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钱荒”无失控之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钱荒”无失控之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篇《矛盾论》,指出矛盾有两大类——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近周央行打银行,是人民内部矛盾,打得大力些,顶多伤皮肉,但不会伤筋骨,更不会取其性命。敌我矛盾就不一样,打时要狠、要辣,将敌劈死亦是可以,因为敌不死就是我可能亡。

先讲个故事。1996年,亚洲金融风暴初起,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地蔓延。其后,金融大鳄想沽空香港。这些大鳄有的是美金,没有的是港元,要沽港元,就先要借入港元。以香港言,港元最多的三大银行是汇丰、恒生和中银。大鳄不会问中银借,以免泄露军情,恒生是华资又保守,也不会去借,剩下来的就只有问汇丰借。

借到后,大鳄开始沽港元。当时港府很聪明,要斩大鳄于其未大之际。中国香港金管局10时许找汇丰高层去饮咖啡,谈了什么不知,只见11时许,同业拆息扯上8厘。笔者估计咖啡谈话内容可能是:“你想香港乱?如是我就先整死你。”汇丰收钱,大鳄无港元可借,袭港的第一次金融风暴便胎死腹中。

再讲个故事。香港曾有家国际商业信贷银行ICBC,有一年英伦银行在《金融时报》刊登通告,说该行涉嫌跟中东一些不受欢迎分子交往,涉买卖军火等等,高调地在环球宣称停其牌,世界各地的监管机构亦暂停其营业。该行的不少存户立刻提不到钱。就在英伦银行登通告前,路边社消息称,香港金管局早已叫国际商业信贷银行存一笔大金额于汇丰,以作防范,还要该行每日交报告,以示资金状况。当该行存户认为会血本无归之时,笔者写文章叫存户不用太担心。事实证明,该行被清盘后,存户仍可以拿回本息。

这两个真实故事告诉我们一点,就是一个有效的银行监管机构,是可以颇清楚地知悉银行的资金情况,是可以及早作出防范的。但为何美国爆出金融海啸?原因是出事的银行为免被监管,被人喊停,因而走法律、监管的缝隙。如香港金管局要求银行存户如有10万港元的现金存入,就要上报金管局,有的银行会在存户存入逾10万港元的现金时,叫其分拆入两个账户,每个最多只入9.9万港元,入好后便从账户转账,于是便不用上报,逃过监管。此类行为,包括一些不可以做的投资行为,都可以成为表外(不用上报)的资产。由于不被上报,监管当局要查也查不了。无论你做何种压力测试,测到的,都只是表内的、被上报了的。表外的,也是最危险的,永远也查不到。

监管当局可以不去查,但也可以绕道去查。央行今次一收紧流动性,就将表内、表外的压力测出来了。经此一测可知:

1.以目前的已知(表内)及不知(表外)的资金流动性,是可以承担起30厘隔夜拆息的压力;

2.一压之下,资金就不知从哪里钻出来,使得6月底时的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达1.5万亿元(平时只要六七千亿元便够);

3.这些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的资金说穿了应是从股市、债市中出来的,而这就是央行和中央所说的“跑偏”,即资金不是投于实体经济而是投放在其他地方了。

可以说,以前央行叫银行做的压力测试,永远测不出真象。今次的压力测试就真实很多,岂不是好事?

有人担心,央行这次作测试,如果失手,会否一发不可收拾?假如出事,出现银行挤提,央行一定会收手兼大放水。

这次测试,隔夜拆息一度扯上30厘,是否很高?绝对不是。在1998年港府打金融大鳄时,港银行同业拆息一度扯上300厘。上世纪90年瑞典央行为赶走热钱,一度将息扯上500厘。

所以,这次央行教训商业银行,是人民内部矛盾。只要问题想明白了,就可以世界照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