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易纲:提倡尽早开征物业税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易纲:提倡尽早开征物业税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易纲:提倡尽早开征物业税

央行副行长易纲日前表示自己提倡尽早开征物业税,认为这对中国总体上来说是有好处的。他指出,中国政府的税收,不管是分税制还是税率改革,使地方政府感到其财权和事权不对应,而且地方政府实际上是只有很少税权的。这样,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就有博弈,地方政府在法理上处于劣势,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它控制的资源,像卖地能多收就多收,能多占就多占。如果把物业税从立法层次上交给地方政府的话,就从法理上使得地方政府有了一块永久归它自己支配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面,省、市、县都有一定的权力。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财权和事权的对称性。

另外一个理由就是,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有物业税。一个国家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很关键的一条是看一个国家法制是健全还是不健全,一个国家是保护产权还是不保护产权,保护的程度怎么样,因为这反映了政府的能力。物业税是一个重要的门槛和标准,它标志着中国将向一个政体稳定、中产阶级的产权得到保护的方向迈进。(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1月7日)

点评:易纲先生对于地方与中央之间博弈的评论可谓一针见血。抗日战争的时候“八路”们的装备成问题,中央给的政策是:“武器的没有,办法的自己想。”于是土豪劣绅们的银元、大米统统为抗日做了贡献。如今国库殷实,地方政府的收入就要按规矩来,“土地出让金”这种不够规矩的“外块”就要彻底杜绝。最后,还是地产大亨任志强先生的话实在:这项政策在规范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同时,是否真为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呢?

二、任志强:用物业税抑制房价“看上去很美”

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日前就征收物业税问题表示,对中国地方政府而言,物业税的开征必然带来收入的下降。首先,在政策执行之初,每年支付的物业税的增加必然无法弥补一次性支付土地出让金的消失带来的损失。其次,物业税制度必然会对居民首次购房和其他特殊情况做出减免性规定,这些规定中减免的物业税款,之前都是可以通过土地出让金的方式收到的。最后,物业税的提高必然受到纳税人强烈的反对而施行困难,税收收入提高困难。

对于开发商来说,除了可以在成本降低的情况下保持较高价格来获利之外,用物业税来取代土地出让金还能使其财务费用和风险大幅降低。原因在于开发商不用在项目开发之初就需要投入大笔的资金支付土地出让金。考虑房地产开发对银行资金高度依赖的现状,开发商将成为最大受惠者。(摘自:中国经济网2008年1月8日)

三、谢百三: 搞物业税中国将出现几百万对夫妻假离婚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称,开征物业税将有几大难以操作之处:

1.如何界定第二套房,是一个人,还是一家人。一家人的话,如果父母住一套,18岁以上的儿女各住一套;则物业税怎么征。为了避税,一家人必然很快分家,立即分家。

2.为了避税,家里还从乡下请来了80岁的爷爷,70岁的奶奶,65岁的外公外婆入住,这样的话怎么计税?

3.如果一定要征,而儿女仅17-19岁,以后都要成家的,为了避这一年1.5万元的税,为了不让儿女成家时没有房子住,于是一定会出现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几百万对夫妻假离婚。此后,中国“非法同居”将蔚然成风。和谐社会将受到冲击。(摘自:《中国证券报》2007年12月25日)

四、冯仑:最好用管母猪的办法来管楼市

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日前就房地产市场的管理政策发表文章称,如果市场上房子不够,实际是大家做房子的积极性不够,如果把房子比喻成母猪,把地产商比喻成农民的话,这个“母猪”也是需要有保险的。我们在房地产市场上和在猪的市场上完全是用了两种方法,在母猪的市场是用市场经济的一套方法,强调供求关系,刺激生产,保证供应量增加,使物价下来。但是房价为什么刹不住?房地产整个市场供应量不够,房价才涨。应该扩大供应,扩大土地,降低土地成本,使房子能够生产得更多,这样房价就会下降。现在我们的政策不仅不给房地产这头“母猪”上保险,还要减少猪,使养猪的“农民”越来越困难,房子越来越少,开发越来越困难,卖房越来越难。

他认为,如果政府能用管母猪的办法来管地产市场,房价一定能很好地控制在一个水平,从长远来看,会平稳而且有所下降。如果不用管母猪的办法来管房地产,房地产价格还会往上涨。(摘自:《中国经济周刊》2008年1月2日)

五、王石:楼市出现调整因之前太亢奋

万科董事长王石日前表示,交易量萎缩说明市场需要调整,而且也已经开始调整。而市场需要调整的原因,是因为之前一段时间太亢奋。他认为,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拐点不是从长期上涨到长期下跌的拐点,更不是从大涨到大跌的拐点,而是从快速上涨到理性调整的拐点。王石说,大家没有必要因为房价上涨而焦虑,没有必要因此而急着买房子。因为房价的快速上涨是不能持续的,如果中产阶层都已经买不起房子,这样的市场肯定不正常,会调整。还有一个理由是,未来的产品品质会更好,性价比会更高。尤其是对于那些 “持币待购”的人来说,性价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些人缓几年再买房子,对于市场来说不会是一个大问题。 (摘自:《新快报》2008年1月15日)

六、潘石屹:土地市场过热也不能“一刀切”

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日前表示,当前许多房地产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为了迎合资本市场,疯狂囤地,把土地价格抬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许多地方的土地价格甚至超过了周边建成房子的房价,就是所谓的“面粉比面包还贵”。这些被囤积的土地不能马上变成市场上房子的供应量,使得市场上房子供应不足,也加重了人们对未来房价暴涨的预期。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法只有两条,一是切实增加市场上的土地供应量,一是严格执行“土地两年不开发无偿收回”的政策。土地供应量上去,才会给市场一个未来供应充足的预期,才是抑制房价的有效手段。

他认为,只要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不排除在局部地区、局部品种上出现的过热现象会对市场造成影响,但只要坚持用市场经济手段进行调控,什么地方有病,就医治什么地方,不搞“一刀切”,中国的房地产就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一个行业要平稳发展,一定不应该出现很多拐点。(摘自:《北京晨报》2008年1月12日)

七、易宪容:反对房价下跌是要挟中国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就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内一些地方房价下跌现象发表观点认为,目前存在一场关于中国房价是不是可以下跌的争论,而占上风者,认为中国房价不可下跌。如果对这些言论处理不当,房地产市场一定会要挟整个中国经济,一定会要挟整个中国整个社会。其实,这些理由没有一条能够成立的。

他认为,房价上涨与下跌,基本是市场本身的事情,但是房地产市场特殊性及中国房地产市场特殊性,政府是有能力来认识这个市场根本所在,因此,政府也有能力来调整房地产市场严重扭曲的利益关系。这也是十七大精神所在。(摘自:东方财富网1月2日 编辑: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