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马克俭:光荣属于贵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马克俭:光荣属于贵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为历届最难、申报人数最多的一年,要成功当选院士,必须有三分之二的院士投票才能算通过。由第一轮的484位候选人到进入第二轮公示和投票的164位候选人,经层层评选后,只有4位当选本届院士。其中,贵州大学工学院空间研究所的马克俭教授就名列其中。

这是贵州荣当“两院”院士称誉的首位本土人才,消息传来,整个黔中大地为之欢欣鼓舞!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为马克俭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庆祝会发去贺信:“马克俭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既是马克俭教授的光荣,贵州大学的光荣,也是全省人民的光荣……希望全省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向马克俭教授学习,学习他扎根贵州、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开拓创新、刻苦攻关的精神,学习他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精神,为早日改变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的面貌贡献智慧和力量。”

艰难条件下的痴守

初冬的校园,薄雾隐隐。在贵州大学工学院空间研究所一间普通的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马克俭院士。身材高大、年逾70的马老,比想象中的要年轻得多。在去往空间研究所实验室的路上,马老一路上健步如飞,一如平日的速度。第一眼的印象,这个新当选的院士惜时如金。

当我们向马克俭祝贺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时,老人一脸的谦和,淡淡的笑容挂在脸上,轻言细语地说:“这次当选为院士,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院士称号是国家对我几十年来的工作的肯定和认可,但是称号本身并不能给我带来新的知识、能力和水平。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我仍然必须不断探寻新的知识。当了院士不等于到头了,现在新的问题层出不穷,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非常快,要学的东西很多,我越来越感觉到知识不够,还要不断学习,包括向比自己年轻的同志学习。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几十年如一日的科研生涯的孤寂与甘苦,在马克俭面前只是一种风轻云淡。近半个世纪以来,马克俭多半时间都在搞理论教学和研究,“每一个细小环节都搞得明明白白”,甘于清贫、甘于寂寞。古人治学讲究“板凳要坐十年冷”,马克俭一坐就是几十年。如此厚重的修为沉淀,一旦“厚积而薄发”,自然是非同寻常。

1958年湖南大学土木系毕业后,马克俭被分配到原贵州工学院工作,这一干就将近半个世纪。1996年,马克俭创设空间结构研究所。学校没有编制,没给一分钱,初期甚至没有一分钱的工资。由于没有编制,他的硕士、博士不能留在研究所工作。十多年来,马克俭带着临时工田小东“两爷子”艰苦创业。田小东相当于马克俭的私人助手,工资由马克俭自己发。马克俭大部分科研成果,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那间只有一张陈旧办公桌、十几平方米的研究所办公室,那些铺满一桌的各种手稿和模型图纸,是一位老教授对于科学的坚守姿态。

有辉煌耀眼,也有曲折坎坷;有热烈显著,也有冷落寂静,这是马克俭院士的科研工作和人生道路的真实写照。

扎根贵州只因爱

马克俭1933年出生于湖南岳阳。父亲是名军人,天南海北行伍一生,很少有与儿子见面的机会,幼年丧母的马克俭是跟着外婆长大的。小时候的马克俭当过报童,进过孤儿院。1944年,孤儿院向西南迁移,数千难童走走停停,走了一年多时间,才到了贵阳。抗战胜利后,12岁的马克俭以难童身份考取了贵阳战时中学(现贵阳一中),初中毕业后马克俭回到老家,成为一名山村小教师。1958年,马克俭从岳阳一中考上大学,毕业后支边来到贵州,扎根于这片土地,从此再也没离开过。

1958年,曾担任过贵阳市委书记、市长的秦天真创设了贵州工学院,并亲赴湖南大学招聘人才,于是,马克俭和他的8位同学便来到贵州,成为贵工的一员。那时的贵工还是一片荒山野岭,学生和老师一半时间学习教书,一半时间搞生产建设,开辟校园。课堂常常就设在山间野谷,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条件非常有限,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马克俭仍坚持了下来,一干就近半个世纪。其间,一同前来的8位同学早已先后离开贵州,或回湖南,或出国深造,只有马克俭一人留了下来,并在贵州成了家。50年弹指一挥间,最初的贵州工学院到贵州工业大学再到现在的贵州大学,马克俭亲历了那一代科技工作者的酸甜苦辣,也见证了贵州50年来的沧桑巨变。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马克俭开始在空间结构领域崭露头角,不少省外高校或高薪求贤的公司向他伸出橄榄枝,马克俭都一一婉言谢绝。“贵州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深深地爱这片土地。贵州气候好,人民勤劳善良,我实在找不出什么理由不爱贵州。”马克俭满脸幸福地说。

