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平台载着我和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平台载着我和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们经常把家庭比喻成社会的细胞,每一个家庭的稳定和兴旺决定着社会的安宁和繁荣。在一个媒体,一个个业务部门就像一个个家庭细胞,决定着一个媒体的命运,决定着一张报纸、一个电台、电视台的兴衰。现在,我们注重媒体的管理,注重新闻的质量,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部门的内部建设。对于记者编辑,一个部门是他们共同的家,对于媒体,一个部门是它必不可少的成员。如何搞好部门建设,让编辑记者有一个好的发展平台?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今天我们关注的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大众日报经济新闻采编中心。仅2003年,他们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一件,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一件,山东省新闻奖一等奖3件,二等奖4件。而且近年来,几乎每个记者都有省级以上奖项,也为报社输送了一批业务骨干。

徐守礼 (大众日报经济采编中心主任)

现在常说这样一句话,报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怎样才能让记者尽快成才?作为部门主任,那就得悉心用功,搭建平台,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成就人才,着力培养自己的“名编”、“名记”。

培养人才不是空话,具体到工作中要有“抓手”。这个“抓手”一是抓稿子、抓业务,一是抓事儿、抓管理。

先说抓稿子抓业务。经济新闻是各家报纸竞争的重点之一。党报的经济新闻如何定位和创新,这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2001年我们提出将抓事件性报道作为经济报道与工作性报道脱钩的突破口,围绕“人”来做文章。这个观点在党报中提出是比较早的。在后来的工作中,我们不断地朝这个目标努力,并倡导记者编辑在新闻实践中探讨、研究、总结,共同推动经济报道的创新。

我们要求编辑记者要强化新闻意识,关注焦点人物、重大事件、热点问题。部里的每一位编辑记者在做好日常报道的前提下,都要有阶段性课题,就是在一定时间段,在所跑的领域,找出一个行业重点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这个课题记者自己找,有时我们几个主任也给他们出题目。每当记者带回一个好题目,我们都会凑在一起谈想法、出思路、想角度,从如何采访到怎样写标题、穿插背景,进行交流。有时为了写一个导语,叙述式的、描述式的、倒叙式的,能写个遍。目的只有一个,不能让好线索浪费了,不能把好稿子写瞎了,要让记者的劳动体现出最大的价值。

常言说,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每个部门的编辑记者都是年龄不一、素质不一、性格不一、业务发展阶段不一。作为部门主任,谁有什么业务专长,有什么潜能,适合做什么报道,心里得有数,。比如,在我们部门里,吴宝书的新闻敏感性强,周学泽看问题比较深透,姜言明写稿子“分寸感”掌握得好,如此等等。不少年轻人开始崭露头角,有的记者善于掌控重大题材,有的善于小处着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知道这些才能尊重他们的风格,引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写出风格不同却都不错的稿件。像“创业时代・再就业故事”系列报道,当时这个选题是和摄影部一起搞的,我们决定派记者王菁华去采访,就是考虑到菁华这个女记者朴实无华,性格温和,思考细腻,容易接近采访对象,发掘出感人的故事。后来这组报道获得山东省精品工程奖。

再说抓事儿、抓管理。现在的记者编辑学历高、思想活跃、眼界开阔,这是长处。但是同时他们的个性都比较强,平时又各跑各的口,队伍管理比以前要难。加之各人素质不同,想法不同,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也不一样,所以,要让这十七八口人其乐融融地相处、各尽所长地工作也是要动点脑筋的。比如记者都希望自己的稿子编得精彩一些,发得及时一些,在版面上处理得突出一些。但有时处理得并非那么理想,可能就会产生一些意见和矛盾。我们部的几位主任都做过记者,理解这种心情,就要及时做好解释工作,疏通记者的情绪,并不断地改进我们的工作。

对于部门的每一个员工,我们的管理原则就是,不要试图改造别人,要帮助别人,采取尊重加限制的办法,用人所长,也要容人所短,给大家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维护报社利益、部门利益是前提,遵守各级规章制度是原则,在此基础上,对有些同志并不危害别人利益的缺点和不足,要宽容地看,只要不会乱了部门的阵脚,翻不了船,就不可怕。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未得身心半日闲,大家都不容易啊!至于那些损人利己、确实危害部门利益的行为,要坚决制止,不能留情面,因为容忍一两个人的错误,就是对其他十几个人的不负责任。长期下去,部门的风气就坏了。

在经济采编部门工作了这么多年,最感欣慰的时候是部门的同志出了好作品,最觉不舍的时候是曾经朝夕相处的好记者好同事业务日臻成熟,又调到别的部门工作去了。好在是一个单位,报社是一盘棋嘛。现在自己很少写稿了,但看到记者抓到好的新闻线索时的兴奋,看到记者得奖时的喜悦,似乎比当年自己写稿子时还要强烈。现在我们的这支队伍得到了一点认可,得了几个奖,有了一点“说头”,这应归功于集团领导的关心和兄弟部门的支持,归功于每一位曾在这个部门奉献过的同志。党报经济新闻的探索之路还很长,与兄弟媒体的经济报道相比,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有领导的支持和同志们的努力,我们还是有信心再出好稿,多出好稿的。

