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廉通你我,路畅人和”: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使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交通廉政文化建设基本使命
的概念内涵与逻辑关联
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使命可以概括为“路畅人和,廉通你我”,其基本含义在于:“廉”是普世价值,是交通行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在核心精神;“你我”泛指交通行业内所有的政府公共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以及交通部门的服务对象;“通你我”是指“廉”这一普世价值在交通系统的实现过程与现实状态;“路”的指代意义是宽泛的,既包括交通部门承担的公路、水路、桥梁等各项建设工程,也包括道路交通的运营、管理、监督等制度运行;“路畅人和”就是指通过交通廉政文化建设,实现顺畅交通、人本交通、和谐交通的基本目标。
“路畅人和”与“廉通你我”具有严密的逻辑关联:一方面,“路畅人和”与“廉通你我”价值理念是递进关系。作为一种普世价值,“廉”对于所有行业、各个部门的要求都是一致的,交通领域也概莫例外。“廉通你我”即是“廉”在交通行业内部的生成路径、实践过程,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起点。通过在交通行业每一个人之间传播廉政价值观,倡导廉政精神,就能最终塑造一个廉洁的交通环境,使廉洁成为每一个交通人的行为准则,真正贯通每一个交通人的思想与行动。同时,“廉通你我”的现实意义是为了实现交通行业“路畅人和”的职能。另一方面,“路畅人和”与“廉通你我”又是和谐统一的。顺畅交通、人本交通与和谐交通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使命,也是“廉”的实现状态。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使命必须符合国家廉政建设的整体格局,符合国家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符合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因此,“路畅人和”的最终实现必将能动地提高交通系统的廉政程度,有助于净化交通系统的风气,有利于在百姓心目中树立交通行业廉政为民、廉政亲民的形象。
二、“廉通你我”:“廉”的实践过程
“廉”是交通廉政文化的普世价值,其实践过程必须通过“通你我”来实现,这是基本使命的一部分。要在交通系统实现“廉”,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以廉洁奉公为基本的工作准则。对于交通领域工作人员而言,工作的八个小时是纯粹的公务执行过程,离开这个工作时间,就不可能有腐败的滋生,因为其权力价值就集中体现在这一时间段。一般来说,之所以有人行贿,就是希望交通领域工作人员在这一时间内利用公权为其谋取私利。因此,首先应当要求交通领域工作人员严格坚守8小时工作时间内所有公务行为的廉洁奉公品性。
在处理公务的过程中,交通领域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与其职位要求相一致的职业操守,不能将手中的权力用作牟取私利的工具,而应秉公办事,胸怀天下,以民为先。同时,交通领域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与其职位要求相一致的职业能力。在严格遵守国法党纪、坚守职业道德的同时,需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能积极履行公务,勤政为民。
2.以廉洁自律为基本的生活准则。交通领域工作人员在8小时工作结束后的私人生活时间(理论上共有16小时)里也要保持自律,因为即使在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官员手中的权力仍然有一种余威,这使少数官员能披着生活时间的外衣,挥霍着8小时以内的权力,做出各种违法乱纪的事情。
在廉洁自律价值的建设中,不仅应当注重交通领域工作人员自身的廉洁(自我廉洁),也不能忽视家庭成员的廉洁(家庭廉洁)。自我廉洁主要是指交通领域工作人员个人在24小时中能够通过自我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带来廉洁上的“善”。而家庭廉洁主要针对的是交通领域工作人员的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妻子、儿女等。由于他们是与交通领域工作人员关系最亲近、利益联系最紧密的人,因而他们的言行举止对交通领域工作人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廉洁自律的价值适用体现了全域性特征。不管身在哪个行业,也不管处在何种级别,交通领域工作人员都要保持廉洁自律的品性。廉洁自律在横向上就是要求交通领域中的各个行业都要在生活中时刻保持一种自律意识,在纵向上则反映为交通系统内各个级别的官员都要廉洁自律。同时,廉洁自律的价值适用还体现了科学性特征。交通领域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主要在于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权力观、政绩观、地位观,这是保证廉洁、预防腐败的迫切需要,对廉洁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3.以清廉正直为基本的交往准则。一方面,交通系统员工应当以清廉拒绝腐败。交通领域工作人员在与系统内外人员的交往过程中,个人行为上要做到清正廉洁、洁身自好。具体来说,交通部门工作人员在面对金钱、美色等诱惑时不能迷失自我,丧失原则,而应坚守清廉不浊的形象,自觉抵御诱惑,拒绝腐败,坚决不与行贿受贿者同流合污。另一方面,交通系统员工还应当以正直遏制腐败。交通领域工作人员不但要自觉抵御各种各样的腐败侵蚀,而且还要勇于对他人腐败行为主动进行遏制,有效控制腐败事件的发生,帮助整个社会形成廉洁的风气。如果说“清廉”是指交通部门工作人员自己远离腐败的话,那么,“正直”就是指如何让他人远离腐败。
综上所述,“廉”不只是一个“独善其身”的要求,更应该是“兼济天下”的美德;不只是被动的拒绝腐败,更应当主动地遏制腐败,变消极为积极。只有这样,才能把“廉”的价值从系统内弘扬到系统外,扫清系统内外的不正之风,使整个社会更廉洁更和谐。
三、“路畅人和”:“廉”的实现状态
“廉通你我”的基本职能和作用在于确保“路畅人和”。所谓“畅”,就是要实现“顺畅交通”;所谓“人”,就是要实现“人本交通”;所谓“和”,就是要实现“和谐交通”。很显然,“路畅人和”既是现在和未来交通廉政文化建设发展方向的构想、展望与憧憬,也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正当表述和存在理由。
1.以交通廉政文化建设促进顺畅交通。顺畅交通在廉政文化建设层面上是指坚持科学发展观,在交通建设的总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实现对交通建设的科学管理,以形成便捷、高效、安全、畅快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因此,顺畅交通的实现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第一,交通建设的总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交通建设的总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确保顺畅交通的总标准。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认真落实“三个服务”的理念:即交通要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第二,交通建设的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看到在交通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通过交通廉政文化建设,树立新型的工程质量发展观。交通建设要通过一系列措施严把工程质量关。同时,交通行业也要应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努力降低建设成本,节约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
