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血清NT-proBNP水平检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血清NT-proBNP水平检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析血清nt-probnp检测的水平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收集本院2009年3-2011年3月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5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定量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同时检测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对比两组的数值。结果:观察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血清NT-proBNP;化学发光测定法;心血管疾病;意义

目前临床上对心功能的判断主要运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以及一些实验室指标,但是目前大多数实验室指标对心功能的判定的准确性不尽理想[1],所以寻求准确判断心功能的生化指标一直是医学临床探讨的热点,笔者通过通过收集本院2009年3-2011年3月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5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45例健康体检作为对照组,利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定量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同时检测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具体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2009年3-2011年3月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5例,男性56例,女性49例,年龄32岁-61岁,平均年龄为46.5岁,[2]所有患者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心功能分为I~Ⅳ级;本研究患者具体分组如下:心功能I级组32例,心功能Ⅱ级组26例,心功能Ⅲ级组29例,心功能Ⅳ级组18例。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是按照NYHA进行判定的,患者存在呼吸困难、有明确的心脏器质性病变、疲劳等临床症状,X片和心电图均显示异常,心脏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射血分数(LVEF)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禁食12小时后与第二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ml,凝固后分离血清,分成2管,其中一管使用的是美国贝克曼全自动生化仪及其配套试剂,采用免疫抑制方法进行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的测定,另一管使用美国Axsym化学发光分析仪以及试剂进行血清NT-proBNP、肌钙蛋白l(eTnI)、肌红蛋白(MY())水平的测定。

1.3统计处理采用SPSS16.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NT-proBNP、肌钙蛋白l(eTnI)、肌红蛋白(MYO)、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血清NT-proBNP主要是由。心室肌细胞合成的心源性神经激素,B型脑钠肽前体是由108个氨基酸组成的,然后裂解为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BNP(77~108氨基酸)和NT-proBNP。血清中NT-proBNP水平的升高原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由于右心室容量负荷、室壁压力增高、心肌细胞受损等导致了NT-proBNP水平的代偿性升高。血清中的NT-proBNP具有对抗肾素一血管紧张索一醛固酮系统、利尿排钠、扩张血管等作用,血清中的NT-proBNP水平的升高和心功能受损伤的程度成正相关,血清中的NT-proBNP水平越高说明心肌受损也严重[3-6]。

本研究没有对观察组进行细分,结果肯定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尚未对NT―proBNP正常生理参考值范围进行大规模的流行调查,目前对于我们国民的NT―proBNP正常范围、最佳检验时间等方面尚无明确规定,上述原因对临床结果都可造成偏差。但是尽管如此,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年研究人员提出,对于稳定型的心脏病患者以180天(3个月)为期监测NT―pmBNP水平可以达到防止心衰的目的,如果NT―pmBNP水平高于正常值的30%以上,则提示心衰失代偿期的到来,应该调整治疗方案。

本研究得到的结果和大多数文献相符,心血管疾病早期血清NT-proBNP水平已经出现升高,血清NT-proBNP水平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敏感指标,临床上可以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Del Ry S, Maltinti M. 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its relationto non-invasive indices of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Peptides,2008,29:79-82.

[2]Del Ry S, Maltinti M, Piacenti. Cardiac production of 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heart failure[J].J Cardiovasc Med (Hagerstown),2006,7:397-399.

[3]Passino C, Ry SD, Severino S, et al. 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effects of aerobic training.2008,15:168-172.

[4]Soeki T, Kishimoto I. 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 novel antifibrotic and antihypertrophic agent, prevents cardiac remodeling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J]. J Am Coll Cardiol,2005,45:608-616.

[5]Naruko T. 5 C-type natriuretic and natriuretic peptide receptors are expressed by smooth muscle cells in the neointima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Itoh AAtherosclerosis,2005,181:241-250. Epub 2005 Mar.

[6]Peltonen TO, Taskinen P. Distinct downregulation of 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system in human aortic valve stenosis[J].Circulation,2007,116:1283-1289. Epub 2007 Aug 2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