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钳工平面锉削操作的质量问题与技能训练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钳工平面锉削操作的质量问题与技能训练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钳工是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操作技能,而平面锉削是钳工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操作方法之一,其特点是难度大,不易掌握。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来从事钳工实践教学工作的经验,分析平面锉削时平面不平现象原因的分析及如何提高锉削平面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 钳工教学 平面锉削技能训练 平面锉削不平 预防措施

锉削是钳工操作的重要基本功,平面锉削则是重中之重,学生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练习,却难以掌握这门技术,工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粗糙度无法保证。我在长期的钳工教学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一套平面锉削技能训练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训练质量和教学效率,并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平面锉削技能。

一、平面锉削不平的常见原因分析

平面锉削在锉削课程中是最重要的环节,是钳工入门最基本的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平面中凸、透光线不均匀、对角扭曲或塌角、平面横向中凹等多种表面不平的现象。

1.锉削平面中凸现象的形成原因。在平面锉削中,中凸是最为普遍的现象。平面产生中凸现象的主要原因有:锉刀本身中凹,尤其是推锉法锉削,这是造成工件平面中凸的原因之一,姿势不正确,主要是站立姿势和在锉削运锉姿势不正确,导致运锉时不能保证锉刀运动轨迹水平运行而造成平面中凸。锉削时双手用力不正确,不能使锉刀保持平衡,这种现象在初学者中出现得比较普遍,主要是由于锉面狭小,而导致推锉刀不能水平,锉削平面出现中凸。锉刀在开始推出时,右手压力太大锉刀被压下,锉刀推至前面左手压力太大,锉刀被压下;形成前后面多锉而出现中凸。

2.锉削平面透光不均匀现象的形成原因。透光法是检查平面的直线度、垂直度、平面度,以及表面粗糙度的常用方法。透光不均匀是锉削平面不平的直观反映。形成透光不均匀主要原因有锉削方法不正确,每循环锉削时排列不均衡或锉削用力不均匀。锉刀本身凹凸不平;这也是造成工件平面中凸的原因。锉刀纹齿有断裂缺损,使部分金属不能被锉削到。

3.对角扭曲或塌角的现象的形成原因。造成工件平面对角扭曲或塌角的原因有:左手或右手施加压力时重心偏在锉刀的一侧。工件装夹不正确,装夹工件时左右或前后倾斜会造成锉削时单边或一个角多锉而造成塌角或扭曲。锉刀本身扭曲。

4.平面横向中凹现象的形成原因。平面中凹与平面中凸正好相反,其发生的几率相对较少,其形成原因较多是因为锉刀面不平直,有中凸变形或是由于推锉法锉削时开始与结束时用力小于中间段用力形成。

二、平面锉削不平的预防措施

综上原因分析,锉削平面不平的原因主要有锉刀本身缺陷,站立姿势不对,操作方法错误,用力不均匀及装夹方法不正确,等等。为此在平面锉削时我们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能预防。具体建议如下:

1.在锉削之前应检查锉刀是否合格。锉刀的检查主要看是否平直,是否扭曲,是否有缺损,如有不合格现象应及时更换锉刀。

2.纠正操作者站立姿势。对于锉削姿势的示范,实习教师应从简单规范的锉削做起,使学生先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放慢速度以“分解动作”示范表演,使学生观看得更清楚,以便于模仿;最后以正常的锉削速度反复示范,使学生对锉削有一个完整的印象。这样,学生在练习时就能有效地去模仿,提高动作的准确性。身体应与虎钳中心线大致形成45 度角,且略前倾,左脚跨前半步,膝盖稍有弯曲,保持自然。右脚站稳伸直不要过于用力,运锉时保证锉刀水平运行。

3.对于锉削时的两手用力方式,实习教师必须作详细分析。锉刀保持动态平衡下的直线运动才能锉出平整的平面。而动态平衡是靠动态调整两手的压力来达到的。如图所示。

图中左手的压力随锉刀的推动由大变小,同时,右手的压力随锉刀的推动由小变大。但是,不论压力如何变化,锉刀的运动轨迹始终是水平直线。在锉削过程中,锉刀运动受力符合杠杆原理,所以对于这个运动过程可以用力矩平衡的原理去解释,把工件简化为一个支点,锉刀就是一个杠杆。由于锉刀在运动,故支点两边的力臂长度是不断变化的,为了保持锉刀的平衡,两手的用力必须随着锉刀运动作相应的调整。经过这样的分析讲解后,学生就能在理论上对锉刀的直线平衡运动有深刻的理解,在开始练习时就能注意到两手用力的变化,较快地培养出将锉刀端平的手感,锉平平面也就有了保证。

4.锉削前一定要夹正、夹紧工件后进行锉削。工件夹持松紧适宜,被加工平面与台虎钳的钳口平行并稍高于虎钳口,否则不仅会增加锉削噪声,而且会影响平面加工的平面度和粗糙度。

5.根据锉削平面的大小和加工精度的要求选取正确的锉削方法。常用锉削方法有顺向锉法:锉刀沿着工件表面横向或纵向移动,锉削平面可得到上下正直的锉痕,比较美观,适用于工件锉光、锉平。交叉锉法:锉刀以交叉的两个方向顺序地对工件进行锉削。由于锉痕是交叉的,容易判断锉削表面的不平程度,因此也容易把表面锉平。交叉锉法去屑较快,适用于平面的粗锉。推锉法:两手对称地握着锉刀,用两大拇指推锉刀进行锉削。这种方式适用于较窄表面且已锉平、加工余量较小的情况,来修正和减少表面粗糙度。

6.控制好锉削速度。对于锉削速度,应经常提醒学生锉削速度不能过快,速度过快会产生大量的摩擦热,导致工件温度上升,当工件冷却时,工件平面四周冷却快、中间冷却慢,使冷却后的工件锉削面产生中凸现象。另外锉削速度过快也不容易保持锉刀平衡,使锉刀上下摆动,而形成“凸”形鼓面。锉削速度应保持在40次/分钟。

综合以上的分析和采取的措施,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应通过培养锉削手感,找到手感, 逐步形成技能技巧。然后在这一锉削基础之上,达到相邻平面、相对平面的形位公差要求。这样一来,学生的操作顺序就趋于合理,也就便于形成技能技巧。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上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晓峰.钳工知识与技能[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4).

[2]蒋增福.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4).

[3]凌颂良.钳工技术[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9).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