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课要为学生打好“精神底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课要为学生打好“精神底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语文的真正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同时还要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打好学生的“精神底色”,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最基本的要素是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更要有真挚的情感、体验,要为学生打好精神底色”, 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

关键词:成功 语文课 精神底色

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尤其是语文课,语文的基础性、丰富性与情感性使好课的标准更加难以确定。但是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应该达到,即语文课要为学生打好“精神底色”, 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语文课要有意义、有效率,培养学生的生活学习意识

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讲求效率,语文教学也不应例外。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目标明确,过程紧凑,效果良好,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欣赏与运用能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他们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及对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知识;进一步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在讲《背影》一文时,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朗读调动学生情感,又通过品读理解文中流露的父子深情。学习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父亲以怎样的形式给自己关爱,写一句话表达自己心里的感激,并把它送给自己的父母。学生把自己的感激说给自己的父母,父母反馈给孩子的欣慰和幸福,和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都是语文缔造的。最后又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体验布置了“我为父亲(母亲)洗次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和家长都体会到了平常生活中也需要表达爱、奉献爱。

语文学习应着眼于回归生活,着眼于应用,让学生心里意识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见得到,摸得着,用得上。通过这个作业,学生心里明白了: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学好语文,就掌握了幸福生活的工具。

二、语文课要突出人文性、真实性、教育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同时又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突出工具性的过程中应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人文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越大。”思想教育“应该因势利导,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熏陶感染,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

我有一个学生,是个叛逆性极强的孩子,总是和父母无法沟通。在学习生字时涉及到了造字方法—会意字,我便举例子:如“家”字,“家”字上边的“宀”是屋子,下边的“豕”是猪,古人认为有间房子,再养头猪,这样住有房、食有肉就是让人心满意足的家了,可现在时展了,我们需要的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所以我们有的同学与父母之间有矛盾,甚至发生冲突,其实不是有意为之,而是你们有了自己的想法,更需要父母的理解与关爱。在英语中家庭“family”一词就造得好,是“爸爸和妈妈我爱你们”的缩写。看来我们汉字的“家”字要改改了,有个“心”或“爱”字在里面就好了。同学们都笑了,“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任何一个幸福的家都需要用爱和真诚来营建,如果不坦诚相对,不沟通、不宽容,又怎么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父母达成共识呢?”看她那若有所思的样子我知道她是个冰雪聪明的女孩,这番话她一定会有所感悟的……

其实我一直认为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情感的熏陶、精神的熏染,在语文课上应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体会真、善、美;认清假、丑、恶,“润物细无声”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让爱的阳光洒满心房……

三、语文课应该有师生情感上的共鸣,给学生构建起做人的信念和准则

语文是与文化对话的活动,即和语文所负载的思想与情感、心灵与生命、精神与灵魂——它内在的文化意蕴进行交流和沟通。语文不仅是个符号系统它还包括鲜活的生活画面、跃动的思想与情感、生命和灵魂。所以,看一堂语文课好不好,首先应该考虑是否给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给学生构建起做人的信念和准则,使学生语文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构建、文化的涵养。一节语文课,语言上的品味和收获不可少,但是却常常是即时性的,精神上的熏陶才是永恒的。

我有一个学生小时候做过开颅手术,说话、反应都不是很快,在讲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时,每次眼睛都是湿湿的。下课后他跟我到办公室,眼睛同样湿湿的:“老师,杜甫太伟大了!他那么穷,自己住在破屋中还想着别人,他要是生活在现在就好了,我把我的被子和衣服都给他……”我惊呆了,没想到能引起共鸣的竟是这个连一句诗也写不全的学生!“别人只是记住了诗词,而你是用心在与古人交流,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发现善良!”我拍拍他的肩膀,“老师为你感到骄傲!”中考时他更让我喜出望外,语文竟然得了91分!那一刻我深深地明白了,语文教学只要让学生真正喜欢语文,用心走进语文的世界,把情感融于学习中,就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况且培养学生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懂得发现爱、感悟爱、珍惜爱、奉献爱,这远比学会多少字、背会多少诗要重要得多!

语文的真正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同时还要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打好学生的“精神底色”,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教会学生如何有意义的生活、学习;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