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冈杂棉8号产量构成因子分析及高产栽培主攻方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冈杂棉8号产量构成因子分析及高产栽培主攻方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对2006~2007年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冈杂棉8号高产栽培试验及棉花高产创建示范户的有关冈杂棉8号调查的数据资料进行偏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冈杂棉8号皮棉产量(以下简称产量)构成四因子与产量间有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产量构成四因子对产量贡献为单株铃数>密度>衣分>单铃重。因此,冈杂棉8号的高产栽培关键是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以力争较多的单株铃数为主攻方向

关键词:棉花;冈杂棉8号;产量构成因子;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S562.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1)24-5057-03

Analysis on Yield Contributing Factors and the Main Direction of High Yield Cultivation of Gangzamian 8

LI Wei1,DAI Bao-sheng1,LU Hua-ping1,NAN Ce-xiong1,YI Li1,ZHANG Deng-ke1,HUANG Xiao-li1,

CHEN Xiao-wei1,LI Qing2,WU Ya-hong3

(1.Huangg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uanggang 43800, Hubei, China; 2. Bureau of Agriculture in Huangmei County, Huangmei 435500,Hubei,China; 3. Bureau of Agriculture in Wuxie City,Wuxie 435400,Hubei,China)

Abstract: The data about regional test of cotton cultivar in Hubei in 2006~2007,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st of Gangzamian 8, documents from demonstration household for high yield production of Gangzamian 8 was analyzed by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pathway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4 yield contributing factors of Gangzamian 8 were very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yield;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4 factors lay in the following order, boll number per plant>density>lint percent>weight per boll. Thus the key of Gangzamian 8 high yield cultivation was obtaining more boll per plant based on proper density.

Key words: cotton; Gangzamian 8; yield contributing factors; high yield cultivation

冈杂棉8号是湖北省黄冈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优质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5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区域试验预备试验,2006~2007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区域试验,2008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8005),2007~2008年进行了冈杂棉8号栽培技术研究。为充分挖掘该品种的增产潜力,对冈杂棉8号区域试验及栽培试验中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该品种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规律及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结构指标,以期明确冈杂棉8号高产栽培主攻方向,为制订冈杂棉8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以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冈杂棉8号栽培试验及棉花高产创建示范户的有关冈杂棉8号调查的数据为材料,对冈杂棉8号的产量及其构成因子通过变异系数分析、偏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1-8],研究冈杂棉8号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变化规律和各因子对产量的作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冈杂棉8号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变异系数分析

栽培因素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表现型)的影响是由控制该性状的遗传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大小所决定的,其表现型的变异系数反映出栽培因素的影响,变异系数小的遗传力高,不易受外在环境条件的影响,利用栽培条件改良该性状的潜力小;反之,变异系数大的遗传力低,容易受外在环境条件的影响,可以通过改变外在的栽培条件而获得理想性状,提高产量的潜力也较大。对冈杂棉8号的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进行变异性分析,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皮棉产量4个构成因子的变异系数单株铃数最大(28.93%),密度次之(11.87%),铃重第三(4.60%),衣分最小(3.08%),而皮棉产量的变异系数介于其4个构成因子的变异系数之间。表明单株铃数、密度受环境的影响变化幅度较大,通过改善栽培措施,优化棉花成铃的外在环境条件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优质铃的数量,发挥其增产潜力,而单铃重和衣分受品种固有的遗传特性所决定,性状相对稳定,人为促变的难度较大。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通过主攻棉花单株铃数和密度更容易提高棉花产量。

2.2 冈杂棉8号产量及其构成因子间偏相关分析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间偏相关分析结果(表2)表明,密度与单株铃数和衣分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铃重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它们之间在影响产量变化时,具有强烈的负交互作用,即随着密度的增加,将会导致单株铃数和衣分极显著下降,单铃重也会显著降低。单株铃数与衣分和单铃重分别达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说明增加单株铃数,会制约单铃重和衣分提高。单铃重与衣分呈负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标志着它们之间互作效应不明显。

