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围城》看写作与接受的差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围城》看写作与接受的差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本写作和文学接受之间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距:作者和读者审美能力的差异、作者和读者认识能力的差异、文本自身的开放性和意义的丰富性形成的差距、接受者阅读动机、阅读期待和文本之间的差距。

关键词:写作 接受 差距 《围城

文本写作和文学接受之间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距。《姜斋诗话》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1]

一、作者和读者独特审美能力的差异形成的差距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不同的感受角度和感受能力影响着接受者的审美欣赏。陈奔看《围城》关注方鸿渐的喜剧性,崔慧波偏向于《围城》中通感手法的运用,温儒敏提出了《围城》的三层意蕴说。不同的欣赏趣味和兴趣,所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不同的。杨志今认为《围城》游离了时代的主潮,没有理想的闪光。敏泽则认为《围城》表现了知识分子腐朽而虚伪的灵魂,是对行将崩溃的旧社会的真实写照。巴人认为《围城》忽略了阶级斗争,甚至对落后的人民生活也给予恶意的嘲讽。郭志刚则说《围城》借人物命运揭示了社会环境,宣告了时代的结束。

俗话说,诗是心声。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对最美的景色都无动于衷。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太远,太远无法理解作品;不能太近,太近容易把作品与现实对等混同,将个人利益带入欣赏之中。《围城》刚发表时,有人怀疑钱钟书本人就是买了假文凭的“方鸿渐”,有人同情他娶了难缠的“孙柔嘉”,还有女读者毛遂自荐欲取而代之。鲁迅说:“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赏鉴态度去欣赏,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当其中一个角色,所以青年人看《红楼梦》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年老人看去,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宝玉的身份,满心是利害打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2]唯有中立的,不带偏心的阅读才能保证接受的客观性。当然,这并非对作者观点的简单重复。迦尔默达认为理解并非重建而是调解,是把过去意义置于当前情境的一种调解的翻译。在这里,迦尔默达把理解看成了创造性的调解,且放于当下之中。这样既肯定了理解的创造性,也肯定了差距存在的价值。

二、作者和读者特殊的认识能力形成的差距

钱钟书十九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1935年,与杨绛完婚,同赴剑桥大学留学。1938年,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被困上海,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校。其困顿于上海沦陷区的经历和情绪,对《围城》题旨和书名的确定有重要的影响。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无法体会人物内心深处的挣扎。当有人认为《围城》就是爱情的围困与跳脱时,王伟看到了《围城》内的世间处境,人生万事。当有人指责钱钟书在《围城》中俨然以上帝自居的超然、冷漠时,林海看出了那份超然之中的入世,冷漠中的热情。

“少年莫漫轻吟味,五十方能读杜诗”。接受者面对的是兼容并蓄的文化复合物。文本的理解,需要接受者拥有一定相关知识的“底线”,不然则疑虑丛生,不思卒读。深刻的心理描写、精练与生动的语言是钱钟书文章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取譬贴切,妙趣横生,特别是那些新鲜奇特的比喻、典故和远距离的冷漠讽刺手法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文化修养。文本既是作家思想的载体,又深深地渗透着民族文化精神和社会时代意识。接受者不一样的语言文字能力、文化基础、思想水平形成的知识框架必然对文学接受形成影响。

三、文本自身的开放性和意义的丰富性形成的差距

一部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它的价值期待着读者的不同解读。文体的差别、思路的更新、视角的错开、观点的选择、研究的重点都将赋予作品无穷尽的生命力。中国古代文学讲究言于此意在彼,主张有无结合、虚实互立。无和虚的特性,使文本具有外向的开放性。接受者可以通过文本去探究高于作者意图的丰富性。对《围城》结构的理解,屏溪把它看成纾延文字,表现才华的手段;唐湜指责它似一盘散沙;彭斐认为作为高潮的最后一部分写得虎头蛇尾;金宏达认为小说把西方“流浪汉”式结构和中国古典小说结构相糅合,浑成一体,敛纵自如。至于小说结尾,留给读者的是最终的不确定感。如《围城》中结尾处写道:“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3]就像钱钟书在《谈中国诗》中说:“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中望见了‘无垠’。用最精确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4]“篇终语了,令人惘惘依依,少陵所谓‘篇终接混茫’,‘诗罢地有馀’,正沧浪‘有尽无穷’之旨……共结句如一窗洞房,能纳万象;末句于篇章如闭幕收场,而情韵仍如卷帘通顾。”[5]

四、接受者的阅读动机,阅读期待和文本之间的差距

阅读都会带着一定的动机,如审美目的、感官享受目的、教育目的、甚至是功利目的。某人曾说,有人凭借钱钟书,大捞书中钱,有人吹捧钱钟书,作文附风雅,有人依赖钱钟书,拉稿填版面,所说之言,真是一针见血。再者是阅读期待,读者的经验视野在读前已经被唤醒,由此而产生了期待,希望能得到满足。姚斯提出了“期诗视城”,认为这“期诗视城”圈定了对文本理解之可能的程度。这种视域在既往的审美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视域对象化过程也就是文本理解过程。由此,不同的阅读动机和期待必然形成接受的差距。《围城》超出了高扬革命传统的阅读期待,因此无咎认为钱钟书忽视了一切生存竞争的阶级斗争意义,只见到生存竞争的动物性,张羽更将他评论为包着糖衣内含毒素的滋阴补肾丸。

对待写作和接受中的差距,我们要本着求同存异的观点正确看待。对于那些由于不正确的态度而形成的褊狭、气短、浮躁、粗伪的观点是应该坚决反对的,而对那些正确的解读,是应该认同和接受的。迦尔默达就反驳那些把理解等同于把握作者主观意向活动的观念。他认为理解产生于一种不断在过去和当前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每一种解释都在试图把文本解释清楚,以便使文本意义能针对新的情境。他说:“也许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者所想的是他自己时代的公众,但他作品的真正存在却是它能够说的意义。这种存在从根本上超越了任何历史的限制”,“一件文本的意义并不是偶尔地超越它的作者,而是不断地超越作者的意向。因此,理解并不是一种复制过程,而总是一种创造过程……,完全可以说,只要人在理解,就总是会产生不同的理解。”[6]国内外曾一度引发了《围城》热,从不同方面对《围城》进行了解读,也正是这,赋予了《围城》永恒的生命力。

解读作品,须进入作者时代,理解作者意图,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也须跳出作者,着眼文本的开放性意蕴,挖掘文本的隐在内涵。这或许是作者有意赋予的,或许是作者无意的产物。只有立足于文本,让文本意蕴展现出丰富性,在这种求同存异之中,文艺才能走向真正繁荣。而文艺的多样性不正表现了世界的无限多样和不可穷尽吗?

注释:

[1]王夫之:《姜斋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鲁迅:《中国小说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4]钱钟书:《谈中国诗》,《大公报》,1945年12月10日-14日。

[5]钱钟书:《谈艺录》,香港图光书局出版社,1979年版。

[6]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北京:商务印务馆,1960年版。

参考文献:

[1]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3]王朝闻.审美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童庆炳.文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伍丹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41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