创新才能出好稿

刘加增(经济采编中心常务副主任)

大众日报经济采编中心这两年得奖数量不少,层次也比较高,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我感到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办报观念和报道思路,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从策略上实现了三个转变。

首先是报道格局的转变,即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市场为主体。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把经济报道与工作性报道脱钩,但十分艰难,原因就在于没有从根本上想透问题的实质,在整个经济报道格局没有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市场为主体的情况下,一切改进措施只能是局部的修复,难有根本性的改观。

经济报道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利益报道”,必须从人们的切身利益的角度观照报道题材,从人们切身利益的角度切入报道。具体到新闻采写上,我们在部门倡导写事件性新闻,写问题研究性新闻,我们这两年的获奖作品,像《找个好钳工比找研究生还难》、《县均园区七八个,办得咋样》等作品就是这样的作品。

其次是报道视野的转变,即从传统经济转向大经济、新经济。我以为,判断一张报纸、一个版面的好坏,只看它关注什么领域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在决定做什么选题的时候,一张新闻纸的水平高下其实就已经决定了。经济报道固守传统领域,报道层面拓展不开,缘于对经济新闻的狭隘认识。经济活动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新闻触角应该伸展得足够远。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前沿经济,关注近几年兴起的边缘经济,如体育经济、旅游经济等。甚至一些社会问题、文化问题,都可以从经济学角度去透视,这也是经济报道。报道面的拓宽,激发了记者对很多新经济问题的关注,做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经济报道。

第三,报道方式的转变,从目中无人到胸中有读者。我们在业务会上经常提醒记者,在写稿前要思考这些问题:什么是经济报道,我为什么、为谁写作?是为自己、为分数、为奖金,还是为读者?经济报道的枯燥、空洞、不好看,说到底是因为记者眼中无读者。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多做经济生活类的报道。美国新闻界有一个流行观点:一切报道都能成为经济报道,一切经济报道都是消费报道。美国的经济报道特别注重“消费性”,似乎一切新闻都能变成颇具消费性的财经新闻。如一场干旱过后,它会报道农产品价格上涨及由此引起的进口、股市等方面变化的信息;一项政策的出台或一次内阁人事变动,它会立即显示股市、就业方面的信息。

强调经济新闻的“消费性”,就是强调经济新闻要从生活的、消费的、关涉人们切身利益的角度去写、去报道,因为经济新闻的实质就是“利益报道”。想一下,作为一个读者,我们关心什么?是工厂的生产情况还是商店里的价格变动?是一个电子企业一年生产了多少彩电,出口了多少,创了多少外汇,还是彩电行业的价格大战能否使我早就看好的某一款彩电的价格下跌? 作为一个消费者、一个读者他关心的肯定是这个。

当然,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做得还不是那么圆满,而经济新闻的创新问题是需要每一个从事经济新闻工作的记者、编辑共同破解的一个紧迫课题。现在值得高兴的是,我们部门的记者编辑的创新意识已经在脑子中扎下了根,这就有了更多的希望。

做有价值的经济报道

飞(经济采编中心副主任)

在过去的3年里,经济中心有三件报道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入选省精品工程奖。作品得到新闻奖,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情,但更重要的是今后怎么才能做出更好的新闻。现在回想起来,这些报道产生的过程大多已经淡忘,印象比较深的是为推动经济报道转型做出的努力。

我一直认为,好新闻作品是养出来的,是围绕做好报道所付出的努力的结果,是日常工作精益求精的结果。我不认为好新闻都是“妙手偶得”,那样的偶然肯定会有,但太不可靠,对经济报道更是如此。好新闻是有名额限制、好中选好的,但日常抓新闻却没有名额限制,所以,好新闻的背后往往是一大批好的新闻报道。对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与得新闻奖相比,更重要的是发现新闻、做精新闻的能力。

报纸的天职是对舆论的引导,这种引导力来自于报道的客观性和和权威性,只有这样的报道,才是有价值的报道。与一般新闻报道相比,经济报道有自己独特的规律。其一,经济报道的事件性特点不明显,经济领域一个重要事件的发生,可能会酝酿很长时间,几个月、几年甚至十几年。其二,经济事件波及的范围更广,市场是无远弗届的,不能只是局限于一县、一市、一地,有时候甚至没有清晰的当事人;而且专业分工很细,隔行如隔山,要充分发掘新闻事实里面的价值,需要专业素养。其三,经济报道需要客观,经济即民生,在枯燥数字和严谨的政策条文的背后,是人民群众的福祉,不能有半点儿马虎。

