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水稻二化螟发生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水稻二化螟发生的特点及防治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水稻二化螟又称钻心虫,水稻从分蘖期到乳熟期均可受害,对水稻的生产构成威胁,一般发生时可减产5%~10%,严重发生时可减产30%以上,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

【关键词】 水稻 二化螟 防治

二化螟又称钻心虫,水稻分蘖期到乳熟期均可受害,对水稻生产构成威胁,使水稻减产5%~10%,严重发生时甚至减产30%以上,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而水稻是柳河县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做好水稻二化螟的防治工作,促进水稻丰产,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1.二化螟为害水稻的症状

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为杂食性害虫,幼虫首先群集在叶鞘内为害,蛀食叶鞘内部组织,3龄后幼虫开始蛀茎为害。水稻分蘖期受害,咬断心叶造成枯心苗和枯鞘;孕穗期和抽穗期受害,出现白穗和枯孕穗;灌浆期和乳熟期受害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秕粒多,易倒折。

2.发生的规律

2.1二化螟一年发生1~2代,二化螟以4~6龄幼虫在稻草茎秆内越冬,也有少数幼虫在田间稻茬上越冬。越冬幼虫第二年春天 6月中下旬化蛹,蛹期7~11天。7月上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产卵高峰期为7月中旬,水稻二化螟的卵多产在水稻叶片背面,成虫产卵时多选择叶片长而宽、秆高、分蘖多以及茎秆表面光滑、茎秆粗而组织疏松的品种。7月中下旬为幼虫为害盛期。幼虫孵化后即沿叶鞘向下爬行,先群集在叶鞘内取食内壁组织,受害的叶鞘2~3天变色,7~10天枯黄,此时称为枯鞘期。这个时期幼虫尚未蛀入茎秆,抗药性比较差,是打药防治的有利时机。幼虫发育至2龄后,开始蛀入水稻茎秆,形成枯心、枯孕穗、白穗等。幼虫在水稻茎秆内取食为害,秋季收割后,即在稻草内或稻茬内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发生虫源。

2.2施用氮肥过多,水稻植株生长旺盛,色泽浓绿,能诱集二化螟成虫产卵,还能使虫体增重,提高繁殖能力,使为害加重。如果施肥严重不足,田间缺水干裂,可促使幼虫转株为害,从而加重为害程度。

2.3二化螟幼虫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23℃~26℃,相对湿度为86%~100%,冬季气温偏高,积雪覆盖时间长,春季气候温暖、湿度正常的年份,越冬幼虫死亡率低,发生期提早,发生量大。如春季低温多湿,就会推迟发育期。

2.4二化螟的为害程度与水稻的品种特性有关。有芒品种重于无芒品种;叶片长而宽、秆高、分蘖多的品种比叶片狭而短、秆矮、分蘖一般的品种受害重;茎秆表面光滑、茎粗而组织疏松的品种重于茎秆坚硬、维管束排列密集、茎腔直径小的品种。

3.防治措施

防治二化螟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做到“防、避、治”相结合。应预测预报,准确掌握施药时期,主要措施有:

3.1减少越冬虫源在5月底前将重发生田的稻草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虫源;适时耕翻灌水,耕翻深度20cm,水淹7~10天,消灭根茬中越冬幼虫和蛹。

3.2品种选择选用丰产、抗虫性强的优良品种。

3.3 栽培技术二化螟具有趋嫩绿性和趋茂密习性,因此,要科学地管理好水、肥、栽培密度与二化螟的发生关系。大面积推广水稻稀播稀植技术,提倡水稻有机肥与氮、磷、钾配施等技术措施。

3.4性诱剂诱杀利用二化螟性诱剂诱杀雄蛾,可减少受精卵数量,从而降低孵化率。在6月下旬~7月初,将诱蕊悬于直径为30cm左右的水盆中间,用三角架将水盆固定在稻田中,每亩放3个,保持水盆盆口高度始终高出稻株20cm,诱蕊离水面约0.5~1cm,水中加入0.3%的洗衣粉,每日取出死虫。晚间加水至水位口处,每7天更换一次盆中清水和洗衣粉。性诱剂防治的地块成片联防效果更好,防效可达60%以上。

3.5化学药剂防治掌握好施药时期是田间化学药剂防治二化螟效果好坏的关键,因此必须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准确掌握二化螟的化蛹、羽化、卵孵化盛期,当田间调查枯鞘丛率达10%或丛害率1%~1.5%,扒开叶鞘,在叶鞘内会发现二化螟幼虫,这时是二化螟防治的最佳时期。时间一般在7月5日~15日之间。用20%三唑磷乳油ha用量1500ml对 水750kg进行喷雾防治,或用5%锐劲特悬浮剂1500~2500倍液喷雾防治。第一次用药10天后再施药大大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