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测量管理体系建设问题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测量管理体系建设问题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能够使企业更好地控制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所带来的风险,也在测量方面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只有解决好标准要求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才能建立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

【关键词】测量管理体系;测量;企业管理

1.测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区别

测量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在测量方面提供技术保证的一个专业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既兼容又独立。

其相同点如下:(1)均采用过程模式构建体系;(2)均强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等在体系的建立与运行中的重要性;(3)部分过程的要求相似或相同,如管理评审、文件和资料控制、记录控制、内部审核、纠正和预防措施等。

其不同点在于:(1)核心内容不同。测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管理,其只关注与测量有关的过程。(2)技术要求不同。测量管理体系有很多专业技术要求,如计量要求的导出、计量确认的实施、高控过程的确定与管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应用等。(3)作用不同。测量管理体系意在为企业提供测量能力的保证,以期减少因不正确的测量结果带来的风险。

2.应做好的关键技术环节

2.1从测量要求导出计量要求

测量要求是对工艺过程控制和产品检验的要求,而计量要求是对测量过程及所使用的测量设备的要求,二者有以下不同:(1)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是产品,后者的对象是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2)表示不同。前者可表示为产品公差、技术参数等,后者表示为最大允许误差、允许不确定度、测量范围、稳定性、分辨力、环境条件或操作者技能要求等。(3)数值不同。如测量范围要大于或等于被测量;分辨力要高于或同于被测量的量级;最大允许误差和允许不确定度小于产品公差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等。计量要求由测量要求导出。测量要求通常存在于产品规范、图纸、工艺技术文件、操作规程等之中,因此首先需要工艺技术人员将每个产品的测量要求按流程、按工序(或工步)逐一列出,明确应进行的所有测量活动。其次,由计量人员根据测量要求导出计量要求。在这方面我们对所有计量人员进行了培训,并编写了专门的指导性文件,对于长度、力学、电磁、热工等方面的计量要求的导出提供了范例,并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悉心全面的指导。再次,由工艺技术人员和计量人员共同选择适宜的测量设备或计量器具。最后,每个单位编制了《测量要求与计量要求一览表》,并随测量要求的变化而动态更新。

2.2实施计量确认

计量确认是一个新概念,ISO10012:2003 标准给出的定义是“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的使用要求的一组操作”。这个概念与我们过去所说的 “检定和校准”有明显的不同:前者的标准是符合预期的使用要求,后者的标准是符合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这样产生一个问题:检定或校准合格的测量设备不一定计量确认合格;检定或校准不合格的测量设备不一定计量确认不合格。如一块量程为 1MPa、准确度 1.6 级、分度值为20kPa 的压力表经校准合格,用来测量一个(480±10)kPa的被测量,虽然量程可以满足,但分度值过大,不能满足公差要求,计量确认不合格。另一例,一把测量范围为 0~250mm、最小分度值为 0.02mm的游标卡尺经校准示值超差(一般在 0.04mm以上、0.1mm以下),不合格,但对于一个 Φ(20±0.3)mm的被测量,却能满足使用要求,计量确认合格。所以,计量确认的结果是与预期的使用要求紧密相连。一台测量设备用在此处是合格的,而用在彼处可能不合格。那么在实践中该怎么实施呢? 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1)定置管理。即对现场使用的每台/件测量设备或计量器具规定只能用于哪些方面的测量,否则重新进行计量确认。(2)批量确认与单个确认相结合。对于那些经检定或校准合格,就能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的测量设备或计量器具实行批量确认,即经检定或校准合格就视为计量确认合格。对于经检定或校准不合格( 如样板检测结果不符合图纸) 的测量设备或计量器具实行单个确认,由使用单位办理 “计量确认单”,一件一办。

2.3高控过程的确定与管理

管理体系的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结合行业的特点,我们确定如下测量过程为高控过程:(1)计量确认过程;(2)原材料、辅助材料、零部件、铸钢大件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测量过程;(3)工业废水中石油类、化学需氧量测量过程。

高控过程的管理有别于一般测量过程,应采取较为严格的措施:(1)配备测量过程作业指导书;(2)对测量设备采取适当的技术监督措施;(3)对操作者进行培训,必要时要求持证上岗;(4)可行时,对测量结果进行抽查、复测等。

2.4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应用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是测量管理体系中技术难度最高的一项工作,很多人在贯标初期对此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根据 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的定义:“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这个定义表明测量不确定度有三个特点:①是一个分散性指标。通常用被测量的标准差表示,符号 “u”或 “U”。②与测量结果相关联,不是单独存在。③是测量者合理赋予被测量的。与测量者自身有关。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一般有:(a)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b)复现被测量的测量方法不理想;(c)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样本不能完全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d)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充分、不正确,或对环境参数的测量和控制不完善;(e)对模拟式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移;(f)测量设备的计量性能的局限性;(g)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h)引用的数据或其它参数的不确定度;(i)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和假设;(j)在相同条件下被测量在重复观测中的变化等。

3.测量管理体系的保持和改进

测量管理体系建立后需强化运行,把体系文件的要求转化为所有相关人员的具体行动,并逐步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要运用内审和管理评审这两个手段,推动体系的持续改进,不断增强体系的测量保证能力。通常应做好如下几项工作:(1)测量要求和计量要求汇总表的更新;(2)定期进行测量设备的批量确认;(3)根据需要对高控过程明细进行调整;(4)对测量风险较大的测量设备开展期间核查;(5)对测量者加强测量知识和测量技能的培训;(6)进行内审,并纠正不符合项;(7)进行管理评审,并推动体系的宏观改进。 [科]

【参考文献】

[1]袁先富.ISO 10012:2003国际标准讲座 第二十讲 计量确认的理解与实施(续20)[J].工业计量,2007,(02).

[2]唐伟群.企业测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中的共性问题[J].中国计量,2008,(10).

[3]廖厚华.建立和实施测量管理体系 提升企业竞争实力[J].中国计量,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