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最是成窑赋情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最是成窑赋情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位于伦敦西区的Bluett&Sons古董行大概是中国艺术品尤其是中国瓷器最重要的交易地之一。这家成立于1884年的古董行,一度与Sparks&Sons古董行并驾齐驱,到1992年底被迫关门,100余年的时间里。它成为中国瓷器逐渐进入欧洲上层收藏的独特的见证人。在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的全盛时光里,Bluett&Sons古董行的客户不仅遍及欧洲大陆,更远涉日本和香港等地,当时的瑞典亲王克朗――即后来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六世――便是它最重要的客户之一,后来更是特别颁发给Bluett&Sons和Sparks&Sons古董行“国王特许证”。

Bluett&Sons古董行早期的客户中,海少校(Majar Lindsay F Hay)和卢夫(R.E.R.Luff)具有比较独特的意义,他们算是古董行前后相继的两拨客户的代表者。1938年4月,海少校第一次光顾了Bluett&Sons。并一次性购买了许多中国皇家瓷器;次年,他将这些古董交由苏富比拍卖行拍卖;到1943年,海少校的名字又出现在Bluett&Sons的销售日记中。令现在人咋舌的是,1945年苏富比受委托拍卖当年身故的海少校的6件中国瓷器收藏,总共不过3437英镑,其中还包括三只“大明成化年制”款的皇家宫眢。

奇怪的是,也许是通过苏富比的拍卖或者Bluett&Sons古董行,这三只黄蜀葵青花宫眢的其中之一居然被卢夫得到。相对于海少校的“第一代购买者”――当时从中国皇宫流出的瓷器等艺术品刚刚在英国市场上出现,还没来得及被其他私人收藏家购藏,海少校这一拨人算是第一代――的身份而言,卢夫算是Bluett&Sons的第二代购买者。尽管他最早光顾Bluett&Sons是1944年2月,距离海少校首次光顾不过数年。

这只带“大明成化年制”款的黄蜀葵青花宫眢在随后的拍卖中被日本安宅购藏。并被赠与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目前已知的这种成化宫盘,全世界只有13只,”即将在今年秋拍中推出一只咸化宫眢的香港苏富比中国艺术品负责人说,“除了还藏在私人手中的两只。其余11只现在分布于、大英博物馆等欧亚博物馆中。”比如先后被C.M.Woodbridge及美国久负盛名的中国艺术收藏家白纳德(EugeneBernat)夫妇收藏的另一只“大明成化年制”款的黄蜀葵青花宫眢,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即入藏于日本东京梅泽纪念馆。

尽管语焉不详。但人们坚信香港苏富比推出的这只宫盘在身世的曲折离奇上自不亚于海少校的那只;惟一不一样的是。付拍的这只至今仍在私人手中。另一只现存私人收藏的宫眢,则出于Cunliffe的收藏,并于1981年5月在香港苏富比卖出。而2006年香港苏富比拍卖的一只同样的宫眢,尽管有残。仍以3337万元天价成交,这一价格至今仍排在中国最贵瓷器榜单前十。足见人们对成化瓷器的疯狂和痴迷。

其实,成化瓷器是明代3大御制瓷器之一,而且是青花瓷中最精蓑、最稀有的种类,其魅力早在明末就已经征服了当时的士人们。明末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就说:“至于窑器。最责成化,次则宣德。”又说:“本朝瓷器用自地青花,间装五色,为古今之冠,如宣窑品最贵,近日又责成窑,出宣窑之上,盖两朝天纵,留意曲艺,宜其精工如此。”中国博物院研究员蔡和璧也曾从大量史藉文献中的轶事检视明清君主对成化瓷器的重视程度,当中尤以万历和雍正二帝酷爱仿制成瓷,后者更喜下成化款。作彻底模仿。

