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浮世绘中的大众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浮世绘中的大众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浮世绘之所以被认为是大众文化的产物,与社会性质的改变、商品经济的制约作用密不可分。浮世绘既没有体现宗教精神,也不臣服于阶级权贵,更不附庸风雅。它扎根于民众,所以更能鲜活全面的记录江户时代的民生和风土人情,不仅仅是江户人们的生活,更是艺术家坚实的基础。它有着精华也有着糟粕,有着鲜明的历史特征,有着大众的诉求和人文的关怀。从来没有这么一种表达方式如此的贴合生活,如此集中的体现大众文化、审美意识和精神追求。浮世绘有着从上层社会走向民间社会的历史意义,也有着日本美术史上其独特的风格,很好的诠释了大众艺术的价值。

关键词:浮世绘;大众文化;日本绘画

1浮世绘的产生

江户时代的中后期,随着日本经济文化中心的迁移,江户成为18世纪世界第一大都会。浮世绘的产生有着其独特的社会经济体制,不同于德川幕府统治的初期,日本严格的社会等级,处于社会金字塔顶端的是地主与武士阶层,其下是农民和手工艺人,而新形成的商人阶层则处于社会的最低端。到了江户时代,其独特的社会经济体制催生了一大批富商和巨贾,这一股新的势力使得过去社会地下的阶层呈现不可遏制的上升趋势。日本的社会正在由过去的农业社会逐步变为商业社会,武士地主阶层与平民商人的社会等级之间的界限也逐渐形同虚设。人们开始意识到金钱的力量,追求金钱和享乐成为了他们人生的目标的同时在开始寻求与之相符的文化,文化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大众文化就在此时应运而生。相对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京都、大阪形成的上方文化,江户后期的文化以表现世俗人情为主要特征,以浮世绘、歌舞伎和读本小说为代表的江户文化的世俗画面以缤纷绚丽的分成开来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日本绘画中,最典型,知名度最高的首推“浮世绘”。浮世绘是日本民族艺术的宝贵遗产。浮世绘是出现在日本江户时代(1600~1868)的一种风俗版画,属于一种平民风俗画。“浮世”一词“来自于佛教用语,意思是指现世,世俗,浮华,繁华放任,却又虚无短暂的尘世。原意说人生只不过是从地狱到西天之间的短暂一瞬,这一瞬间的漂浮之世应该是用来修炼的净界。用于艺术上,则引申为瞬间的欢乐、过眼云烟、俗世,现实享乐的世界。浮世绘”得名于一本叫做《浮世物语》的书,书中写道“万事不挂心头,随风飘去,流水浮萍一般,即叫做浮世”。在日本艺术史上,它第一次裸地反应出追求享乐主义和官能主义的思想。由于它过于写实地暴露出江户的现实百态和社会万象。“广义上的浮世绘,是指那些描绘人世间日常生活的非宗教绘画作品,而狭义的浮世绘,则主要是指江户宽永年间(1624~1643)出现的,以青楼女子、戏剧演员和自然风光为基本表现主题的版画作品。”浮世绘最初着重表现歌舞伎町、花街柳巷的民风民俗。作品中充满了戏谑的玩味色彩和及时行乐的滑稽思想。江户时代后期浮世绘得到很大的发展,其题材丰富而多样,涉及市井生活风景等。

浮世绘在日本闭关锁国的时代产生,产生之初是与着时尚、娱乐以及广告密不可分,浮世绘中的歌舞伎町、美人画像等现在已被大家作为日本本土文化的公知,然而在当时它却象征着当时的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正如公竹正所说:“华美而令人心折的浮世绘是西方人在废纸堆里掘出的宝藏,人们难以想象如此醉人的艺术在日本仅仅意味着市井和欢场文化的草根。”市井的草根文化对浮世绘的产生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色彩斑斓,画面丰富的浮世绘生动而真实的重置了江户时代的日本,浮世绘已然成为日本的符号和象征。

