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砺德修身为人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砺德修身为人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陶行知先生曾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他据此提出“建筑人格长城”的观点,要求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炼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

立世德为首,育人品为先。那么,作为传道授业者,我们应该如何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构筑好师德长城呢?

对事业:一腔热忱有忠心

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全民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根本途径。实践也早已证明,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事业能否有一个大的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前途,支配着一个民族的命运。

然而,教书育人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从绘制宏伟的蓝图,到安放精神天地的基石;从一砖一瓦一石的堆砌,到将来摩天大楼的矗立,不知要耗费教育者多少心力。这就要求我们担负教育重任的每一个教师满腔热忱地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具备为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献身的崇高精神。这种献身精神品质的具体要求,就是能够以远大的人生理想作为立志本职、建功创业的坚实精神支柱,能够以着眼于祖国和民族未来的高度事业心为强大驱动力,从而乐于献出青春年华,舍弃自己有可能获得比教师职业轻松待遇却更为优厚的工作条件,乃至毕生牺牲这一类似的个人利益,经受一切困难,终日辛劳地去从事平凡而艰辛的教书育人工作,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祖国的后代。

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应该懂得,教育作为现代科学之母,她生产知识,造就人才,有着独特的发展规律,若把教育变成金钱的奴隶,就会使之成为一台运转紊乱的机器,她不仅会生产次品,而且本身也会成为次品。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绝大多数教师并未在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中被金钱的漩涡所裹胁,他们对自己的事业忠心耿耿、兢兢业业、矢志不移,始终坚守在教育岗位上,治学一丝不苟,执教精益求精,传道高度热忱,授业极端负责。靠着自身的人格品质,用世界上最有意味、最能体现真诚的情感培育着下一代的思想情操。

对学生:一视同仁有爱心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然有他高尚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从根本上取决于他对待学生的态度。因此,对学生有爱心、有公心、有真心,是做好教育工作的起码要求。

有爱心,即要关心、体贴学生,给学生一种责任感。一个孩子对我们而言虽然只是五、六十分之一,但对于家长却是百分之百的。因此,我们必须从感情上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关注。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谁都难免有很多不顺心的地方,但无论怎样,我们都不应该把自己的苦闷带给自己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交给他们的惟有一份关心、一份体贴和一份亲近。

有公心,即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一个公平感。真正的关心和爱护是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的。在阳光下成长的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共享教育资源的平等权利,作为教育者没有任何理由厚此薄彼。我们对待学生必须一视同仁,决不能以学生成绩的优劣和家庭条件的好坏论亲疏。这个问题处理不好,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

有真心,即要真诚地面对学生,给学生一份真实感。教育的使命在于用生命开发生命、用生命感召生命,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跟学生交往,都必须以真诚为基础,表里如一。即使你遇到一个品行与学业均不理想的学生,也应该像医生对待病人一样给予一份真诚的关爱与鼓励。诚然,我们做不到父母对子女那种纯净天然,既毫无保留,又毫无所求的“至诚”,但我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职业操守,依靠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学生的人生之舟导航。若干年后,学生一般记不住你是怎样教他做题的,但他一定记得住你是如何教他做人的。

“亲其师,信其道;恶其师,疏其道”。“师爱”这种情感品质理当是“师德”素质修养中的重要内容。

对业务:一意进取有恒心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慨:“教了几十年书,却发现越来越不会做老师了。”确实,社会在巨变,知识在激增,我们每届所遇到的学生与往届都有所不同,跟我们自己做学生时更是大不一样。许多新信息、新现象已吸引和激起最富有敏感性的青少年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思考兴趣,他们思维开阔,追求新知,渴望从教诲自己的老师那里得到富有时代气息的新认识、新观念。所以,一味用陈旧而简单的说教去规范今天的学生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我们的教育要时刻流淌着时代的活水,体现出教育新的生命力,使教育的成效跟上时代的步伐。

鲁迅先生说得好:“用秕谷来养青年,是决不会壮大的。”学海无涯,教无止境,教书育人是需要“资本”的。不断吸取知识而又不断贡献知识,这无疑是教师职业所决定也是其所需要的一种独特品质。然而,教育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工作,它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既要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知识,更要在反复的实践中去钻研教育教学艺术。

