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坦度螺酮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脑卒中后焦虑症的临床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坦度螺酮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脑卒中后焦虑症的临床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观察坦度螺酮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脑卒中后焦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独给予服用坦度螺酮(A组)或联合给予坦度螺酮和阿普唑仑治疗(B组),总疗程为6w。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治疗效果,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HAMA 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脑卒中后焦虑症;坦度螺酮;阿普唑仑

脑卒中后焦虑症是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的精神系统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焦虑、失眠、紧张、出汗、全身不安等,其发生机制与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1]。而且,焦虑症状又能反过来影响或加重患者的脑血管疾病。因此,近几年来愈来愈受到国内外临床医师的关注,能否有效控制脑卒中后焦虑症,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现临床上多采用阿普唑仑等西药来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但临床研究显示疗效并不理想和持久。本研究通过单独使用枸橼酸坦度螺酮、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脑卒中后焦虑症,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病例选自我院2011年12月~2014 年12月间80例脑卒中后焦虑症患者,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45~70 岁,脑出血38例,脑梗死42例。入选患者符合以下标准:(1)符合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 或MRI 证实[2];(2)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焦虑症的诊断标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大于15分[3];(3)无精神、意识障碍,无失语及认知功能障碍;(4)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青光眼和阳性精神病史;(5)病程超过3个月,并对枸橼酸坦度螺酮或阿普唑仑无过敏反应;(6)无孕妇、哺乳期妇女;(7)所有患者从前未进行抗焦虑治疗或者停药1周以上。

1.2 治疗方法 将患者分为坦度螺酮对照组(A组)和坦度螺酮与阿普唑仑联合用药组(B 组)各4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见表1,两组性别构成、年龄、病程、HAMA 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与枸橼酸坦度螺酮,起始剂量10mg/d,根据病情逐渐增加剂量至20~40mg/d,平均剂量为30mg/d,分3次服用。B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加用阿普唑仑,剂量为0.4~1.2mg/d,平均剂量为0.8mg/d,分3次服用。研究期间两组均不再使用其他抗焦虑药物,总疗程为6w。

1.3 疗效判断及安全性评估 采用HAMA对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进行评分,以HAMA 减分率≥75%为临床痊愈,≥50%为显效,≥25%为好转,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 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分析

注: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取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6周后,A 组HAMA 评分由入组前25.05±2.65降至9.92±1.79,B 组由入组前24.66±2.24降至8.44±1.60,治疗过程中两组各时间点评分与入组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

表2 A组与B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

注:P值为组间评分比较,P

表3 治疗3周后两组疗效比较

表4 治疗6周后两组疗效比较

2.2 不良反应 发生时间一般在治疗初期2 周内出现,年龄较大且躯体状况较差者不良反应发生较多而明显,未经处理大多自行缓解。A 组治疗期间出现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5%,主要表现为恶心、食欲减退4例(10%),嗜睡2例(5%),头昏3例(7.5%),乏力1例(2.5%)。B组出现1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主要表现活动减退、嗜睡4 例(10%),头沉、头昏3例(7.5%),乏力2 例(5%),食欲减退3 例(7.5%)。治疗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治疗结束时A 组TESS 评分为(2.86±3.15)分,B 组为(3.02±3.34)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后TESS评分比较

3 讨论

根据国内相关资料显示,脑卒中病人约22%~25%会发生焦虑症状[4],其程度及心理特点因人而异。目前,我们对脑卒中后焦虑症的病理机制还不明确,有研究认为脑卒中后焦虑可能是由于病灶破坏了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能神经元及其通路,从而使神经递质水平低下所致[5],还有研究证实可能与心理应激机制有关。

坦度螺酮是氮哌酮衍生物类的一种新型抗焦虑药,其作用机理是选择性作用于脑内5-HT受体亚型之一的5-HT1A受体,从而发挥抗焦虑抑郁及改善心身疾病的相关症状[6]。而阿普唑仑则属于短效苯二氮卓类药物,为治疗焦虑症的常用药物,它能较快的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尤其是躯体症状如自主神经症状,但却会产生依赖性及停药反应。因此,临床研究认为坦度螺酮副作用显效率低于阿普唑仑,可以用做治疗焦虑症的维持治疗[7]。

本研究结果证实,在给脑卒中后焦虑患者服用坦度螺酮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适量加用阿普唑仑,可以更为迅速有效的控制脑卒中患者的焦虑症状,尤其是在治疗一周末HAMA的减分率就大于坦度螺酮组,从而更有利于患者脑血管疾病的恢复。从安全性方面显示,坦度螺酮和阿普唑仑联合用药时副作用总的发生率,也并不高于坦度螺酮组患者,反而对一些睡眠障碍的患者,联合用药时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因此,当脑卒中焦虑症急性发作时,通过口服坦度螺酮的基础上给与适量阿普唑仑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焦虑症状,之后再服用坦度螺酮用于焦虑症的维持治疗,这种治疗方式更有利于患者焦虑症状和脑血管疾病的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 Chemerinski E,Levine SR.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following vascular brain injury[J].Mt Sinai J Med.2006,73(7):1006-1014.

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及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冲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3版.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

4. De Wit L, Putman K, Baert I,et 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first six months after stroke. A longitudinal multicentr study[J]. Disabil Rehabil,2008,30(24): 1858-1866.

5. Starkstein S E,Robinson R G,Price T K. Comparison of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poststroke major depression matched for size and location of lesion[J]. Arch Gen Psychiatry,1988,45(7):247.

6. 孙炜善,王孔胜,王青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焦虑障碍[J].医学综述,2003,9(12):734 -735.

7. 陈宏,李秀英,刘红丽,王年生.曲唑酮、坦度螺酮和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比较[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2):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