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2013 年自主招生这碟菜,你想好怎么吃了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013 年自主招生这碟菜,你想好怎么吃了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近几年来,自主招生的规模越来越大,组织考试形式越来越正规,学生报名条件越来越宽松,考试内容越来越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自主招生获得加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那么,2013自主招生这碟菜,你想好怎么了吗?面对自主招生考试,学校和考生如何准备?

关键词 自主招生;特点趋势;备考建议

2012届高考刚落下帷幕,2013届的自主招生即将拉开大幕,经过几年的自主招生考试的备考,我们从中也获得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现总结如下,希望给每一个关注自主招生的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以思考.

一、自主招生的特点和趋势分析

近几年来,自主招生的规模越来越大,组织考试形式越来越正规,学生报名条件越来越宽松,考试内容越来越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自主招生获得加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特点一:组织形式有一所高校单独考试发展成多所学校统一考试。自主招生选拔是由高校自行组织的一种招生形式,一般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从 2001年发展到现在的10%左右.自主招生考试组织形式也由之前的每个高校单独命题,变成现在的“三国杀”的局面:华约7校联盟,北约13校联盟,同济9校联盟,以及复旦千分大战等高校的统一命题.考试内容更加规范,更有选拔性以及更具特色.

特点二:自主招生形式更加规范有序。现在自主招生有三种形式:保送生考试(具有保送资格的学生参加)、提前录取考试(南京大学的数学基地班、理科文科强化班)、自主招生加分形式(自主招生加分的考生都必须参加高考).

值得一提的是, 2014年开始,学科竞赛取消了全国一等奖的保送资格,代表省队在国家冬令营上获奖的学生有加分资格,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学生才有保送资格.这表明更多的学生要进入高校,即使有自主招生的加分,也必须通过高考进人大学.

特点三:报名条件更加宽松,报名形式更加多样,考试通过的难度越来越大。报名条件来看,2009年之前,参加竞赛获奖的同学才有更多的参加考试的机会,而且考试通过的机会较大,到2011,2012年的基本上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比如学生优秀学生就可以学校推荐参加考试,可见学生考试规模日益扩大.当然考试人数剧增之后,考试通过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二、面对自主招生考试,学校和考生如何准备?

那么,我们如何做好自主招生的考前准备呢?个人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第一,建议从高一开始,利用竞赛、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以及周末留校活动等形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学科竞赛辅导尽量要为自主招生和高考服务.面对竞赛和自主招生我们需要弄清楚下面的问题:竞赛辅导是向“单一学科的深度发展”还是“多门学科的广度发展”?

自主招生要求的是学生多个学科综合知识的广度,竞赛获奖要求的是学生某一学科知识的深度,二者有一定的不同.因此一个学生竞赛搞的好,自主招生未必能通过考试.因此我认为:高一开始要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前提下,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自由的选择多门竞赛,为多数学生在知识的广度上进行竞赛辅导,同时对其中少数有竞赛天赋的同学要求在深度上进行提升.做到竞赛的广度和深度相结合,做到竞赛获奖和自主招生准备两不误,更好的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尤其是2014年开始,学科竞赛取消了全国一等奖的保送资格,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学生才有保送资格.对我们的学生而言,学科竞赛恐怕更多的则是为提高学生综合实力而服务.

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自主招生考查的一个重要部分,比如学生的阅读量、文学创造力,学生对时政的了解和见解,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活动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想象力等等,这些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校本课程等活动进行培养.

第二,建议教师要研究自主招生考试方向 ,加强自主招生辅导和指导学生的针对性,同时要改变思想观念,真正从时间和空间上放开学生。

(1)成立自主招生研究小组,充分利用各个渠道,广泛获取信息资源。建议高三级部组建自主招生研究小组,全面负责自主招生,遴选自主招生各学科负责人,便于更好地研究自主招生,要将研究自主招生的考试方向作为重中之重.同时制定有效的奖励措施,激励自主招生研究小组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以避免让自主招生研究小组流于形式,无实质性作为.

网上大多是学生和机构对自主招生内容和难度的感悟和体会,没有完整的试卷,也没有具体的实质性的自主招生安排以及辅导的建议.信息的错误率也较高.很多出版社也相继出版了大量的辅导用书,比上海交大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以及教育科学出版社等等.这但更需要我们老师自己多收集整理,多反思总结.

(2)避免大规模长时间的集中辅导,改为有针对性的指导,真正从时间和空间上放开学生。自主招生最大的特点是灵活.自主招生考试考查的重点不是考生通过大量训练获得的解题能力,而是重点考查学生在环境和情景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创造力、想象力、鉴赏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我们要用一种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来面对自主招生.安排教师进行上课式的辅导形式已经不适用于自主招生的准备。比如“四大名著被改编成新版电视剧,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又如:“老子和孔子打架,你帮谁?”,我们教师怎么去辅导呢?我们的学生从高一到高三已经被管理的很死了。大量的重复背诵,大量的理科题目简单重复练习,已经是我们学生的个性所剩无几,这样的学生已经有些不太适应现在的高考,应付自主招生更不行了。

在之前的自主招生中我们很多学生在语文、英语的阅读上问题很大,文科学生政治历史的知识面很狭窄。数学、物理难度较大,这两门是理科学生自主招生比拼的关键.建议学生平时要更加重视在理科上的投入,第一学期要加强解题,尽量将实力在第一学期提升到接近高考前的水平,要让实力早到位。

因此我个人认为,不管是面对高考还是自主招生,我们要改变思想:要学着放开学生。老师少布置一份作业,学生就多一分学习主动反思,班主任少管制一分,学生便多一分自立自强,老师少帮学生规划一次,学生便多一种设计体验……其实放开不容易,但是我们必须放开,放的越多我们的学生才更有思想,更有创造力。

第三,充分利用学校推荐和学生自荐两种形式,尽最大可能让我们学生在自主招生考试中获得最大收益。

我们先思考问题:学校推荐时,在尊重学生志愿的前提下,是“综合实力优先、参考竞赛获奖”还是“竞赛获奖优先、参考综合实力”?

很多高校都有学校推荐和自我推荐两种形式,其中学校推荐不需满足高校提出的竞赛获奖等要求,只要是学校优秀学生即可。而自荐的考生则需要满足高校的竞赛获奖要求,因此我个人认为,我们在进行学校推荐的标准应该是:“哪位同学去参加考试通过的可能性较大,则推荐谁!”

学校推荐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自主招生的成绩。有无竞赛获奖并不是学校推荐的标准。无论是竞赛优先兼顾实力,还是实力优先兼顾竞赛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兼顾?这需要制定一个标准。

三、写在最后的话——不必盲目“崇拜”自主招生,自主招生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自主招生不是全部,我不赞成学生长时间的停课去准备自主招生考试,这样可能会削弱我们学生在高考中的竞争力。我倾向于将资料交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在作业完成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准备。

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尽管自主招生是高校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互惠互利,但实质上更利于高校,学生一旦被高校自主招生选中然后签好协议的话,学生就失去了高考再择优选择的机会.自主招生是一个保险,下面保了一部分“底”,上面也封了“顶”。

我们看自主招生,好似看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人人见解都不同,又好似盲人摸象,我们都只能看到自主招生很小的一部分.我今天抛砖引玉,愿其他老师一起研究自主招生,为学生更好的发展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