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历史教法的继承和创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历史教法的继承和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针对新课改下有些教师在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出现的“尽弃传统”的偏激观点,分析阐述历史教学方法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以帮助老师们正确认识新课改。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历史教法继承创新

正如我们知道传统文化也有精华一样,传统的东西并不都是糟粕、垃圾,要被抛弃、扔到垃圾箱中去的。同理,传统的历史教学也不是一无是处,也有好的方法,比如讲解法、故事法等。这些方法即使在新课程下也并不陈旧,还照样适用,而且还大有可为。记得有一位课程专家(好像是赵亚夫)就曾说过:讲解法在新课程下也还是历史教学的主流教学方法之一。因为,有些深奥难懂的历史知识惟有采取教师讲解的方式学生才能理解、领悟。故事法更好。我认为,采用老师给学生讲故事的方法,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从老师讲的故事中,会不知不觉地学到做人的道理,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是由于过去的历史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为此,我们才需要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掌握指导学生探究与讨论、网络信息收集与分析、研究报告的设计与撰写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反思、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评价等新的历史教学方法。而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也并不意味着就要完全抛弃过去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好的教学方法。换言之,我们之所以要采取新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是因为这种方式比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更有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其实也有一个继承和创新的问题,我们不能尽弃传统,而要在继承旧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才是对新课程历史教学方法运用的正确认识,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正确看待,即哲学的扬弃观点:既要取其精华,又要去其糟粕。

新一轮课改是建立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的课改,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不可能尽弃传统,因为传统历史教学中一些有用的东西、好的做法是不能丢的,我们还得坚持,而且必须坚持。课程改革要改掉的是那些不适应新形势、新时代、新需要、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无用的东西和方法。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但也反对把历史课上成对史料的简单罗列,不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讲解。暑假期间在贵阳参加高一新课改的省级培训时,就曾看到这样的观摩课情景:老师在进行“美国1787年宪法之‘三权分立’”的教学时,先用多媒体展示了三大段材料,马上提出问题,给学生两分钟时间,让学生讨论,但讨论时间尚未到,这位老师就急着叫学生回答,结果接连好几个学生都未能答上他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学生笨吗?当然不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位老师所提的问题肯定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但这也还不是问题的关键,更为主要的原因是,这位老师给学生讨论的时间根本不够。试想,在一分多钟的时间内学生能看完那么多材料吗?肯定不能。既然如此,学生就不可能了解材料的内容,学生连材料的意思都不知道,怎么可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答呢?(当然也有可能是由于教学时间紧,出于完成教学任务考虑,不可能给学生太多的时间。)显而易见,这位老师在教学中只是对材料进行了简单的罗列和堆砌,而未充分引导学生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解析,以致造成学生答不上老师的问题,师生之间基本没有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另一位上《辛亥革命》观摩课的老师,组织教学还可以,但却不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落实。这位老师整堂课自始至终都未提及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讲“三民主义”也仅仅只是提到“三民主义”这一概念,而未对“三民主义”作任何讲解(这当然有可能是受课程的限制),以致课后好多学生连辛亥革命最起码的标志性年代(1911年)都没能记住,也不知道“三民主义是哪三大主义”。有评课老师问学生:“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如此回答:“好像没学到什么呢。”上述观摩课及课后反馈情况充分说明,不注重对材料的有效处理、不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落实是绝对不行的。我敢肯定,像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学绝对不是新课改、新课程所提倡的、所需要的。

其实,改革、创新不是空洞的,而是依托一定的传统、知识和经验,历史学习是建立在丰富史料基础之上的,只有多角度分析史料,用已有的知识对历史进行解释,使过去所发生的人和事变得可以理解,才能对历史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在新一轮课改下,一些老师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偏激的认识和观点,其实是因为缺乏一个正确看问题的方法,即没有认识到历史教学方法运用上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不能尽弃传统,而要在继承传统教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更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这才是新课改、新课程所提倡和所需要的。

收稿日期:2012-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