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走出古诗词教学资源拓展的误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诗词语言凝练含蓄,言近旨远,意境深邃,加之写作的年代久远,学生知识面窄,阅历尚浅,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内容,把握诗词主旨,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味意境,感受诗歌表达的情感。然而,稍微留心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古诗词教学中的资源拓展走入了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误区一】拓展的内容难――学生不知所云
古诗词语浅情深,含蓄凝练,学生想要真正把握其主旨,教学中进行资源拓展是不可少的。然而,不少资料是古文,生僻古奥,佶屈聱牙,学生读正确尚且有难度,更不用说理解意思了。如果教师对拓展的资料不进行加工,直接采取拿来主义,势必会让学生接受不了,这就失去了拓展的应有之义。
曾听一位教师执教《渔歌子》。在学生初步感知词意后,为了让学生理解 “不须归”的含义,教师课件出示作者的哥哥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教师简单地告诉学生这是哥哥张松龄怕张志和不回家而作的一首词,之后师生开始了三环叠唱式的对读。
我们知道,资料是学生理解文本的拐杖,补充链接资料旨在更好地让学生学习诗词,理解文本表达的情感。上述教学,教者忘记了拓展资源的作用和目的,没有考虑到学生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局限性。笔者为自己无法理解“草堂松径已胜攀”而深感汗颜,其他听课教师也一脸茫然。试问,教师理解起来都有困难,何况学生呢?如果学生不能读懂理解资料,又怎能使其去理解《渔歌子》所表达的主旨呢?笔者以为,此环节不应该引用古文,而应采用通俗易懂、简洁直白的话语将该首词的意思向学生娓娓道来:钓鱼只是一种休闲,微风吹起水面的波纹才是乐趣所在。走在咱家门口种满松树的小路上比起攀登更让人流连。太湖的水、洞庭的山都是美景,但是狂风吹起大浪的时候,你就应该回家了。这样学生才容易读懂张松龄怕弟弟不回家、呼唤他回去的关切心情,更容易理解张志和陶醉山水之间,怡然自乐的情怀。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教师应该考虑学生是否具备完全读懂古文的能力,拓展内容的难易度要切合其感受认知水平和诵读解构古诗词的能力,充分考虑到这一年龄段学生的阅读背景和理解能力,在难易度上的把握要力图做到内容看得懂,读得进,想得通,进而为理解文本、感悟主旨作铺垫,否则,引入的资料会成为学生新的阅读障碍,起不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误区二】拓展的内容多――学生游离文本
课改以来,教师们都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资源利用得好,会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相反,如果资料过多,拓展过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会挤掉学生研读文本这个主体活动,致使学生在琳琅满目的相关资料里目迷五色,少了对诗词的静思默想和诵读感悟,减少了对文本的涵泳体味,造成本末倒置,不利于达成教学的有效度。一节课下来,学生还不能有感情地朗读,该理解的内容理解不到,该体会的情感体会不上。
如一位教师教学《七律・长征》时,为帮助学生更好了地走进文本,学习新课前链接了的生平、长征的相关背景资料。学生在急急忙忙地朗读了两遍诗句后,教师便又拓展了诗人有关长征题材的《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等诗歌,接着出示“五岭”“乌蒙”“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胜利会师”等图片,教师点击一幅图片,学生就读一遍相关诗句,最后还配上了背景音乐《长征》让学生朗读。粗略一看,这样的拓展似乎贴近教学,能促进学生理解文本,但仔细思考后却发现,上述拓展内容过杂,有喧宾夺主之嫌,学生原本应该咬定文本不放松,现在却把时间用在其他与长征有关的诗词和图片上,导致文本与拓展本末倒置。拓展的量要适度,要适合包含于文本课时的教学单位量内,否则过犹不及。过度的拓展必将导致学生走马观花,目迷五色,反而削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涵泳、品味,自然无法达到教学的效度。笔者以为,上述教学不妨这样处理,让学生粗略了解作者和长征背景资料是可以的,有条件的话,此环节放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去预习更好,以便在课堂上腾出时间更好地咀嚼朗读文本。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先根据诗句展开联想,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学生交流后再出示两三幅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如“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就能走进文本,感受红军大无畏的英雄形象。