从产量因子与产量的偏相关系数清楚看出,4个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均有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大小为单株铃数(0.972 2**)>密度(0.873 5**)>衣分(0.535 9**)>单铃重(0.248 2**)。4个产量构成因子对皮棉产量的贡献以单株铃数最高,占总决定度的45.95%,密度占37.09%次之,衣分占13.96%居第三,单铃重占2.99%最小。因此,在冈杂棉8号生产实践中,应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加强有利于提高单株铃数的管理,方可夺取棉花高产。

2.3 冈杂棉8号产量及其构成因子间的数量关系

棉花产量是单位面积株数、单株铃数、单铃重和衣分四因子的乘积构成的,它们分别与皮棉产量有着线性关系,故密度(x1)、单株铃数(x2)、单铃重(x3)和衣分(x4)与产量(y)的关系可用以下多元回归方程表示:

y=a+b1x1+b2x2+b3x3+b4x4

式中,a为常数,b1、b2、b3、b4分别为密度、单株铃数、单铃重和衣分4个因子对产量效应的偏回归系数。

根据冈杂棉8号试验及高产农户调查的数据计算,其多元回归方程为■=-3 884.54+608.84x1+41.17x2+102.12x3+51.51x4(R=0.972 9**,F=491.36**)。

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4个产量构成因子之间的线性关系非常密切,达极显著水平。在4个产量构成因子中, 任1个因子在其他3个因子保持固定时对产量的效应为: 密度每增减10 000株,皮棉产量则增减608.84 kg/hm2;单株增减1个铃,皮棉产量增减41.17 kg/hm2;单铃重增减1 g,皮棉产量增减102.12 kg/hm2;衣分增减1%, 皮棉产量增减51.51 kg/hm2。

2.4 冈杂棉8号产量构成因子对皮棉产量的作用

在明确4个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关系的基础上,应用通径分析方法进一步明确4个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贡献大小。4个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的通径系数见表3,决定系数R2=0.946 5,剩余通径系数Pe=0.231 2。

表3结果表明,4个产量构成因子中,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是单株铃数(1.024 6),其次是密度(0.439 7)、第三是衣分(0.147 9)、单铃重作用最小(0.059 5)。而从4个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的净作用看,由于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制约作用,使得除单铃重外,其他因子对产量的净作用均显著小于其直接作用,但4个因子中仍以单株铃数的净作用最大,增加单株铃数的效应减去密度和衣分2个因子的间接负效应后仍达0.867 4,密度和衣分对产量的净作用效应因受它们与单株铃数的负效应影响而显著减弱,而单铃重对产量的净作用效应因它通过单株铃数的正效应而增加。因此,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加强田间管理,增加单株铃数是冈杂棉8号夺取高产的有效途径。

3 结论与讨论

冈杂棉8号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异系数分析、偏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一致表明,单株铃数与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它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净作用也最大,其变异系数亦较大,达28.93%,说明它是一个不稳定的、伸缩性大的产量性状;密度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净作用仅次于单株铃数,其变异系数亦较大,而且也是棉花种植中最易控制的技术措施;铃重和衣分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和净作用均较小,且其变异系数亦较小,它们是一个较稳定的产量性状,主要取决于品种的遗传特性。因此,冈杂棉8号高产栽培应在合理密植(2.309万~2.931万株/hm2)的基础上,以力争较多的单株铃数为主攻方向。

参考文献:

[1] 南京农业大学. 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251-255.

[2]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数理统计组. 回归分析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94-128.

[3] 莫惠栋. 农业试验统计[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537-544.

[4] 唐启义,冯明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计算机处理平台[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46-160.

[5] 南策雄,李 蔚,白国华,等. 鄂棉18产量构成因子分析高产栽培方向探讨[J]. 中国棉花,1997,24(7):7-9.

[6] 陈荣红,朱永娥,孙长法.多元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在棉种sGK791高产栽培研究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1997,35 (27):8469-8471.

[7] 狄佳春,钱大顺,张香桂,等. 常规棉与杂交棉皮棉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00(4):24-26.

[8] 严丽坤. 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在相关分析中的应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19(3):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