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数学有效学习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数学有效学习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为了更好地教授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本文将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分析了初中数学有效学习的具体策略,具有操作性强,效果好的特点。

关键词:初中数学 有效学习 方法策略

新课程改革明确强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实效,并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教学的根本是有效学习,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让学生有效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如果失去了兴趣,也就失去了意义,教学过程只有充满趣味,学生才能更加高效收获知识。”所以,教学中,教师除了吃透教材,熟悉教学内容,还要研究好教学方法,把教学中的知识、理论能够形象生动地讲出来,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情境中生成知识,锻炼思维,培养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真正让学生既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又能收获快乐,寓学于乐。

例如,学习“因式分解”的教学内容时,有很多种分解因式的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理解这些分解方法的同时,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组织学生相互讨论,开展学习竞赛,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感知数学的学习规律。又如,运用公式法因式分解,a2-b2=(a+b)(a-b),a2±2ab+b2=(a±b)2,这是最为基本的公式法,让学生记住很容易,但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并应用好就不简单了,通过小组竞赛,让学生仔细研究这两组公式的特点,找出满足这些公式的基本条件,根据具体特点和条件选用不同的公式,看哪个小组找得最准确、最全面。然后给学生分析一下典型例题,x2-6x+9,x2-16因式分解就可以根据公式法x2-6x+9=(x-3)2, x2-16=(x+4)(x-4),这样的分解是如何满足公式的基本特点的,符合哪些条件,如何进行分解,引导学生把这个因式和公式进行类比,寻找相同点和变化点,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

二、引导合作交流,增强集体意识

探究能力既是个人能力,又是集体能力。尤其在今天,很多的科学发现都不是一个人的努力和能力可以达到的,而是集体的智慧和合力。因此,互动探究式教学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思维,灵活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方式都有进步,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有更新、更深层次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了“三角形的相似性”的有关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所学知识到操场上测量旗杆的高度;在学习过有关“统计图表”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到十字路口去统计某一时刻的车流量,然后制成一张统计表。只有教师认真引导,学生才能意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小组合作学习将不断地拓展自己的探究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指运用唯物主义思想和方法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重视调查研究,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很多情况下,学生和教师都把辩证思维看做是文科的知识和思想,其实,辩证思维对人类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结合数学教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为学生的发展更好地服务。

例如,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最初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动动手操作,借助量角器来测量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然后相加。由于学生操作上的问题,难免会出现误差,很多学生都不可能量出三角之和是180度。教会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借助电脑演示,寻找存在误差的原因和减少误差的方法。另外,引导学生根据计算机任意选择三角形,进行实验操作,测量内角和,从而真正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是规律,而非偶然,感知三角形内角和180度具有任意性、随意性和必然性。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这种思维,把它贯穿在整个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过程中,真正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突破。

四、教会学生数学思维,掌握数学学习规律

数学学习不仅是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解题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只有具备了数学思维,掌握了数学学习的基本规律,构建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在掌握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数学类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整体思想、转化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等等。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便具有了数学思维,也就能很好地把握数学规律,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学习x2+4xy=4y2-2x-4y-3这道试题,不少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因式分解,反复地给学生强调运用十字相乘法,让学生感知十字相乘法是怎样运用在分解这道习题中的,对于这样较为复杂的试题,很多学生没有学会,只有少部分学生学会了,而且不是深刻理解。由此,学生之间等级层次被拉开了,学生的发展空间也被束缚了。最好的做法是把数学的思想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感知数学规律。根据前三项分析明显是个完全平方式,可以运用公式法,第四项和第五项可以运用提取公因式法,得到和前三项一个相同的因式(x+2y),引导学生根据因式分解的一般特点,对复杂的因式实行分类整合,化繁为简,再把相同的复杂因式运用转化思想进行简化,设(x+2y)=a,这样,原来的因式就变成了a2-2a-3,就转化为一道非常容易的试题了,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因式分解的方法,而且培养了数学思维,掌握了数学学习的基本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方法,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喻平.数学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J].中学教研,2002(8).

[2]颜志伟.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研究学习的尝试[J].中学数学教学,2010(10).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