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四平市规模化奶牛场牛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四平市规模化奶牛场牛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为了解四平市奶牛消化道寄生虫病的流行与危害情况,掌握奶牛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的现状,在四平市周边5个规模化奶牛场随机抽取150头奶牛粪便,分别用直接涂片法、离心沉淀法、尼龙筛淘洗法、饱和盐水漂浮法做了虫卵检查,结果表明5个奶牛场中有38头奶牛检查到虫卵,感染率25.33%。5个奶牛场的感染率分别为40.00%、26.67%、26.67%、20.00%和13.33%。查出体内有肝片吸虫、蛔虫、捻转血矛线虫、莫尼茨绦虫4种寄生虫虫卵,其中肝片吸虫卵总感染率6.00%、蛔虫卵总感染率8.67%、捻转血矛线虫卵总感率6.00%、莫尼茨绦虫卵总感率4.67%。

关键词:奶牛;消化道寄生虫;调查

中图分类号:S884.6文献标识码:A

据调查,目前奶牛寄生虫病是影响奶牛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疾病。奶牛感染寄生虫后会产生奶牛呈渐进性贫血和消瘦、乳产量下降、孕牛出现流产及胎衣不下[1]、犊牛健康发育受影响等症状,给奶牛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在一些小规模的奶牛场,由于防疫制度不健全、饲养管理不科学等原因,造成寄生虫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和威胁到奶牛饲养业的发展[2]。鉴于此,作者于2012年对四平市周边5个规模化奶牛场的奶牛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目的为奶牛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仪器设备

显微镜;离心机;金属圈;尼龙筛;烧杯;载玻片等。

1.1.2样品采集

新鲜粪便:选择平西乡、七马路、城东乡、山门镇、北沟5个地区的奶牛场,随机抽选150头奶牛,采集奶牛的新鲜粪便(每隔10d采集一次,共采集3次),深层采集70g,编号装袋带回铁东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实验室,放置冰箱中待检(4℃)。

1.2试验方法

1.2.1直接涂片法

取50%甘油水溶液1~2滴于载玻片上,取黄豆大小的被检粪块与之混匀,剔除粗粪渣,加上盖玻片镜检虫卵[3]。

1.2.2离心沉淀法

取5~10g粪便捣碎,放入容器,加入5~10倍量清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用金属筛反复过滤,将滤液放入离心管内,置离心机离心20~30min(2 500~3 000r/min)[4],倒掉上清液,留约为沉淀物1/2的溶液量,用胶帽吸管吹吸均匀后,吸取2滴左右粪汁,置载玻片上,加盖玻片镜检。

1.2.3饱和盐水漂浮法

把400g食盐放入1 000ml的沸水中溶解,之后用纱布过滤,滤液冷却后备用[5]。漂浮时,取10g粪便弄碎,置于容器,加适量饱和食盐水搅匀过滤,将滤液置于大试管中,接近管口时用滴管向试管内滴入,使管内粪汁平于管口并稍突起为好,但不要溢出。静置0.5h左右后,粪便残渣沉到管底而虫卵上浮,用载玻片蘸取液面后翻转,加盖玻片后镜检。

1.2.4尼龙筛淘洗法

取20g粪便,置于大烧杯中,用清水溶解,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均匀后用40目的金属筛反复过滤,除去大的粪渣,并将粪便滤液倒入260目的尼龙筛中用清水反复淘洗,直到淘洗液澄清透明为止[6],吸取尼龙筛内沉积物涂片镜检。

1.3牛场调查

调查5个奶牛场的饲养管理情况、防疫情况、周边环境情况及奶牛场的地形、地势等,并做详细记录。

2结果与分析

对所抽选的5个奶牛场的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针对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表2、表3、表4、表5。

由上表可知,四平市奶牛场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的虫卵主要有4种,即肝片吸虫、蛔虫、捻转血矛线虫、莫尼茨绦虫。由表1可知,共有38头奶牛检查到虫卵,平西、七马路、城东、山门镇、北沟5个奶牛场的感染率分别为40.00%、26.67%、26.67%、20.00%和13.33%,平西奶牛场感染率最高。由表2、表3、表4、表5可知单个虫体中蛔虫感染最重,总感染率达到8.67%,其次为肝片吸虫和捻转血矛线虫,总感染率达到6.00%,再次为莫尼茨绦虫感染较轻,总感染率为4.67%。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四平市奶牛消化道寄生虫感染虫卵主要有4种,即肝片吸虫、蛔虫、捻转血矛线虫、莫尼茨绦虫。其中蛔虫几乎每个场均有感染,且感染率较高,捻转血矛线虫和肝片吸虫在部分场中的感染率较高;而莫尼茨绦虫仅在部分奶牛场中有较低的感染率。这可能是与不同奶牛场的管理模式不同、自然状况不同、环境条件不同等原因有关。目前规模化奶牛场在寄生虫病防治方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防治方法上也缺乏科学性。如寄生虫病的控制关键点、药物的正确使用、寄生虫的监测、驱虫程序的贯彻实施,虽然有很多理论性的研究,但在实践应用中仍然没有得到普遍推广,这应是今后工作中努力的方向[7~8]。

参考文献

[1]孔繁瑶.家畜寄生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452-453.

[2]沈杰.中国家畜家禽寄生虫与寄生虫病概况[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5(17):67-68.

[3]王春仁,仇波.黑龙江省动物寄生虫与寄生虫病防治[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2:9-28.

[4]Cooper PJ,Chico ME,Bland M,Griffin GE,Nutman TB.Allergic symptoms,atopy,and geohelminth infections in a rural area of Ecuador[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3(168):313-317.

[5]薛纯良,2001年《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所刊论文择要分析[A].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2002:5-6.

[6]Loukas A,Prociv P.Immune responses in hookworm infections[J].Clin Microbiol Rev 2001(14):689-703.

[7]汪明.兽医寄生虫学(第3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31-32.

[8]明道绪.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第3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