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护好九窍能长寿/佛教养生“调五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阎威
中医将人体内部与外界相互沟通的几个通道概括为“九窍”,即两眼、两鼻孔、两耳、口、尿道、。平时,做好九窍的保健,能对人体各器官及脏腑机能起到调节作用,可延年益寿。
1.耳部保健。
⑴双掌心向内,将位于二三指之间的劳宫穴对准两耳孔,两手五指紧贴脑后,两手掌共同一抬一按为一次,共做36次;
(2)双手食指分别插入两耳孔中,顺时针同时转动18圈,再逆时针转动18圈。两手食指从耳孔中同时拔出,再插入,一拔一插为一次,共9次。
2.眼部保健。
(1)双手食指弯曲,用指腹侧分别刮左右上下眼眶;
(2)用右手食指和拇指点按两眼内侧眼角上方凹陷处的睛明穴36次;
(3)双手食指点按两眼瞳孔下、眼球与下眼眶之间的承泣穴36次。以上对于近视、屈光不正等眼部疾患均有预防保健作用,还可提高肝脏功能。
3.口舌部保健。
舌尖敲打两颊9下,敲打上下颚9次,舌尖轻抵上颚数秒,口腔中会分泌一定量的唾液,将这部分唾液缓缓咽下;双手食指同时按压在口角两侧、瞳孔直下的地仓穴36次。对口腔溃疡、牙周炎、咽炎等有保健作用,还能提高心、脾、肾脏功能。
4.鼻部保健。
(1)鼻吸口呼法,先用鼻腔深吸一口气,再从口中缓缓呼出;
(2)两鼻孔换气法,先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右侧鼻孔上,用左鼻孔吸气,吸满后放开右手,再用左手食指按压在左鼻孔上,气从右鼻孔呼出,反之,右鼻孔吸气左鼻孔呼气,一呼一吸交替进行36次。
5.前后二阴。
提肛缩肾: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两臂伸直,掌心向内,垂放体侧。吸气时和生殖器缓慢上提,小腹凹陷,两脚跟抬起,呼气时和生殖器缓慢向下放松,小腹凸起,脚跟缓缓落地,一呼一吸为一次,共做81次。对于便秘、脱肛、尿频、尿急、阳痿、等具有防治功效。
文/周佛缘
佛教养生的要义是心身健康、延长寿命、明心见性。许多佛修者,将毕生心血花费在修身上,以求有一个健康的肉体和自在的灵魂,其修习的关键就是禅定。禅定不但是修身良法,而且还是养性妙方,在佛门受到极度的重视。禅定术作为佛门的养生之术,有修心、修身、居食医药三个方面的内容。修禅之初最重要的是调“五事”――调饮食、调睡眠、调息、调心、调身。“调五事”不仅有利于修禅者很快进入禅定状态,对于平常人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也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用来指导养生。具体分述如下:
1、调饮食 在饮食上必须做到不过饥过饱,不食不洁、不宜食之物。“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闷塞,坐念不安。食若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虚不固。”
2、调睡眠 不可放纵贪睡,但又不可刻意减睡,应适量而睡,睡醒即起。
3、调身 要保证有充足的体力,因而在坐禅之前不宜做剧烈的运动,以免伤身。在坐禅之时,姿势要安好,不可过度紧张,亦不可过于松弛。
4、调息 须将呼吸调练到“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姿神安稳,情抱悦豫”的境界,佛教称此种呼吸为“息相”。
5、调心 入定前心要做到“不沉不浮”,即坐禅时意念不要飘逸浮动,这样会引起身体不安;也不要昏暗无知,头脑低垂,这样身无生气。入定之后心要做到“不急不宽”,即入定后不要摄心太猛,这样会出现头痛、胸痛。若是发生此症状,便要放宽心,意想身中之气流向下身;也不要任心过度,这样会由于意志散漫而出现倾倚曲偻、口中流涎或者是心暗晦不明之症状,若是发生此症状,便要敛身提念,令心住一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