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Z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Z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不可忽视的环节之一,它是促进学校有效运转的有力保证。对于班级管理的方法,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的认识和需要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试图以Z理论为立足点,来探讨有效的班级管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概述Z理论,再论述班级的特点及其局限性,最后讨论Z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Z理论 班级 应用

一、Z理论的内涵

古典管理理论学家泰勒、法约尔、马克斯韦伯等人从效率的角度出发都把人看成是“经济人”,基于此,他们都采取严格的科学办法来进行管理,强调组织和管理的科学性、精密性而忽视了人的因素,把工人看成只是组织中的一个零件。威廉・大内的《Z理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其不但重视人的因素,还扩大了行为科学的研究范畴。他评价说:“除去了信任,敏锐的亲密,没有一个社会人能够成功;任何机构缺乏了优生信任,任何机构缺乏了信任,敏锐和亲密就无法生存。”[1]

Z理论是对美国行为科学家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概念的扩展。Z理论并不看重管理者个体的态度和行为模式,而是看重整个组织凝聚在一起并施以控制的组织文化的差。Z理论中的文化系统中包括较长的雇佣期、经大家同意的决策、个人的职责、缓慢的评价和晋升、精确衡量绩效的非正式控制系统、中等专门化的职业道路、对员工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家庭)承担义务。在制度上非常的严格,在精神上非常的开明;既注重对人的监督、鞭策和惩罚,又注重对人的关心、尊重和激励;既强调物质和制度层,也强调精神和人性面。

二、班级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一)班级的特点

班级,也称教学班或班级群体,它是学校里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正式小群体。如盖泽尔(J・M・Getzels)和西伦(H・A・Thelen,1967)、宇留田敬一(1967)和根本橘夫(1982,1987)等人的研究,将班级团体的特性列述如下:“1.班级团体是针对学校教育这一社会制度编制的,其目标、内容、方法的架构是由外部演绎决定的;2.班级团体的目标是儿童自身的发展;3.班级团体为了实现其目标,要接受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而不是以儿童的好恶为准;4.对于儿童来说,班级团体的编制是偶然的,归属则是强制性的。因此,即使年龄相同,儿童的需求、能力、性格也不完全一样;5.班级团体也是儿童度过每日的绝大部分时间,而且持续一年以上的生活团体。因此,这十分符合拜昂(W・R・Bion)所谓的‘基本团体’(basic group)的层面。”[2]

可以得知教学班有自己的特点:1.成员的相似性,即学生的年龄、文化程度、学习任务都是接近;2.组织的严密性与强制性,学生一般没有选择进入哪一个班的自由,而是由学校分派,一经编定就相对稳定,不能随意调班;3.活动的目的性与计划性,即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系统地按一定的时间安排活动;4.教师的权威性,教师(班主任)是由学校行政指派的,具有很大的权力。班级群体是儿童与青少年重要的微社会环境,是他们社会化的重要场所。[3]

班级团体的目的与目标的架构是由外部决定的,儿童的归属是偶然的、带有强制性的。尽管如此,为了实现团体的目标,还是要激发儿童的自觉性,而且自觉性的培养本身也是团体目标之一。这就是班级团体的显著性。[4]

(二)班级的局限性

传统的教学班,有些人也把它称为班级体,其实它同我们所界定的班级体是不同的。1.任务的单一性,传统教学班是从教学的角度来分班的,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一个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组织,班主任的主要任务实际上只是“管住”学生而已;2.群体的松散性,即每个人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参与教学过程,群体并没有全体成员认同并为之奋斗的目标,班内的组织机构只限于是作为班主任的“助手”而已;3.学生的被动性,学生只是教师“教”和“管”的对象;4.人际关系的陷于情绪性,同学们由于好感或好恶感而相互接近或疏远。

学校和教师的注意力都偏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群体的教育功能,这样就很难达到社会主义学校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

三、Z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美国管理学家伦恩伯格(F・C・Lunenburg)奥斯坦(A・C・Ornstein)在他们的《教育管理学-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将Z理论的相关理论运用于学校管理中,简要总结了六个文化管理理念:信任、敏锐和亲密,共同管理和决策,技能培训,质量教育,平等的奖励制度,自我利益驱动的动机。综合以上六个方面,对于中小学班级管理可以从下方面进行:

(一)信任、敏锐和亲密

威廉・大内(William Ouchi)认为:“生产率是一个社会组织的问题,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它需要以有效的方式把个人的努力协调起来,并要采取合作的以及具有远见的作法,给雇员以各种方式的鼓励。”因此信任是班级管理的第一步,传统观念中,教师一直处于学生之上,这种思想导致:“教师让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应该按教师的要求不折不扣去完成。”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自治和自由感相对较低。自治感及自由感促使该班学生比没有运用该理念的班级以更大的热情进行学习。其次,敏锐和亲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复杂而不断变化的。教师应该能够捕捉和把握学生的行为倾向,以能够更好搭配在一起,从而更有利于学习。社会学家们一向认为,在一个健康的社会里,亲密性是一个必要的因素。社会的亲密性一旦瓦解,就会产生恶性循环。因此,信任、敏锐和亲密,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手段。

(二)共同管理和决策

Z型组织实行集体和个人负责的结合,执行“整体关系”。在Z型组织中,决策问题是一个多人参加并取得统一意见的过程。社会学家们形容它为民主的过程。实行多人参加的过程在企业内部是广泛传播情报及价值观的方法之一。它也无可置疑地发出象征性的讯号,表明该企业内部之间的合作意图。全体意见一致的决策过程既提供了直接获得消息的价值观,又使人有参与其事的感觉。

在班级管理中,也应该如此,从小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但也要意识到学生的认识程度的差异以及教师的职责问题,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应该通过集体讨论后做出符合各方面要求的判断。班级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全体学生和教师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利于班级的管理。

(三)自我利益驱动的动机

大内认为利益只有一种,即个人利益。因此,管理者,如果不能创造一个允许人们在其中自然而然做他们想做的事,满足他们个人的利益的环境,那么管理者就是在同个人利益相抵触,并且限制和阻碍个人利益,这样一来,组织目标的实现就受到员工的抵制。Z理论强调共同意识的培养,该理论下的组织就如同氏族,组织成员能够相互信任和亲密,组织形成了以自我利益为驱动力的发展动机理念。

教师进行管理时,应该对学生的需求进行了解,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调动他们的实现自我利益的动机,这样的班级体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班级体。

参考文献:

[1][美]威廉・大内著.孙耀军译.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6-8.

[2][4]钟启泉.班级管理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0-21.

[3]龚浩然等.班级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