。“有时候要想买到自己喜欢的书,多次半夜三点就起床,到新华书店去排队。”

后来,王成玉有了自己的选择,买了《史记》、《汉书》、《三国志》等等。“读书的过程中,为了学习古代汉语,又买了《说文解字》等工具书;有人说中华文化源头在孔孟老庄,于是我又买了《十三经注疏》、《二十二子》以及各种古人文集……只要有一点钱,大部分都花在书上了。”

1985年,王成玉在汉口古籍书店看到顾亭林的《日知录》。“三本一套,精装影印本,漂亮极了,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书。当时的定价是18元,是我工资的三分之一。几次过江,把玩抚摩,在店里徘徊呆立,不忍释手。”

一咬牙,一狠心,买吧。“选择买书当天,恰是妻子上班的时候。下午去买的,怕她知道,就藏在箱子里面。等她不在家的时候,独自慢慢读。怕她知道了,会伤心的。那时家里一穷二白,买这些书有什么用呢?与我的工作毫不相干……”很多书都是这样偷偷买回来的。有时被妻子看见,王成玉就说是借的,或在地摊上淘的,很便宜。

在买书读书的过程中,王成玉开始写文章,也开始发表文章,自有乐趣。

挥泪卖书惆怅多

王成玉反复摩挲着河北教育出版社寄赠给他的样书《书话史随札》,不知不觉流下幸福的眼泪。用他的话说,眼前浮现着历历往事:有书声书影的渴求,手倦抛书的潇洒,以书为伍的孤独,寂寞读书的惆怅……

一次在古籍书店,王成玉看到一本王重民的《中国善本书摘要》。“当时钱不够,回武昌拿吧,又怕被别人买走。我有几次这样的经历,看好的书,隔一两天,就不见了。于是来回在书店走动,不知该怎么办。突然想到一个知青朋友就住在六渡桥,于是飞跑到他家中……”借钱买了书,回到家,已夕阳西下。

1996年,王成玉逛到一个特价书店,见营业员正在整理旧书上架,凑上去一看,竟然有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当时惊呆了,马上抢到手中,真想不到,一本多年搜寻的史学名著竟然在我手中。这是1950年出版的,一直没有再版,弥足珍贵。书有上下册,手中的是下册,上册呢?再在书堆里找,直到书店关门,没有收获,遗憾地拿着下册回家。”

一晚睡不着觉。第二天,王成玉又去书店碰运气,终于在一捆没开启的书捆里看到书名。正欣喜,一个店员说今天不解包了。王成玉不知所措,一个大男人,眼泪倏地冒出来。“我抱着那捆书不动,那架势,就是拼了命,也要把书带回家。”

近年来,由于环境所迫,没有钱,王成玉很少买书了,甚至不得不把心爱的书卖了,度日。“我真的不能再伤害我的家庭了。以书易米,减轻一些家庭的负担,这是我刚开始买书时做梦都没想到的。”

“书,我会一直读下去。”王成玉告诉笔者,他正着手写《书事六记》和《书话学引论》两部书。尤其是后者,“全国目前还没一个人做,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