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整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整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这一过程融入的是学生主体的已有相关“内存”。主体性发挥的越充分,学生自觉整合自身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可能性就越大,机会就越多。这也是教学呈现蓬勃生机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142-0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原有课程体系得以不断地更新与完善。课程综合化是当前世界范围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此背景下,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整合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整合何以成为需要?如何实现?本文作粗浅探讨。

1 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整合之迫切性、必要性、可能性

1.1 迫切性

传统教学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逻辑性,忽视了现实性和应用性。我们常说“学以致用”,学习的知识、技能等必须应用到自身、社会、国家等各方面问题的解决中去,这样的知识、技能才是有价值的。我国著名教育实践家陶行知先生把自己的教育理论形象地概括为行—知—行,教育必须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教育必须做到“教学做合一”,表明他对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高度重视,他也在切实地践行着这一理念。如果学生学习所得几无所用,则教育理应成为批判的矛头指向。新课改的坚决推进意味着我们的教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1.2 必要性

只有在综合化的课程环境中,学生的发展才可能走向完整和统一。新课程要求学科之间、学科与社会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把学生的个人经验和社区生活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让学生“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

1.3 可能性

教学来源于生活,还应回归生活。“教育的边界就是生活的边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直接经验、生活体验表明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教学的视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交集是课程资源最为丰富、最有活力、最具创新力的地方。

从班级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课堂就是一个小社会,自然不能割断与大社会的密切联系。因此,教学应致力于通过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从此角度出发,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程单列的原因。

教学与生活的本然的内在联系是教师开展整合教学的坚实基础。

2 实现整合的教学策略

2.1 跳出学科教学科

教师应成为生活的有心人,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引路人,成为联系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世界的中间人。每个学生就是局部生活的缩影,每个学生都是其生活世界的代言人。教师自身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应尽量将教学行为放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寻找原型经验,从而实现生活与教学的“超级链接”,客观上也避免了“为教学而教学”的实践误区。如果仅仅局限于学科内容进行教学,只能残忍地剥离鲜活的社会、生活实际与课堂的内在、有机联系……

2.2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主体,具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学生的学习是自身认知结构与外来信息有机整合的过程。学生是自觉的知识整合者。教师应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整合已有知识、生活经验,不断获取新知。

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这一过程融入的是学生主体的已有相关“内存”。主体性发挥的越充分,学生自觉整合自身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可能性就越大,机会就越多。这也是教学呈现蓬勃生机的重要因素。

2.3 提高课程资源意识,广泛、纵深地开发、利用有益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无处不在。课堂中,教师、学生都是最为重要、最为直接的课程资源。教学的魅力就在于其预设和生成的有机统一,就在于知识的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和谐统整,就在于学生与教师的双主互动,就在于必然事件与偶然事件的互补互生。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的既定为教学任务的环环相扣、顺利达成提供了保证,学生生命的鲜活与张扬等为教学目标的不断扩充、丰富提供了全方位的强大动力。

教师应逐步成为课程资源系统的构建者,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学生个性的持续彰显者。

3 基于整合的几点思考

3.1 对新课程下教育本质的重新审视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而仅就“以生为本”来说,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已有知识基础、直接经验、生活实际、学习潜力等各方面都应该是教育者重点关注的根“本”。有人认为,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的教育。与其说新课程下教育本质回归生活是一次重新定位,更为准确地,不如说是教育向自身本原的一次笃实的回归。

3.2 对新课程下师生关系的重新界定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理所当然的主体,学生则是受动的客体。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到学生的单一指向。这种关系是残缺的关系,只能说是一种简单的连接。学生的受动性、被动性、机械性被发挥到极致。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则不然。因为师生所面临的任务不同,教师和学生是同一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体,师生关系表现出鲜明的主体性。尊重是师生之间的直接外显行为。当教师把学生看作了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时,学生的知识基础、个好、生活经验等才有可能“从幕后走向前台”,展现本真的自我,课堂也将呈现出生命的色彩斑斓。互动是新课程下师生关系问题的新的解法,也是作为主体的学生的内在需要。双主体性或主体性就成为教学过程或师生关系的本质特性。

3.3 对新课程下教学意外的重新认识

课堂教学中,凡是与即定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有冲突、相悖离的事件都可以看作是教学意外。众多的教学意外往往源自于学生生活世界与课堂教学世界之间的矛盾。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意外几乎是教学失败的代名词。尤其是在公开课、示范课场合,教师最怕出现这些意外,因为它们极容易使一般教师陷入畏首畏尾、惊慌失措的尴尬境地。然而,新课程下,开放性、多元化的课堂往往使得偶然的教学意外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对教学意外的机智、妥善的处理既是教师逐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最佳注脚,也是新课程“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内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