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逢快莫赶,遇慢莫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逢快莫赶,遇慢莫丢”这句农谚几乎农民都知道,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年运作,很多人也深知其中之妙,笔者就浅析一下身边近20年来的几件事例。
黄姜生产懊恼多上世纪90年代中期,山区农业大县的湖北秭归,以声势浩大之举,鼓励农民大种黄姜,宣传语说:“黄姜具有食用价值、保健、药用价值、工业价值,且种管简单,收购有保证。”在数个乡镇规模种植后,出现收购价从开始的3元1千克,陡降到0.5元1千克,还有几年根本就没人收,产量也不高,结果是开始卖种的人赚了钱,真正种姜的人个个亏得喊天。
浅析:从开头发展,政府主观行为也没错,哪知黄姜生产需要3~5年,产量才高,也值钱些,但遍地开花,市场一下就饱和了,加上我国对黄姜深加工能力不足,故目前大种没有必要。
梅家河的苎麻苎麻是中国传统纺织、工业及绳袋的好原料,在实行农村土地承包不久,湖北秭归县梅家河乡土地上,几年之间就将大多数粮田迅猛发展为苎麻田,开始收购价也不错,加上苎麻生长繁殖快,管理简便,着实让百姓大干了几年、实惠了几年。紧接着是麻销不出,继而为深加工不足,原麻价一减再减到1千克5元以下,麻农亏空严重,纷纷把麻根坨撬了,哪知1996年以后,苎麻价格一路上升,一下子就回升到16~30元1千克,而百姓只好望麻兴叹了。
浅析:苎麻生产简便,管理轻松,管好了一年就可刮三次麻,它并有长期存放不长虫、不腐败的优点,又是国家长期所需的原料,若是眼光放长远一些,就可能获得持久的收入。
番茄拒收惹风波秭归的磨坪乡有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无天然污染的优势,2007年发动群众广种番茄,群众以垄栽作畦搭架种植,几个月后就红果累累,开始以1元1千克,0.8元1千克出售,随之0.7元、0.5元、0.3元出售,直至商贩拒收。原因很简单:番茄果大小不一,色泽红绿不一,有疤痕甚至溃烂,番茄的大规模种植,并没达到富裕农户的目标,相反,导致多数种植户无收益。特别是偏远村户几乎种肥钱都没有收回来。很多人一提起就义愤填膺,至2008年种植者已是寥寥无几。
浅析:市场经济就是这样,物以稀为贵,当市场缺乏番茄时,价格就会高,番茄多了就会烂市。一是百姓没有签合同,由收购商说了算;二是产品多了,高品位、高规格的市场要求自然也会被提出。要获得市场认可,除了生产出来之外,质量要求也须重视。
以上三例,只是告诉人们,种植也要有眼光,不轻信、不盲从,稳妥地安排好自己发家致富的路径。■(湖北秭归县尤家河乡中学443614郑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