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推动经济发展 关注民生改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推动经济发展 关注民生改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是现代政府新公共行政管理下的创新尝试,是有效建立服务型、信息化政府的有效途径。此次户籍制度改革从根本上缩小了城乡二元结构经济下城乡发展差异化的鸿沟,借助各类综合配套措施,合理建立土地、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卫生五项保障机制,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待遇差距,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城市现代化的步伐。

Abstract: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reform policies of Chongqing, is a mod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 the government's new innovative attempt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service-oriented, effective way to government information.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reform radically reduced the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of economy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with all kinds of comprehensive supporting measures to rationalize the establishment of land, housing, social security, employment, education, health, five security mechanism, the gradual elimination of the treatment gap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to speed up the urban and rural, the pace of urban modernization.

关键词:户籍改革 城乡二元结构 政府管理

Key words: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form,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government

作者简介:王璐,女(1988―),重庆綦江人,重庆工商大学。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人力资源;张成功,男(1977―),山东青岛人,重庆工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一、 户籍改革制度的背景

从2010年8月开始,作为中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市以解决农民工城镇户口为突破口,开始全面启动户籍制度改革,力争到2020年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重庆此次大手笔推出的两年300万、十年1000万的农民进城计划,将成为几十年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规模最大、配套制度设计最完善、影响最深的一次实践。作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户籍改革制度,就是要从根本上消除因为户籍制度差异带给城乡居民的不平等待遇,实现附着在户籍上的公共资源均衡化。

二、 户籍制度改革政策目标的确立

1、 改革目标遵循的原则和适用的策略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阶段下,改革的目标是不同的。在制定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时应该遵循合理性原则,也就是在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实现后,政治体系能否有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下产生的突出矛盾,能否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能否提高政治体系的效能和作用。

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也应具有可行性,要求参与户籍制度的改革人员,要切实有效地将改革目标转变为具体可实行的措施;要求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与客观实际相符;最后,在制定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时还应注意目标本身的过程性,改革是一个过程,因此,应根据户籍制度改革本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时期的目标,并根据这些目标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在制定此次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时,按局部渐进的策略,将改革内容分成相互独立的若干项目,分批、分期加以实现。不仅有利于把握改革过程中的力量对比,化解改革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也有利于减轻改革过程中的社会震荡,处理改革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从而控制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的过急心理。

三、 完善的沟通机制,将户籍改革制度植入人心

1、 根据转户重点群体的不同划分,采用多渠道有效沟通

良好的沟通机制有利于拓宽公众与政府的沟通渠道,以便于发挥其在公众与政府决策机关之间的沟通作用。沟通最重要的环节是要全面了解沟通人员的状况,根据他们的心理倾向、文化水平、沟通能力等,选择合适的沟通媒介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

2、 深入了解服务对象,准确把握沟通技巧

在此次户籍制度改革中,首先需要明确转户的重点群体。主要分为,有条件农民工及新生代(包括在主城区务工经商五年以上、在远郊区县城务工经商三年以上的农民工、农村籍的大中专学生和新增退役的农村士兵),历史遗留的问题(包括1982年以来全市已用地未转非人员、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失地未转非人员、城中村未转非人员和农村集中供养五保对象)。在与将要转户的群众进行沟通时,除了结合他们的基本情况来注意语言、动作及表情神态的合理运用外,还要多以“换位思考”的沟通技巧,深入转户人员内心,达到无形共鸣的效果。

四、 从“城乡二元结构”角度看户籍改革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重庆城乡统筹发展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突出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城乡差距还是较大,重庆地区整体的城市化水平仍较为滞后,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户籍制度改革就是一剂有效的良药。要加快现代化发展进程,就必须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

然而,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因素在于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以及不合理结构将城乡分成了两种社会身份。被称为“填平城乡二元结构鸿沟”的户籍制度改革引起了广泛关注

1、 决策因素

若在城乡统筹地区实施大规模的户籍制度改革,将影响政府在行政决策上的一些着力重点,会逐渐把目光从如何缩短城乡差距上转移到如何共同达到城市化发达水平上。其中强调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也就是要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有序推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最终实现城乡户籍制度一体化。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同时也是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

2、 制度和管理因素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在制度和管理上把城市与农村截然分开,形成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分治格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逐渐打破城乡分割局面,但在户籍制度和管理体制上以及对于城乡基础设施分别建设与管理上,中仍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现象。伴随着重庆大规模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现象,也将缩小城乡差距,达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五、 户籍制度改革牵引的系列问题及解决对策

1、 现阶段的常规性问题

对于现阶段已有的常规问题,政府已做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复。对于如何保证进城农民真正实现“同城待遇”这一问题,政府提出了“农村权益置换城镇公共服务”的思路,摆脱了“就户籍改户籍”的传统做法。在穿上城市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这"五件衣服"的同时,脱掉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的三件衣服"。

对于最尖锐的农民农村土地问题,政府通过三种途径进行有效赔偿,分别参照同时期区县(自治县)征地政策对农村住房及其构附着物给予的一次性补偿,参照地票价款政策给予的一次性宅基地使用权补偿以及参照地票价款政策,给予的一次性购房补助。

2、 实际情况下的特殊问题

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实施的最大阻力还是农民农村土地问题,如何在保障大部分转户人员利益的同时,仍兼顾少数特殊转户人员情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政府所提出的三条相关土地问题的赔付政策的基础上,建立“浮动基准线”,即在根据地价与当地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出台一定的浮动标准,建立合理长效的浮动机制,调节赔付金额,解决棘手问题。

六、 完善各类配套措施,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

户籍制度改革结合户籍转移,系统建立土地、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卫生支撑保障机制,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待遇差距,促进城乡户籍制度融合,才能从根本上推进城镇化加速发展。

1、 建立完善农村土地处置机制

这一部分也是农民转户最关注的环节之一,是所有配套设施建设的根本。对于如何让农民自愿地迁出宅基地,让出承包地,转出户口这一问题,农村土地交易所,首推出地票交易制度,使农村土地“转化”为农民进城的资本。

2、 建立住房保障机制

重庆市率先将符合条件的转户农村居民纳入公共租赁房、廉租房等保障范围,改善转户人员的居住条件。在未来10年,重庆市将建设4000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房,后续会陆续增多,为户籍制度改革转户后的“新市民”提供有效的住房保障。

3、 完善保险、卫生及社会最低保障体系

此处的保险体系包括养老保险以及医疗保险,这是为了农民转户后能受到与市区居民同等的待遇。与此同时,政府对低收入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也建立了相应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切实满足城市扩容后社区服务管理和救助保障等公共服务的需要。此次改革,也将加快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医疗服务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保障转户居民及其子女和低收入群体在市内居住地享有国家规定的公共卫生服务。

4、 建立完善就业保障机制

未来十年重庆将提供1000万个左右的就业机会,这样从某种程度上也满足了进城落户的农民工的充分就业需求。通过政府一系列的政策扶持,从根本上解决了转户人员的就业难问题,促进其在城镇稳定就业。

5、 建立完善培训机制

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分类开展各种转户居民的教育培训及岗前培训,以提升转户人员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同时,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转移培训,提高其转移就业能力,促使其在城镇稳定就业。建立完善转户居民教育培训管理体系,提升教育培训基础能力。

6、 建立完善城乡教育保障机制

科学规划城乡学校布局,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完善各级各类学生就读政策和资助体系,保障转户居民子女接受公平的教育,确保转户居民子女享受国家政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