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压氧治疗并发耳气压伤15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2-1829-01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
2006年5月~2007年1月,我院作高压氧治疗226例,治疗中15例发生耳气压伤,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9例;年龄35~72岁。单耳气压伤14例,双耳气压伤1例;其中脑血管病10例,颈椎病2例,冠心病1例,失眠2例。出现症状至我科就诊时间1~3天。
患者就诊时除原发病外,还有耳鸣、耳痛、耳闷塞、听力下降、头昏等症状。鼓膜检查:鼓膜内陷充血10例,鼓室积液2例,鼓室积血1例,鼓膜松弛部出血2例。
15例患者均行声导抗检查,鼓室图:12例呈C型,3例呈B型;咽鼓管功能测定:均提示咽鼓管功能不良。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其中下鼻甲肥大11例,过敏性鼻炎1例,鼻窦炎2例。咽鼓管周围淋巴组织增生1例。
1.2 治疗:确诊后立即停止高压氧治疗。除原发疾病治疗外,对鼓膜充血内陷轻者用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剂滴鼻,并嘱其休息,一般3~5天恢复;重者用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剂滴鼻,氧氟沙星滴耳剂滴耳,并加用抗生素、激素治疗,7~21天症状体征消失。对鼓室积液积血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行鼓膜穿刺术;对鼓室积血、鼓膜松弛部出血者,加用云南白药口服。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加用鼻炎康、鼻窦炎口服液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喷鼻。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3~21天治疗,鼓膜充血、鼓室积液、积血消失,耳鸣、耳痛、耳闷塞症状均消失,听力恢复。
3 讨论
高压氧治疗分为加压、稳压、减压3个阶段,其中加压阶段是造成耳气压伤的主要时期。当外界压力急剧增加时,鼓室内就相对地形成负压状态,鼓膜内陷;咽鼓管软骨部因呈单向活瓣样作用,咽口受到周围较高气压的影响而不易开放,以致外界气体不易进入鼓室,导致中耳负压增加。中耳负压可使黏膜血管扩张而血管外漏或出血,黏膜水肿,鼓室积液,严重者可发生黏膜下出血或鼓室内积血;鼓膜充血、内陷,甚至破裂[1]。
当鼓室内压与外界压力差值达到10~30 mmHg时,鼓膜发生内陷;达到60 mmHg时,出现疼痛;达到100 mmHg时出现剧烈耳痛及中耳渗液;达到120 mmHg时鼓膜破裂[2]。
本组患者在高压氧治疗前均未到我科进行鼻腔、耳部检查和咽鼓管功能测定。而经过检查发现咽鼓管功能不良,却又急需作高压氧治疗者(如重度突发性耳聋),通过进舱前用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剂滴鼻,指导患者做促使咽鼓管开放的训练后也无耳气压伤发生。因此,高压氧治疗前到耳鼻咽喉科进行鼻腔、耳部和咽鼓管功能检查可以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进舱前用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剂滴鼻,可减轻鼻腔、鼻甲、鼻咽部黏膜的充血水肿,促使咽鼓管开放,使耳气压伤的发生明显减少,不失为一种防止耳气压伤的好方法。
2例患者因紧张,没有采取正确的咽鼓管调压动作,发生了耳气压伤。因此要注意谈话技巧和高压氧知识宣传,加强指导患者做促使咽鼓管开放的训练,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 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61.
[2] 卫生部医政司医用高压氧岗位培训中心.高压氧临床医学[M].第一版.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104.
收稿日期:2007-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