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元化人才培养格局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元化人才培养格局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人才培养多元化是我国高校当前发展的趋势。政治理论课要适应时代要求,要从培养多元化人才的目标出发,学生选课自主化、教学方法多样化、社会实践立体化的模式是提高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多元化人才培养;自主选课;教学多样;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53-02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向高校提出了培养研究型、外向型、应用型、创新型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格局的新思路。政治理论课如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以适应学校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也被学校提到重要日程上来。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形式多样化、学生选课自主化、社会实践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实效性的主要途径。

一、改变传统教学形式

一个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多元化的格局是建立在对当前我国教育现状和我校大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基本素质决定了学生自身成才的多元化途径和发展的多样化选择。针对人才培养多元化的模式和学生自身发展多样化的目标,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也必须进行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全校课程统一安排、统一授课的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相同。这一模式侧重理论教育,依据统一的教材,通过知识的讲解,按部就班地传授教学内容,对学生个性的多样化、理论基础认知的多层化、个体素质的多元化重视不够,导致教学内容教条化,学生厌学情绪增加,最终导致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参差不齐,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的基础知识体系不一样,两极分化十分严重,甚至有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高中时期所学知识有很多重复,导致课堂上一部分学生“重复吃”,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不想吃”,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了课堂的教学。为改变这种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从何入手?我们认为,必须从“两个实际”出发,即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就是适应学校在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格局,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上,都注入新的元素,使教学模式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求,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多元化的格局中,从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角度突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势。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教育观念上由以“教师为本”转向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教育教学体系的主导者,学生学好或学不好是学生的事,对教学效果的分析也从社会大环境或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差等方面找原因;课堂教学的内容以教师的喜好为转移,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种种表现导致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问题总是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因此,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体特点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改革的切入点。以学生为本,就是让学生在自身实际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实现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目的,通过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注重培养其综合的应用能力来达到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二、学生选课自主化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怎样做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怎样做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头脑,怎样做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结合起来。只有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从学生健康成才的需求出发,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改革。改革教学形式和方法,我们认为首先要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来改变教学的形式。其中主要一点是实行学生自由选课的多样化教学模式,这种探索是从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制订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当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兴趣爱好选择了不同要求的教学班后,学生的不同需求得到了满足,从这个意义上,真正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的实效性。如果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理论的指导意义,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作用,可以引起其进一步学习理论的兴趣,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的。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具体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都要随之做必要的改革。教学的目的应由侧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转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应用能力上来。在考虑和吸收现有教学模式的优点、合理继承传统的同时,努力尝试以课堂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设施的运行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为主要发展方向,使政治理论课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主动式学习的方向发展,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真正提高。

三、实践教学

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和模式。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适应学校多元化人才培养格局,实践教学大有可为。社会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多种要求,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的,需要到实践中去锻炼,去培养。实践教学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具体做法如下:首先,为了适应学校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新形式和新途径,必须打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进行全校各部门联合起来的综合实践教学改革。其次,把学生的实践活动范围扩大。以前,我们对社会实践的认识比较狭隘,认为到工厂企业,下基层、到农村,参观革命圣地、名人故居等实践,限制了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如今,随着社会发展,观念的改变,实践的领域也在扩大,还包括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义务支教、社会普法、法律服务、挂职锻炼、社区服务等社会服务活动。公益活动、社团活动、群众性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如学生参加学校或院部组织的各种科技文化体育活动都纳入了社会实践的考核范围。这样可以利用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解社会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品格,又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第三,形成具体的实践运作机制。社会实践涉及到教学、学生社团、学生社区等多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由主管学生事务的机构处理,各院部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和专职辅导员为主负责具体实施。其中,属于思想政治课范畴的实践教学,由政治理论教研部负责和指导;“社会实践与素质拓展”课程则由各院部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负责。党委学工部会同政治理论教研部制定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大纲,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目的、实践教学范畴与要求、成绩考核等做出统一规定。科学合理的机制可以保障实践环节的正常运行和良好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强调以人才培养多元化为目标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并不排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而且可以强化这种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