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走出“杂乱”的困惑,提高解题的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走出“杂乱”的困惑,提高解题的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针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普遍感觉《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比较杂乱、体系不清、概念相互混淆的问题,提出了三条突破路径。

关键词: 《文化生活》 第四单元 突破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普遍感觉《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比较杂乱,体系理不清,概念相互混淆,如何变得有条理?如何从“杂乱”中走出一条提高做本单元主观题能力的清晰之道?

一、突破的第一条路径

把握第四单元的框架结构,可以文化建设为主题或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核心梳理两条线索。

一是把握三课之间的递进关系。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是讲文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讲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讲怎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内容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提高。而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把思想道德建设和两个修养分立为两个课题并安排在全书的结尾,理由至少有三:它们都是讲“怎么办”的题中应有之义;它们提供了国家的文化建设与个人文化生活两个不同的视角;它们凸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之于国家的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修养之于个人文化生活的特别重要的意义。三课都是立足于中国,着眼于当代。在上述三课的递进关系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处理教材或知识点的经典的“三么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当我们懂得了隐含在教材中的“三么法”时,也就懂得了对本单元知识考查的命题设问特点,即不管主观题如何设问、如何表述,都难以挥去“三么法”的身影,而且从“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角度特别多。比如,2012年高考福建卷第39题第(4)问:根据材料三,从文化生活角度,请你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为主题向社会发出倡议。显然,这道题的设问是从“怎么办”的角度,也即我们经常讲的“措施类”题型。而2012年高考浙江卷第32题第(1)问(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取得成功的道理)则是从“为什么”的角度考查知识。其实,2012年高考安徽卷第39题和2012年高考山东卷第31题的设问依然体现出这个特点。这就给我们一个教学启示,面对一些新颖、陌生、让学生感到不知从何处着答的设问,其实都可以把它们化归为“为什么、怎么办”,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是把握贯穿这三课的两个视角:国家的文化建设和个体的文化生活。观察教材行文方式上的特点,我们会发现,一个是国家,一个是个体。比如第八课,在讲到如何面对有阳光有阴影的文化生活时,像“加强管理和引导”、“发展人民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文化激荡看主导”这些表述时,明显地感受到“国家”这个视角的影子。而第九课和第十课中的“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这些关键词依然逃脱不了“国家”这个视角。与此同时,第八课中的“提高眼力,拒绝污染”的表述、第十课中的“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与“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表述无疑是“个人”这个视角的凸显。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教材从开篇讲述文化对国家发展和文化对个体成长的意义,到这里讲述国家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个体的思想道德修养这两个视角是一以贯之的。当然,文化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这个视角我们也不能忽略,于是,我们再次发现了在做题(主要是主观题)时,“主体多样化”这个经典的范式,无论是回答“为什么”(包括原因、意义、依据、必要性、重要性这些不同的表达词),还是“怎么办”(包括措施、途径、方法、建议、启示等表达词),只要设问中没有限定主体,就必须具备这三个视角。

基于第一条突破路径,可这样处理本单元知识:

在上述知识框架中,“怎样发展”中的①—⑤点同样是本单元综合探究的内容。这就证明了“综合探究”是本单元的点睛之笔,是本单元的落脚点与归宿。如果本单元作为文化生活的结束部分,是对全书的归纳总结,其中心议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整本教材的“浓缩精华版”,那么,本单元的综合探究部分则是“高度浓缩精华版”。

二、突破的第二条路径

淡化概念。本单元出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些概念,概念的众多与相似也是导致该单元感觉比较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既然如此,就可以把上述概念等同,不苛求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淡化概念。此路径也能够在教材的表述中找到依据,比如教材的综合探究部分有这样的表述:“在当代中国,发展什么样的先进文化?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有这样的表述:“让我们聚拢思绪,共同感悟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又比如,在“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框题中有这样的表述:“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另外,从必修三教参中也能找到这样的依据,如:“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认为,产生这类难点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那种把‘概念’奉为神圣的思维定势,通过教学,要帮助学生认识的真正对象,不是概念,而是有关概念所反映的客观对象。”(引自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的前言)若能这样,针对上述概念的设问,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时,这些答案都可以迁移,形成一种“万花油”的感觉,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从而减轻学生理解与记忆的负担。

三、突破的第三条路径

综合这几年一些省市在涉及这一单元的模拟题、高考题的主观题答案中,我们发现,不管是问为什么,还是怎么办(其实所有的问题的设计都是在这两个“么”上做文章),都能看到这几个关键词高频率地出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谐文化、文明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比如:

2012年高考安徽卷第39题: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某网站开设“思想道德论坛”,引起网友关注。论坛中呈现的以下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热议,请你参与探究。网友心声:践行道德不止步追求完美无止境。

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近年来,安徽好人和道德模范已成为引领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的指向标,成为道德建设中引起广告关注的“安徽现象”。超越感动,弘扬美德,争做先进人物的“粉丝”是网友的共同心声。

请你从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回应“网友心声”。

参考答案: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在本题设问中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显然要考查的知识范围在文化生活第四单元,题型为“措施类题型”,也即“三么法”中的“怎么办”。在答案中,我们不难看到上述的“高频词”,剩下的只需在这些词前加上适当的动词。再看一道从“为什么”的角度来考查本单元知识点的一道高考题:

2012年高考山东卷第31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

参考答案:开展学雷锋活动,有利于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培育“四有”公民;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在本题的答案中,这些高频词再次“高频”,只是在这些高频词前面换上了通常用于“意义类”主观题表述的“有利于”这样的词。

由此,要提高学生本单元主观题能力(学生解主观题能力薄弱一直是老师绞尽脑汁要攻克的难关),可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板:只要是与本单元有关的主观题,就都对上述关键词有一个强烈的条件反射。高考评卷给我们的启示是:你至少要有这个点,剩下的问题是组织语言和结合材料了。当然,此模板或此条突破路径只是用来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技巧,让你在苦思冥想解题的切入点时而不用再花很多时间“苦思冥想”,也能提高学生对答案的命中率。在此前提下,我们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解题时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上述几个高频词。

从上述三条突破路径可看出,本单元是“形散而神不散”,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遇中,柳暗花明的村落其实始终隐于其中。当我们发现这个“神”、找到这个“村落”时,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