2浮世绘的发展

浮世绘的原型实为“大和绘”,9世纪末10世纪初的日本绘画已经从佛教绘画的形式中脱胎而出,形成了日本民族绘画的初始样式,开始着手于描绘充满日本气息的风景、山水、民俗、美人。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画师们使用毛笔创作出的作品被用来镶嵌在屏风里或者作为宫殿的壁画,为达官贵人欣赏。这一时期的浮世绘作品不仅仅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还带着宫廷雅韵。浮世绘超高的写实技巧,为社会大众所推崇,这一时期的大和绘师为之后浮世绘艺术的繁盛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先路。

浮世绘的画师以狩野派、士左派出身的居多。当时的画派地位显赫,有些画师被排挤冷落之时转向浮世绘发展,这也许于浮世绘作品传达出的戏谑之感有关吧。直至菱川师宣的出现,风俗画的制作据点仍然还在京都,与之相关的插图本在京东兴起。在木版画印刷行业不太发达的情况下,菱川师宣做为浮世绘艺术的始祖,用他强烈的个人风格和绘画技巧改进了新的技术,糅合了早期各种短暂的绘画和插图流派,使他的印刷版画在质量上毫不逊色与绘画本身。

除了创始人菱川师宣,早期代表人物铃木春信则在“锦绘”的创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推动浮世绘雕刻师和印刷师的协同合作,发展了浮世绘的表现形式。锦绘是一种多色木版画,锦绘这一艺术系更是曾受到中国明清时期拱花印花的启发,在拓印时往往压出一种浮雕式的印痕。他的作品多以茶女、歌舞伎町为题材,创造出独特的美人画形式。鸟居清信则是被认为是役者绘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在使用墨色以外的颜色创作的作品开始出现,主要是以红色为主。使用丹色的称丹,使用红色的称红,也有在红色以外又增加二、三种颜色的作品,称为“红折”。浮世绘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种题材类型的浮世绘作品达到鼎盛,反映出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观念。这一时期,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浮世绘画家,其中最著名的有善于描绘美人婀娜姿态的铃木春信,以及被称为浮世绘三大家的葛饰北斋、安腾广重。喜多川歌磨。葛饰北斋画路很广,他早期所描绘的作品以风俗画和美人画为主。进入化政时代,人们对浮世绘创作需求越来越大,他迎来了人生的第二创作高峰。此时,葛饰北斋完成了他一生中两个最大成就:被后世认为是日本现代漫画鼻祖的《北斋漫画》,以及《富岳三十六景》。其中《神奈川冲浪里》被视为日本民族精神的象征,体现着日本民族清净雅致的艺术追求。安藤广重画风细腻笔致秀丽,善于表达充满诗意的自然美景,充满幽静抒情的和谐意境。其作品《东海道五十三次》描绘了日本就是江户至东京所经过的53个宿场各宿的景致,这些作品色彩艳丽、布局合理、画面充满动感,在当时限制日本庶民游走的年代,无不勾起人们对乡村景象的憧憬。作为浮世绘时代最后一批重要的画家,安藤广重大胆地采用了西方创作手法,通过具有感召力的主题,描绘了东方元素,营造出了简单、自然的情绪和氛围。喜多川歌磨是第一位在欧洲受欢迎的日本木版画画家,他是“大首绘”的创始人,他饱有同情心的对待社会地位低下的歌舞伎町和。画面线条柔美、色块单纯,人物形态优雅。其画风一直影响到近现代,《妇人相学十体》、《风流七小町》《画本虫撰》等,《高名三美图》将社会最底层的三位女性的内心特有之美描绘出来,对浮世绘的草根文化性有着重要意义。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的艺术领域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随着西学东渐,工厂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手工作坊的生存环境。照相技术的传入,使得浮世绘收到了极大的挑战,浮世绘终究无法抵抗发展的狂流,由极盛转至衰败。