以课堂教学为例,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知识水平在同一个层次上的教师,用相等的教学时间和同样的教材,对同样的学生施教,有的人教,学生听得进,记得牢,进步快;而有的人教,学生怨声载道,教学效果不佳,其原因不言而喻。长期的教学实践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条真理:坚实雄厚的知识基础,只能为教师提供居高临下、深入浅出进行教学的可能性,而教师只有掌握了高超的教学艺术,才能真正驾驭课堂,做到游刃有余,从而收到最佳教学效果。

平时,我们既要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又要虚心学习、借鉴他人经验。毕竟,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处处留心皆学问,其实,我们身边就有取之不尽的优秀资源。专家的讲座、建议,榜样的经验和案例,同事之间彼此的体会等等,大家都可以认真研究,反复比照,并在学习过程中分门别类整理好,将来的工作中肯定用得着、用得了,而且它们发挥的作用也肯定比自个儿孤军奋战一味喷口水效果要好得多。

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无论专业知识的增长,抑或是教育教学艺术的创新,关键都在于教师自身是否具备锐意进取的治学执教品质。因此,年轻教师需要学习,老教师也需要学习,都需要在学习中去发展智慧,汲取养分,增长才干。

对集体:一心为公无私心

“一花独放不是春,一树奇伟难成林”。基础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我们教书育人,为的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就不能只为了某一个亮点,而是要追求一片灿烂。教育工作的艰巨复杂性,它受到社会影响的广泛性以及教育教学成果的共同性,都决定了教师应特别具有团结协作、一心为公的精神品质。因此,挖掘教师团队的集体智慧、发挥其整体作用就显得相当重要。

一方面,教师教书育人,塑造学生灵魂,陶冶学生情感品德,这一工作本身是一项综合科学工程。它广泛深邃地包含多方面、多层次、多因素的教育容量,同时也就包含着多方面、多层次、多因素的教育影响和作用,这就需要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胸怀集体观念,善于团结四面八方,以调动各方面的优势,形成协调一致的统一力量,才能富有教育效果。

另一方面,教师个体作用的条件因人而异,在思想道德、知识、能力以及教育经验方面必然是不平衡的。每个教师都有长处和不足,知识和能力也各有一定特长和限度。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主动加强沟通与协调,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施教。个人英雄主义无论在哪个年代、哪个行业都是没有生命力的,自以为是最容易失去同事,失去朋友,失去和谐的工作氛围。

当然,一心为公的集体主义精神品质,还应充分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一人有难,众人相扶;集体荣誉,共同维护……

对自己:一扫陋习下决心

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本人的思想面貌和道德行为如何,必然会被当作现实的教材而起到表率的作用,成为教育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时时刻刻以为人师表作为自己道德行为的基本尺度,做到作风正派,是非分明,敢于伸张正义;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克服社会风俗习惯中愚昧落后的东西,抵制和反对各种腐朽思想道德的影响。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言谈举止文明,仪表端正大方,给人留下无愧人师的良好形象。

然而,我们不难发现,校园里还经常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有的人对待学生态度冷,语言硬,漠不关心;有的人对待工作不认真,不扎实,敷衍塞责;有的人工作稍不顺心就抱怨生不逢时,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或视成事之举如涉深海难达彼岸而却步,或因社会上“市井之徒升迁为高贵之客”的个别现象而迁就流俗,甚至让本来的“高雅之处”蜕变为“市侩之所”……

不可否认,他们中有的人确实有全面的知识和机敏的才能,也不乏生动活泼、因材施教的方法,能够给学生留下较好的讲台形象,但同时我们也完全能够肯定,这种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其表现却反其道而行之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只顾学习,不顾品德修养;只顾个人需要,不顾集体利益。

教育的生命在反思,永远正确的教师最失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闻道在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有时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与不足是难免的。但是,如果一名教师对这些缺点与不足姑息迁就,不在平时的工作中加以反思和纠正,则是教师职业所不允许的。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拥有承认不足、改正错误的勇气,更要能在不断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痛下决心,彻底摒弃以往一切不良习气,以榜样的力量示范、感染学生,真正成为他们道德品质和行为的表率。

恩格斯说:“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反思是一盏明灯,能够使我们去除身上的泥垢与灰尘,引导我们走出陈腐和疲惫的泥潭,迎来“柳暗花明”后的甜美与清新。如果你能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从中不断获取有益的营养,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自己处世的胸怀越来越宽广,做事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工作的过程越来越轻松,而以前经常抱怨的苦恼也会越来越少,从未体验过的快乐也随之会越来越多。

“强将手下无弱兵”,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素养的教师,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