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骨折围术期护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骨折围术期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26-02

锁骨骨折以往多采用保守治疗,但骨折后畸形及骨不连的发生,影响患者美观及生活质量。近年来,我科开始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骨折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0年9月车祸致锁骨骨折在我科行弹性髓内钉治疗的患者68例,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3岁。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未并发血管、神经损伤,无合并其他部位骨折,除外多发伤及复合伤患者。左侧锁骨骨折31例,右侧锁骨骨折37例;斜形骨折27例,粉碎性骨折41例。

1.2麻醉及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臂丛麻醉。采用闭合复位26例,小切口切开复位42例。弹性髓内钉固定11例,克氏针内固定38例,钢板内固定19例。

2围术期护理

2.1入院指导。护士主动接待患者,为其介绍科室环境、病房设施、探视制度、分管床位医师及护士、查房时间等。

2.2术前护理。

2.2.1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的目的及疗效,介绍同期病房同类手术康复患者,消除患者焦虑、恐惧顾虑,使其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2.2.2术前准备。督促患者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如静脉采血、心电图等。按骨科手术进行常规皮肤准备,术前禁食6~8h,遵医嘱术前30min给予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

2.3术后护理。

2.3.1生命体征监测。患者返回病房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每小时测量并记录血压、脉搏、呼吸1次,连续4h。

2.3.2观察切口情况。注意观察切口敷料是否渗血,如有明显渗血,及时告知手术医师,并遵医嘱及时处理。切开一般术后10~14d拆线。

2.3.3观察患肢感觉与运动情况。让患者取去枕平卧位,肩胛部垫软枕使两肩后伸,患肢颈腕悬吊,保持功能位。注意观察上肢皮肤颜色是否发白或青紫、患肢温度是否降低、感觉是否麻木。

2.3.4指导饮食。告知患者及家属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富含钙、易消化食物,如鱼、虾、鸡、豆制品、牛奶及新鲜蔬果。忌烟、酒及辛辣之品食物。

2.3.5指导功能锻炼。术后第1天即嘱患者下床活动,颈腕悬吊,进行握拳、屈肘及腕部的背伸、掌屈等活动;术后4~5d在患肢不负重的同时,开始主动地进行肩关节前屈、后伸练习。逐步加强肩关节内收、外展、前屈、后伸、内外旋转等,使各关节能恢复正常活动范围。

2.4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常规锁骨带固定注意事项,鼓励患者坚持循序渐进地进行肩关节的功能锻炼,嘱患者如出现患肢麻木、手指颜色改变、温度低等情况需及时复查。嘱患者定期门诊随访。

3结果

本研究4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中位时间9.4个月。术后1个月复诊时切开复位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切口感染并发症,所有患者摄X片示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所有患者均无骨延迟愈合和弹性髓内钉断裂、滑出等并发症。术后5~9个月拔除弹性髓内钉,所有患者患肢肩关节活动正常。

4讨论

车祸致骨折这种突如其来的意外使患者悲观、担心,入院后护士应通过人际、家庭等给予患者关怀与支持,劝其家属及亲友多加陪伴,帮助其处理好同室病友关系,使患者从新的人际关系中获得舒适感[1]。手术又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护士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消除其紧张的情绪[2]。因锁骨骨折该手术部位靠近肺尖部,术后应注意观察呼吸情况。因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和颈内动脉都在此走行,其中锁骨下静脉被腱膜固定于锁骨,易发生撕裂导致出血,而神经与锁骨中1/3接近易受累,因此需常规观察患肢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手指的运动、桡动脉搏动等情况,评估有无神经、血管损伤[3]。因为手术创伤小,一般出血量少,如出血量多应及时告知手术医师并遵医嘱处理。患者术后第1天即嘱患者下床活动,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鼓励患者早期锻炼,告知患者进行握拳、屈肘及腕部的背伸、掌屈等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促使骨折愈合,但禁做肩前屈、内收动作,以免影响骨折愈合,并防止腋部血管、神经受压。患者出院时应嘱患者定时返院检查,既检查骨骼的愈合程度,又询问患者在家进行功能锻炼的情况。

参考文献

[1]秦华.160例骨折患者的舒适护理总结[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175-176

[2]鞠秀云,孙海鹰,李春凤.心理干预促进骨折患者康复的护理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13-314

[3]李小慧.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护理[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29(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