有价值的经济报道就要“胸中有全局、笔下有民情”,抓住关系到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重点突破。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个好的环境。从经济中心来说,做好报道是我们最大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们鼓励编辑、记者敢于创新,加强调查、研究、学习,敢于冒尖。在日常工作中,尊重记者为做好业务付出的努力,鼓励记者发扬个性,帮助记者成才。在报道的策划、组织上,重视对宏观问题的研究,抓住大的主题;同时加强对现实的调查,寻找合适的切入口;每一个策划重视操作过程,大多列出操作要点,选择适合的记者来完成。中心的负责人都注重对记者的业务引导,对重要的线索组织力量深入挖掘,一时拿不准的鼓励记者先进行调查,再寻找适合的报道角度,在写作上要求扎实、精致。只要是涉及到记者业务,我们都事无巨细,再三斟酌,到目前守礼主任还经常动手给记者改稿。这样的业务氛围,对记者成才是有积极影响的。

学做学习型记者和专家型记者

张思凯(经济新闻采编中心记者,作品《县均园区七八个,办得咋样》获第14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报社领导多次讲,要成为学习型记者和专家型记者,部门领导也多次提出并督促我们采写问题研究性稿件,并给了我们记者很好的工作环境。在这种氛围下,我觉得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多研究问题、多分析问题、多发现问题,而这一切都与扎实的采访作风分不开。其实,扎实的采访和尽可能多的独家报道,也是树立大报记者形象、彰显大众报人光彩的重要一着。

好新闻的获得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 说其偶然性,是因为好的新闻线索不是天天都有,有时众里寻他千百度,却在不经意间觅得,这就靠对新闻素材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说其必然性,是因为同样的事件,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新闻价值判断,于是就会从不同的角度、集纳不同的素材进行报道,也就造成了同样的事件别的人可以获奖、引起反响,而自己的稿件却平淡无奇。

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结合点,在于记者的采访作风和新闻素材的积淀。作为党报记者来说,会议是新闻的富矿,好的记者应该善于从会议上发现新闻、发现事件性新闻,对会议的材料触类旁通,跟踪会议的每一个细节,才能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好新闻。记得有一次到兖矿开一个矿业集团的科技大会,当时中央和省里的领导都去了,中央和省里的媒体记者也去了十五六人。和往常开会一样,与会记者每人发一个材料袋,里面各位领导的讲话和企业的简介都有,好多记者在开会不到半个小时后就拿材料离场。但我坚持在两排空荡荡的记者席上独自听会,后来在一领导的脱稿讲话里,敏锐地捕捉到兖矿向大庆油田有偿转让技术的消息,并根据他的这一句话进行会后的深入采访,当日写出了《兖矿跨行卖技术》这一对煤炭、黄金等资源性企业依靠科技转轨的新闻稿,成为独家新闻,受到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濮洪九会长的赞许,要求在全国煤炭系统推广兖矿的做法。同年的《龙口煤矿要炼油》、《二百名临时工全部转正》等稿件都是独家发现,也是靠会议和材料以外的扎实采访得来的。

我感到幸运的不只是获奖

王爽(经济新闻采编中心记者,作品《找个好钳工比找研究生还难》获第 1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身为经济新闻采编中心的一员,我深觉十分幸运。回首4年来,我在这个大家庭中所获得的,并不仅仅是“成长”这么简单。

破茧化蝶,对于一个新闻新兵来说,是总要经历的过程。记得刚做记者时,部门几位主任为了让我更快地上路,常常不厌其烦地给我修改稿件,并向我一一讲解,这让我在很短时间里就摸清了门道,渐渐展露风采。直至现在,徐守礼主任为了尽量把稿件做好,还常常和记者一起加班,这种孜孜不倦、严谨求实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

如果说经济新闻采编中心获奖多,有什么窍门的话,我个人认为除了记者的心血和努力外,还和几位主任始终贯彻的“三件法宝”分不开。

一是对于新闻线索的发现。在日常新闻工作中,几位主任对于新闻线索的梳理十分重视。特别是每周的例会上,大家坐在一起探讨研究新闻线索,碰撞出许多火花。不但让记者日后成稿时觉得成竹在胸,而且往往会因此发现“璞玉”。

二是对于好稿的推举。对于好的稿件,几位主任总能慧眼识珠。比如由我采写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通讯《找个好钳工比找研究生还难!》,飞主任在审稿时,把文中一位企业负责人的原话定为题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而且,这篇稿子当日就安排发在了经济版的头条,给予了突出处理。

三是对于记者新闻观的指导。对于每一位记者,三位主任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比如,刘加增主任说过,“做经济新闻,是要有深度,但写出来却又要求深入浅出。得法乎上,方能取法乎中。”当时,我正过分追求稿件的深度,陷入了一个怪圈,这些话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作为一名年轻记者,感觉收获最大的,是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一名记者,明确了身为经济记者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甚至更厘清了自己的世界观,这将终身受益。

成为“名编”、“名记”,多出好作品,是每一位新闻人的追求。除了自身的努力,业务部门搭建的平台也十分重要。部门的业务研究能力、新闻策划能力以及部门的风气等等都影响甚至决定着编辑记者的眼界和追求。每一个业务部门都是支撑着记者编辑向上攀登的臂膀,都是记者编辑发挥才干的舞台。大众日报经济采编中心可以说是大众日报业务部门的一个缩影,也是全国新闻媒体业务部门的一个缩影。衷心祝愿所有的新闻媒体业务部门人才辈出,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