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六枝特区新农村建设的五条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六枝特区新农村建设的五条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长期以来,六枝特区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农村生活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六枝特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要彻底改变农村面貌,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围绕这一个总方向和目标,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较为明显:

一、抓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特区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新农村建设规划组,开展调查研究,并选取较有代表性的村进行重点调研和规划。从三种类别的贫困村中分别选取了一个村作为全区新农村建设的试点。目前,这三个村的规划工作已全面完成。本着边规划边实施的原则,区里还成立了“三农”服务团,到村里“诊断开方抓药”,围绕规划开展工作,把国家、省、市和县各级各项资金集中起来,捆绑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农业综合开发。就是按照“突出重点、集中连片、择优开发、治理一片、成效一片”的思路,对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一般以一个乡镇为一个片区,进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和农业开发。农业综合开发,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前提,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的,以加快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步伐为奋斗目标。近几年来,六枝特区共完成了折溪坝子、落别坝湾坝子、郎岱坝子、洒志坝子4个成片坝子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已经基本形成了“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田园化生产格局,初步达到了基础设施完善、生产节能高效、产业结构合理、管理措施得力、带动作用突出、综合效益显著、经济持续发展的农业科技示范区,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自然村寨道路硬化。要致富先修路,这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一项定律。在工程投入上,由区财政、乡镇、村各按30%的投入来进行操作,区级投入和乡级投入以解决水泥和运输费为主,村级投入以投工投劳为主。在工程管理上,由特区农业产业化办公室首先进行规划,制定每年的实施计划,组织有关人员现场踏勘和规划设计,并督促指导乡、村按统一标准实施。从2004年以来,我区共实施自然村寨道路水泥硬化617个,共计91.5万平方米。这项工程有力地改变了村寨“脏兮兮、乱糟糟”的面貌,并带动了农民群众改变村寨环境卫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个地方只要有一两个村寨实施了道路水泥硬化,其他村寨便会主动来找乡里、区里要工程。许多村寨还把这一工程与农村沼气池建设、改厕、改圈等综合起来实施,既解决了农村燃料问题,又使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改变,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协会。这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的有力措施。几年来,六枝特区按照“建龙头企业,带产业发展;壮大农村中介组织,促进基地发展”的工作思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协会建设,带动了茶叶、辣椒、中药材、特色干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农村专业协会,这是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中的关键。协会建好了,就能有力地带领农民闯市场,做定单生产和定向销售,而且还能保证销售价格,是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我区岩脚镇冬瓜协会由于在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被评为“全国先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五、整村搬迁。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无法在原地建设新农村的自然村寨,一般这种村寨的人口不多。搬迁往往是结合小城镇建设进行,也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统一搬出到适当地方统一重新进行建设;另一种是统一搬出但分散到其他村或小城镇中再进行建设,让其融入当地。我区实施成功的梭戛生态博物馆高兴村、堕却乡郎树根村、中寨乡红光村都属第一种模式,效果都非常明显。第二种模式则较为普遍。(作者系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