【误区三】拓展的时间短――学生跑马观花
每一首古诗词看起来似乎是独立成篇的,其实很多古诗词都是有某种联系的。教学中补充其他古诗词,可以实现多种意义的互照互证,丰富意象,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深化主题。平时教学中,教师都注重引入关联密切的诗词,以帮助学生打通理解的通道,但是为了赶时间,往往拓展资料在屏幕上“虚晃一枪”,就匆匆谢幕,学生根本没看清楚,更来不及思考,就滑过去了。
如某教师执教张志和的《渔歌子》,在进行“主题拓展、互为比照”环节时,准备从写作角度出发,引入后人仿《渔歌子》的体式、意境或词句而翻写出的新作。教师问:《渔歌子》文笔清新,后代文人墨客对此词推崇之至,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坡的《浣溪沙・西塞山边白鹭飞》、黄山谷的《浣溪沙》,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聚精会神地默读,不少学生还未看完一遍,教师就抽学生回答,学生支支吾吾,教师简单小结,进入结课环节。
毫无疑问,对同一主题、不同特点的词进行对照阅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神韵”,感悟模仿的魅力。让人颇为遗憾的是,上述教学中由于课堂容量过大过多,时间太紧张,教师没有预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品读材料,拓展内容在屏幕上“虚晃一枪”,就匆匆谢幕。此环节,教师应沉住气,出示资料后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品读、思考、交流,从而多角度体悟《渔歌子》的诗情和主旨,感受其艺术魅力和深远影响。试想,当学生吟诵着坡的“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又怎会感受不到模仿对写作的重要性呢?这既是学习方法的迁移运用,也使这首词美的意蕴得到了延续。
【误区四】拓展的课件“艳”――学生乐不思蜀
很多教师知道资源是个好东西,懂得充分挖掘资源、利用资源。然而,不少教师把课件资源搞得华丽多姿,五光十色,错误地认为这样既能体现自己的多媒体技术,又表明自己在践行新课程理念,这就有了为拓展而拓展之嫌。事实上,声光色电的轮番轰炸,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除了给学生一顿视觉盛宴,更多的是搅乱了学生的心绪,使其无法静下心来思考、品味文本的意蕴。
如一位教师执教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上课伊始,教师简介作者辛弃疾,引入新课,学生自由读词后,教师出示幻灯片:深蓝夜空,金黄圆月,天外几颗星,两三株树,飞出一只鹊,树上鸣蝉,几点雨,两间茅舍,透出灯火,秧苗碧绿,田边青蛙鸣叫,可谓声光色电配动画,整个画面美轮美奂。学生“哇”声一片,不住赞叹,其兴奋和激动溢于言表。接着,教师关掉多媒体,让学生朗读。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怔在那里,半天没回过神来。学生读了几遍还是读不出味来,甚至有的学生哀求:“老师,让我们再看一遍幻灯片嘛!”显然,学生们还沉浸在刚才五光十色的画面里,陶醉于炫彩的课件中,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后续学习,而且剥夺了学生想象和思考的权利,窒息了学生的思维。
诗词是想象的产物,想象是诗词的灵魂,作者没有想象写不出优秀的作品,而读者没有了想象走不进作品,更无法理解诗词的意蕴主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浅显,六年级的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就能够读懂。然而,要真正走进《夜行黄沙道中》所营造的乡村夏夜幽美的意境,不是靠教师直接呈现图像声音,让学生看看听听,而是要借助联想和想象这个媒介,融合朗读才能进入,并深刻体会作者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以及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总之,古诗词教学中的拓展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拓展的内容少而精,简单易懂,拓展方式简洁适当。古诗词资源拓展只有走出了上述误区,顺应了学情,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古诗词,而不是扰乱教学程序,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
(四川省屏山县学苑街小学 64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