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西吉县生态移民区旱作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西吉县生态移民区旱作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叙述了西吉县生态移民旱作节水农业的推广应用,包括建设集雨场、窖,推广秋覆膜、春覆膜种植玉米、马铃薯,并对其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分析,以促进移民区旱作节水技术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生态移民区;旱作节水;推广应用;成效;宁夏西吉

中图分类号 F323.3;S2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223-02

西吉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六盘山西麓,属黄河上中游黄土高原腹地丘陵沟壑区。是宁夏农业人口第一大县和国家级贫困县,耕地面积16.13万hm2。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处于干旱地区。年日照时数2 322 h,年均气温5.3 ℃,无霜期100~150 d。光热资源丰富,水资源匮乏。近年来,宁夏实行生态移民工程,西吉县是生态移民的主要地区,由于该县耕地多为旱作农田,土壤贫瘠,中低产田比重大。同时,农业经营粗放,农业节水技术普及率低,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但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较为有利。当地降水的基本特征是:年均降水量少,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暴雨集中,易造成水土流失。一般降水量在350~450 mm,且主要集中在7—9月,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以上。冬春少雨雪,易发生春旱,夏秋雨季以暴雨形式出现,降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洪水灾害,农作物对降水有效利用率低。冬春季节和少雨年份降水稀少,多为<5 mm的无效降水,农作物难以利用。干旱缺水成为制约当地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缓解项目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是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关键[1-2]。多年的农业生产实践证明,在西吉县干旱片带种植的农作物中,地膜马铃薯、玉米等作物具有较强抗灾、避灾性能,其产量高,比较效益明显;同时,地膜马铃薯、地膜玉米生长期正是全年降水量最集中的时段,非常适宜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可有效提高搬迁安置点移民土地的利用率,更好地解决搬迁移民生产、生活困难等问题。

1 旱作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

(1)对移民区的土地实行平整,建成旱作梯田。

(2)在生态移民区内,打机井、建水库、建集雨场、窖,充分利用水资源。

(3)以机井和水库为水源,配套相应的管道。其灌溉方式为布设干管、支管2级管道,田间通过给水栓接移动软管进行灌溉,采用“移动软管+沟灌(或小畦灌)”的节水灌溉技术模式。

(4)对移民区旱作农田推广秋覆膜、春覆膜,利用项目支撑,确保覆膜覆盖率达85%以上。

(5)示范推广集雨布灌配套技术,在项目实施后积极引进和示范推广秋季双垄面全覆膜集雨沟播技术、微集水(垄盖膜际)栽培等集水补灌技术。

(6)推广以地膜马铃薯为纽带的立体复合种植技术,立体复合种植是深化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地膜覆盖马铃薯宽窄行种植的特点,在宽行套种大豆、白芸豆、蚕豆、豌豆、扁豆,以提高光热资源的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产值,有效提高土壤肥力。

(7)开展移民技能培训,在生态移民区建立旱作节水农业、设施农业、庭院经济等科技示范基地,组织一批科技特派员定向定点开展技术服务,重点推广普及节水灌溉、覆膜种植、品种改良、温棚养殖、疾病防治等技术。实施生态移民专项培训援助工程,定期举办农民科技培训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班,使每户移民都能掌握旱作节水种植、设施农业种植等实用技术。

2 取得的效益

(1)经济效益。通过推广旱作节水农业,使生态移民区耕地得到改良,灌溉保证率及土地生产率明显提高,移民收入比原先增长50%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社会效益。通过实施县内生态移民安置区旱作节水农业项目,使旱作节水农业的理念逐步为移民群众接受。农民不断实践和发展节水农业,采取各种工程和生物措施,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项目实施后,有效改善了安置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粮食产值和移民收入,对加快移民脱贫致富和促进项目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3)生态效益。通过项目实施,采用保护性耕作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蓄水能力,提高降水利用率,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壤生产能力。可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3 体会

在移民区推广利用旱作节水技术,是有效缓解旱作区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抗旱减灾能力、实现从根本上解决移民贫困问题和改善生态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挥项目区农业资源优势、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步伐、促进项目区农业再上新台阶、增加移民收入和消除贫困的有效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同时,加快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使旱作节水农业工程长期稳定发挥效益。通过旱作节水农业的实施,完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模式体系;进一步提高移民区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实现“三个提高”,即提高旱作节水农业区的抗旱、减灾、避灾能力,提高降水利用率20%以上,提高降水保蓄率30%以上;缓解移民区资源型缺水的紧迫性,缓解季节性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形成区域地膜马铃薯、玉米等特色优势产业;有效增加移民的经济收入,把移民区建成全县旱作节水农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3-5]。

4 参考文献

[1] 杨发,陈彩芳.宁夏旱作节水农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59-60.

[2] 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建设规划提要[EB/OL].[2012-09-26].http:///view/3784609.htm.

[3] 马金虎,杜守宇,杨发,等.宁夏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J].宁夏农林科技,2007(5):75-76,198.

[4] 王海燕,高祥照.宁夏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思路的探索[J].中国农业信息,2010(6):22-24.

[5] 罗其友.节水农业可持续推进战略[J].中国软科学,1999(6):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