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堂讨论时机的把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讨论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但要把握好时机。在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揭示规律、区别概念等情况下组织有效讨论,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发展。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一书中指出:“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什么并不重要,而学生想了些什么重要千万倍。学生的思维应在学生自己的头脑里产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合作交流。”可见,讨论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很有效的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次进行讨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改革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方法,变“讲”为“导”,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方向转化,从而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但仔细观察和思考当前课堂的讨论学习方式,会发现很多讨论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那么如何使讨论富有成效呢?笔者认为关键要把握好讨论的时机,在真正需要讨论的时候,组织学生展开交流。时机稍纵即逝,讨论时机的把握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在学习重点和难点时进行讨论
数学教学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新旧知识产生的联结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理解的关键处设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正如数学家王元指出的:“不断抽象是数学的特点之一……学习数学首先要弄清知识点的关键处,否则脑子里难免是一盆糨糊。”
《可能性》教学片段:教师将课前装有各种颜色球的口袋发到每个小组,提出活动要求,并且把活动结果记录下来……师生交流活动。
师:“你们摸到红球了吗?摸到红球的小朋友站起来。”(片刻后)“你们有什么发现?”前后小组相互交流一下(展开讨论)。师:“这个口袋到底藏有什么秘密?这么玄虚!打开口袋看看,能不能解开这个谜?”(生打开后发现袋子里装有不同颜色的球)师:“为什么有的组摸到的全是红球,有的组可能摸到红球,而有的组不可能摸到红球呢?”(再次组织学生讨论)
如上,教师不直接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而是发挥“集体”智慧,通过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议一议”,在动脑、动口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认知过程。
二、在认知不同时进行讨论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思维水平的差异、思维角度的不同、思维策略的不同,对同一个问题,有时会产生不同的思维结果。针对学生所呈现的不同的思维结果,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
《认识分数》教学片段――师:“这盘桃(8个)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学生先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交流时答案有1/4,2/4,2/8三种不同的情况。讨论:这盘桃平均分成了几份?这一份究竟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想法,并从中品尝探索的艰难与成功的欢乐。
三、在揭示规律时进行讨论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这就要求学生有提炼、概括重点的能力。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概括能力比较差。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讨论,相互取长补短,互相借鉴,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全面性、周密性与概括性,为提高自学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片段――师:“请大家从黑板中任取几个能被3整除的数试一试,看刚才哪个同学的发现是否有道理?”(生验证)师:“有没有人找到一个两位数,它的各位数字和是3的倍数,但这个数却不能被3整除?”(生答没有)师:“那刚才那个同学发现的规律对两位数是适用的,对于三位数、四位数也同样适用吗?”小组讨论、研究。生1:“我们小组发现这条规律对三四位数也适用,如123和321。”生2:“我们小组发现这条规律不仅对三四位数适用,对五六位数等多位数同样适用,如12300和369369。”师带头鼓掌:“同学们真了不起,能像数学家一样去研究、去发现,那能把你们发现的规律相互说一说吗?”(生说,师出示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在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学会探索、分析与归纳,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四、在区别概念时进行讨论
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对概念的理解就如对某个人的认识,必须从正面、侧面、背面对他进行观察,在各个不同环境中与之交往。
《简易方程》教学片段――师:“观察刚才我们解答的这些方程,最后都能求出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那解方程和方程的解有什么不同?”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生1:“方程的解是最后求出来的未知数x的值,解方程是解答方程的一个过程。”生2:“方程的解得到的是一个数,而这个数是通过解方程得到的。”生3:“可以把解方程看作是一个解题的步骤,而方程的解是最后的结果。”……学生在讨论中,对于“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了自己深刻的感受和认识,不需要教师过多地去强调。
把握好讨论的时机非常重要,除了以上几种“时机”要组织学生讨论之外,教师还要灵活地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思维受阻、不能独立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时,或出现不同想法时,适时、适度地组织学生参与讨论,使学生思维灵活起来,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互帮、互学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