宫眢的形式流行于永乐、宣德、成化时期,而以成化为最,成化宫眢甚至被誉为中国瓷器史上最精炼纯美的青花瓷器,是御窑瓷器中最罕见的精品。而其中原因之一大概是成化瓷器所用青料的独特性。根据现有资料,人们一般认为,明代官窑生产的青花瓷,永乐宣德时期使用的青料据说是郑和下西洋带回的“苏麻离青”,烧出的青花色泽浓艳,青色深处常会出现黑色铁斑,交映成趣,成为后世难以仿造的珍品;而成化弘治时期尤其是成化时期,由于进口青料断绝,改用江西乐平产的“陂塘青”,烧出的青色不如从前浓艳,也不见黑斑,而以淡雅见长。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成化朝采用国产青料而摈弃进口青料,并不是因为进口青料断绝,而只是为了迎合成化皇帝的淡雅、清疏趣味。

成化钟情于清淡的审美意趣,大概主要是由于他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验决定的。不同于之前的数位皇帝,成化的童年、少年是极其悲惨而黑暗的,见证了有明一代最严重的宫闹混战之一,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复辟之战的亲历者。他两岁时,发生“土木之变”,父亲英宗被困瓦剌,叔父做了皇帝、是为代宗,因为孙太后的安排和坚持,他被立为太子;父亲返国后,旋被软禁南宫,他的太子地位被废,封沂王,受尽非人痛苦;1O岁时,父亲“南宫复辟”,他重被立为储君。虽然没有具体的史料支持,但这种特殊的人生经历应该是他平淡、清雅的审美趣味形成的主要原因。

这也许从他专宠万贵妃而不及其余可窥一斑。因为有万贞儿十几年来在身边不离不弃的陪伴,成化登基前的那段岁月才有了少许颜色;而他也从此认定了这位比自己大17岁的宫女,并专宠了她一辈子。尽管其中原因至今仍然是一个谜,不但正史对此讳莫如深,即便沈德潜《万历野获编》之类的野史半野史也对此付之阚如,但从中人们似乎完全可以推测成化的清淡、持久而专一的审美。

这种审美趣味自然影响并左右了当时的瓷器生产,仅从成化瓷器“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即可看出。有明一朝,不管是永乐还是宣德,或者万历、祟祯,御用瓷器书款都有多种变化,惟一没有什么变化的是成化朝,且其款稚嫩有余而气韵不足。今人们一般的认识是,“大明成化年制”款当为成化18岁登基伊始所书,此后一仍其旧。不做改动。这其实也与他一贯的审美趣味和情感取向相表里。

也许是由于其清雅的审美趣味。许多此前未出现或极少出现的物象被成化应用于当时的御瓷烧造上了,譬如15世纪初期偶尔出现的黄蜀葵。黄蜀葵花瓣半圆,叶呈掌形分裂,此前似只在永乐朝的青花上有描绘,如伊斯坦布尔托卡比博物馆藏的一件执壶。而在中国典藉中。黄蜀葵不仅是一种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的中药,更是传说中的七月花神;甚至在某些掌故中,黄蜀葵的身影也屡见不鲜,如《尧山堂外纪》卷100“馁国”条说:“成化甲午,倭人八贡,见蜀葵花不识,问何名?人给之曰:‘此一丈红也。’其人以纸状其花,题云:‘花于木槿花相似,叶与美容叶一般。五尺阑干遮不尽,尚留一半与人看。”’

这种平常而清淡雅致的纹饰似乎最得成化之心了,因此,他似乎也颇有心于此。尽管宫眢的基本样式以及眢心的圆花纹饰都袭自宣德时期。但成化略作改动,将本为左右对称的六瓣设计变为不对称的七瓣纹。宫眢的纹饰基本是花叶相间,但内里其中一花叶相叠。外侧也于两花卉间置一小花蕾,而幼茎的走向也并非左右完全对称。“正是这个轻微变奏,令这种成窑青花最具代表性的宫眢各式花卉纹饰更富动感,”中国青花瓷器专家康蕊君撰文对此极为称许,“且静中显动,有异于前朝或后世的同例。亦是一次伟大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