3浮世绘是大众文化的产物

浮世绘产生之前,无论佛教绘画、大和绘,还是水墨画,以及狩野家族的绘画,它们的服务对象都是僧侣、武士和皇室贵族。只有到了浮世绘,日本绘画才真正地走入民间。绘画题材也从佛教内容开始转向对风俗的描写。浮世绘的情况则与先前完全不同了,它是平民阶层的。江户市民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裕,精神享受宽松安逸。除了通俗文学和民间戏剧,他们对原先属于权贵专属品的绘画有了强烈需求。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了新的供需关系,促使绘画艺术由上层社会进入到普通市民的生活。此时,绘画制作不再仅仅是贵族、僧侣和御用画家的神圣工作,也不仅仅是贵族阶层的高雅消遣,众多平民画家涌现。浮世绘画家开设街头作坊,收徒传艺,交易作品。生机勃勃的艺术商业活动发展形成了一个活跃的市场。女性丰腴的形象、妩媚的形体以及华丽的和服等等取材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题材广受社会欢迎。浮世绘的出现,表明绘画作为一种商品在题材和功能方面发生了质变,浮世绘作为绘画商品化的产物,也是日本绘画史上大众绘画艺术的开端。浮世绘画家的成长道路也有特点,他们基本上都从作坊学徒做起,达到一定技艺之后,或自立门户成为独立的“町人画师”。“町人”就是居民,“町人画师”就是市民画家,两者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

他们在学画的启蒙阶段,主要模仿市场上流行的题材和技巧,负责生产流程的某个环节,接受一种商品制作和经营思想的灌输。他们既是画家,更似工匠或商人。他们极少有用传统标准对作品进行审视的必要,其艺术追求是以经济效益作为指南,顾客的喜欢和需要就是他们的创作依据。所以,浮世绘的大众性和商品性,也会降低其艺术标准,导致无数泛滥颓废之作。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创作联系生活,熟悉的主题既生动又真实,很容易引起市民的共鸣。浮世绘画家在创作方法上没有过多的传统羁绊,无所顾忌,便于吸收一切有利于市场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兼收并蓄,推陈出新,不断拓宽表现领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巨匠。浮世绘的消费对象是江户市民,当时市民主要由手工业者和商人构成,在日本“士农工商”的地位排列体制中处于末后两者。他们永远无法跨越森严的封建等级,失去了对荣誉的追求,缺少崇高的人生境界。艺术消费并不是作为附庸风雅,而是一种日复一日的奢靡娱乐的补充。他们随波逐流、推波助澜,无形中营造了一个庞大的浮世绘市场。在浮世绘200多年的历史里,它不断受到了统治者的压制,也被其他正统绘画无情地排挤,然而却难以削弱和颠覆它在民间的地位。浮世绘之所以顽强地生存并发展壮大,是由于它唯美煽情、趣味主义、洋溢活力的审美特征,符合大众情趣。因此有了民间肥沃的土壤,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容纳,成功地充当了江户市民文化的主角。

4结语

浮世绘之所以被认为是大众文化的产物,与社会性质的改变、商品经济的制约作用密不可分。浮世绘既没有体现宗教精神,也不臣服于阶级权贵,更不附庸风雅。它扎根于民众,所以更能鲜活全面的记录江户时代的民生和风土人情,不仅仅是江户人们的生活,更是艺术家坚实的基础。它有着精华也有着糟粕,有着鲜明的历史特征,有着大众的诉求和人文的关怀。从来没有这么一种表达方式如此的贴合生活,如此集中的体现大众文化、审美意识和精神追求。浮世绘有着从上层社会走向民间社会的历史意义,也有着日本美术史上其独特的风格,很好的诠释了大众艺术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叶渭渠.日本绘画[M].上海三顺书店,2006.

[2] 宫竹正.浮世绘的故事[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潘力.浮世绘[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4] 苏茜・霍奇(Susie Hodge)(英).伟大艺术家列传[M].杜丽娅,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张雪洁(1988―),女,陕西西安人,2011级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