空间结构建筑学的探索者

谈到自己所研究的空间结构建筑学,马克俭兴致勃然,从秦砖汉瓦谈到多种体系及分支,从平面和曲面的空腹网架空腹夹层板,谈到平面和曲面的预应力和非预应力的空间钢网格。几十年来,马克俭一直在空间结构建筑学领域艰难而又坚定地探索着。

能在一种体系或部分分支中有所作为,特别是工程创新,非常不容易,而马克俭却多头并进,通过日复一日的研究和实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理论和实践成果系列,并将这些创新成果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来。

为了在实际中应用并验证自己的成果,马克俭经常利用假期到全国各地向投资商介绍自己的创新成果,争取在他们的项目中予以推广。1985年,马克俭的成果首次应用于贵阳市花溪区一所疗养院的食堂修建工程中,从那以后,他的作品一个接一个:东北最大的超市长春欧亚商场、成都新世纪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馆、贵阳最高的超高层五星级凯宾斯基酒店、贵阳世贸广场、新疆自治区库尔勒市国际购物中心,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他的创新成果频频运用到各地的高楼大厦上。他的新型空间结构体系在实际建筑工程中运用达100多万平方米,节约建设资金上亿元。这些有名的建筑,都浸透了马克俭的心血。

年逾古稀的他,工作起来却不输给年轻的弟子。兢兢业业的专业精神潜移默化影响了他的研究生,很多学生毕业后仍然保持着周末加班的习惯,从他那里,学生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勤奋、严谨的工作态度。

对于丈夫的执著,马克俭的妻子成复秀最有发言权:“老马有时候可以完全置身于这些空间系列的构思中,在家里,经常见他随手拿起身边的报纸头、小纸片涂涂画画,不管是吃饭看电视看报纸,甚至上床睡觉,他都有可能突然想起什么,然后又开始写写画画。当他在思考那些空间结构的建筑构造时,时间和环境的概念对他而言已经不再重要。”

“我非常热爱我所从事的空间结构建筑研究,它让我永远保持活跃的思维和无限的想象。对我而言,它不仅仅是工作,更是我生命中一份不可或缺的动力,我愿意终生为它服务,从而为我们的生活服务。”马克俭深情地说。

常怀感恩之心

采访中,马克俭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感谢”。“今天我能取得这些成就,要感谢的人很多,最为感激的是我的老师们,是他们指导我开始这一生漫漫的建筑人生……”

当年马克俭就读的湖南岳阳一中的易校长,是将他带入建筑学殿堂的领路人。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的易校长看出成绩优异的马克俭具有很好的潜质,极力引导、劝勉马克俭报考湖大土木系。“上了大学后,我的恩师、结构力学专家周泽西,是当时建筑大师王磊的亲传弟子,经常给我‘开小灶’,传授建筑学的知识和要领;曾庆元教授是当时知名的钢结构专家,时时给我醍醐灌顶的指导。”现已是耄耋之年的曾庆元是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当得知自己的得意弟子现在与他一道站在一个阵营,激动难眠,可见师生感情之深厚。

谈到感恩,马克俭一直念念不忘的还有原贵州省建设厅厅长江厥中、李光荣、高级工程师高国富等人,“没有他们的理解、支持、协助,我的科研成果,就很难转化为生产力。”

马老的一位研究生对我们说:“马老师工作轻松、心情好的时候,他还会叫上师母,召集大家,一起去吃顿狗肉火锅什么的。那时候,你会发现其实马老师心态很年轻,他喜欢坐快车,喜欢坐前面的位置,喜欢冒险,喜欢挑战,喜欢足球,喜欢观看战争片……”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性格,才会让他在新型空间结构领域里一直扮演一个领跑者的角色。

某个周末,如果你在贵州大学工学院主楼附近碰到一个戴着鸭舌帽,穿着夹克衫,高高瘦瘦的老人,手里还拿着一根烟,那他很有可能就是马克俭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