第三,交通的管理体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交通部门要进行管理机制创新,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同时,交通部门还要及时建立通畅、透明的信息服务系统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公共服务能力,并大力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使交通运输的管理能推动交通事业的发展,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四,交通运输的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现阶段的交通状况,交通部门要加快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在可承担得起的资源和成本消耗的情况下,尽快建立能满足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需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做到增加运输总量的规模,提高运输质量,进一步提升交通的机动性与通达性;逐步优化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结构与布局,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提高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通过各种运输方式的共存互补,组建运输大通道,带动各区域经济飞速发展;推广交通信息化和智能运输系统,实现客运快速化和货运物流化;注重农村交通建设,扩大农村公路网络规模,打通对外运输通道,缩小城乡差距。
第五,交通安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现阶段我国交通安全领域还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问题,交通部门必须树立安全至上理念,以提高服务质量,切实保障旅客与货物的安全,方便旅客的出行为目的。通过提升驾驶员的素质、严把运输企业的市场准入关、强化市场后续监管、合理配置路线资源等措施,保证交通安全的实现。此外,还要重视公路养护,特别要加快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改革,积极进行危路、危桥改造,保证交通安全运行。
2.以交通廉政文化建设促进人本交通。人本交通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交通部门的自然衍生。其基本含义是:就交通行业内部来讲,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对员工的人本化管理;就整个交通行业来讲,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对社会公众的人文关怀,它是人本交通的本质要求。
第一,人本交通应体现对交通员工的人本管理。具体来说,就是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实现人本管理必须做到:以尊重员工为核心,在交通系统内使所有员工得到平等地对待,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以依靠员工为保证,交通部门在追求产值、效益、部门形象、优质服务的同时,必须树立依靠人的管理理念,实现交通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以塑造员工为关键,交通部门生命力增强的关键是交通员工素质的提升,交通部门应通过各种渠道及途径来全面提升员工素质,塑造出一支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以凝聚员工为基础,整个交通系统员工是一个团队,当出现问题时,团队具有更大的抗干扰、抗风险的自我调节、自我恢复能力,故凝聚力的加强对于交通系统的稳定、顺畅、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人本交通应体现对社会公众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对交通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应以交通弱势群体为本。这里的交通弱势群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年龄、疾病等生理原因的限制不便或很难享受到交通服务的群体,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精神异常者等。另一类是由于种种社会因素制约,而无法正常或顺利享受交通服务的群体,如低收入群体,很少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很少进入我国的外国人等。其次,在人与车的关系上,应以人为本。相对于机动车辆而言,行人与自行车是弱势群体。在三者共存的环境里,机动车辆比行人与自行车更大、更硬、更快、更危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行人与自行车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在设计交通规划、制定交通规则时,行人和自行车是需要特别加以保护的弱势群体。最后,在车与车的关系上,应以公共交通为本。相对于私人交通,为多数人提供服务的公共交通体系承载了大部分交通能力相对低下的社会群体。以公共交通为本,也是关注交通弱势群体的体现。
3.以交通廉政文化建设促进和谐交通。和谐交通中的和谐是一种平衡的、至善的状态,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哲学境界,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价值理想。为此,交通部及时提出了构建和谐交通的要求。构建和谐交通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交通行业内部的和谐。交通行业的内部和谐是交通行业与外部和谐乃至整个和谐交通的基础,只有交通行业内部实现了和谐,和谐交通才有实现的可能。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部门、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和谐,这是交通行业内部平衡与稳定的前提;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和谐,这是交通行业内部和谐的保证;员工自身的和谐,这是交通行业内部和谐的基础;单位之间、部门之间的和谐,这也是交通内部和谐的保证。以上四个和谐并行不悖,同时发挥作用。
第二,交通行业与外部的和谐。交通行业与外部的和谐是指将交通行业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社会公众、其他行业的和谐。交通行业与外部的和谐体现了交通行业对社会各界的亲和力和影响力,是和谐交通的外在体现。一方面,要做到交通行业与社会公众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交通行业通过树立“为民、富民、安民”意识,解决好交通有效供给能力不足与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把交通发展的目标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结合,提供让社会公众满意的服务。另一方面,要做到交通行业与外部其他行业的和谐。这是指交通行业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给交通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交通行业是关联度很高的行业,它与外部的很多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交通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离不开这些行业的支持。因此,建立有效的沟通制度、协作机制,加强与外部行业的合作,有利于两者和谐关系的形成,最终有利于和谐交通的形成。
第三,交通行业与自然的和谐。和谐交通应是绿色交通、环保交通与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现出低能源消耗、低资源占用、低环境污染、低财政负担、低使用成本的特点,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交通发展效益,实现交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所以,交通系统应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在交通建设中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做到资源的节约、生态的保护与环境的美化,努力实现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只有这样,交通行业才能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赢得人们的支持与拥护,为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