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到课文中“淘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到课文中“淘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事实胜于雄辩”,这几乎成了每次议论文写作指导课上教师必提的一句话。这里的“事实”,即议论文写作中的“论据”。然而批阅作文时,呈现在面前的作文绝大多数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说理空洞,缺乏论据。通篇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读后仔细想想,全是自说自话,找不到事实依据。二是论据低幼,观点不支。所举的事例多来自娱乐明星、八卦小道,没经过时间检验,经不起推敲,当然根本无法支撑观点。

面对此种情况,教师着急,学生更是痛苦。学生作文时下笔枯竭,抓耳挠腮,苦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完后合卷甩手,从此不看,“糊弄一回算一回”。可能有人不解,处在今日这样的信息时代,怎么会没有素材呢?正是这个时代,看似铺天盖地的信息,其实映照在思想还不成熟、思考还不深刻的学生心中,不过都是些浮光掠影,是漂浮的,甚至是破碎的。对于此种现状,一味地苛责学生是不公允的,繁重的学业压力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应试为首要目的的学校教育也较少地引导学生去思考。作为语文教师,要少发牢骚,多想办法。毕竟,只有典型的、足够的、有针对性的论据,才能支撑论点,进而使文章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

论据从哪里来?在教学中,也曾想过办法,例如做摘抄、写读书札记,每周不少于两千字的摘录,学生也能配合,“寻寻觅觅”,一个学期下来,也积累了不薄的一本素材。令人苦恼的是,学生作文时,大多要么根本想不起自己摘录过的内容,要么记起某些事例的又感觉用不上,真正用上的又多是生搬硬套、油水两张皮。究其实,还在于学生对所摘录的内容缺乏体会和认知,因而记不牢,也用不好。

那么,学生究竟对什么样的素材有深刻的认识呢?我想无须舍近求远,学生身边就有现成的,那就是他们整个中学阶段语文课上那些精读课文。

选入教材的这些古今中外的文章,承载着人类悠久的文化,彰显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教师在授课时,引领学生细细地品咂了语言,深入地探究过主题,学生对这些课文内容有着深刻的记忆。如果说这是一种“吞”的话,那么将对课文的记忆、理解、认识写出来,则是一种“吐”了。这一“吞”一“吐”之间,彰显的其实是“学以致用”的朴素思想。

课本素材如何运用,经过高二下学期的议论文写作训练,从同学们的作文反馈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多个方面,既有对课文名言警句的引用,也有对文中人物精神品质的提炼,还有对作家创作精神的概括,更有敢于反弹琵琶解读出新意的。

譬如:我们在一篇有关“对青年的精神与责任的理解”的作文中,一位学生想到课文中的鲁迅,想到我们在学习鲁迅文章时拓展阅读过的《狂人日记》、《药》以及《呐喊自序》;而另一位学生想到学过梁启超和他的《少年中国说》以及和他的《沁园春·长沙》。

你让国人通过狂人的眼,认清“吃人”的社会制度;又在坟头凭空添置一只花环,引导国人看到希望;还从铁屋里发出呐喊,激励着国人奋进。矮矮的身躯,创造出崇高的事业;瘦削的肩膀,承载着民族的使命:鲁迅,铁肩担道义!

——《铁肩担道义》

“青年精神”是梁启超“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伟大责任;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意气风发;是无数青年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勇于批判。

——《“青年精神”之我见》

在另一篇关于“小大之变”的材料作文习作中,一位学生对课本上那篇激情昂扬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印象深刻,并想到马丁·路德·金这样一位小人物的大作为;另一位学生则对学过的《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观点记忆犹新,于是他们着样写到:

马丁·路德·金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牧师,目睹并身受着黑人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他没有逆来顺受,而是握紧拳头,用最响亮的声音疾呼,让自由之声响彻美国大地。就是这么个小人物,耗尽毕生的心血,捍卫了作为一个黑人的权力与尊严,为黑人们赢得那庄严而神圣的六个字——人人生而平等!

——《论小可以成其大》

丹麦人钓鱼时,会随身带把尺子,钓上鱼后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生。无独有偶,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就会有更多的鱼可供食用了。丹麦人和孟子在彰显仁者爱物情怀的同时,更体现了人类保持良性生态平衡、维护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

——《小举动显大仁爱》

除了直接利用课本上的事例作为论据外,还有的同学敢于发表自己对课文的解读,彰显着多重解读的阅读智慧。在对《垓下之围》讲授中,大多教师可能解读为悲情英雄的末路挽歌,而下面这位同学则认为项羽只是个悲剧人物,而非英雄。另一位同学却可以从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为自己的“双赢”找到论据。这真是“琵琶起舞换新声”,在开发论据素材的同时,对学生的阅读思维也起着较好的开拓作用。

不要轻易说“不”,还因为它需要我们付出代价,有时候,甚至是血的代价,生命的代价。败兵垓下的项羽对乌江亭长说“不”,放弃东山再起的机会,自刎乌江,从此霸王别姬只能是感泣的眼泪。假如项羽敢于吞下那个“不”字,那历史恐怕就要改写,项羽也就不仅是个悲剧人物了。

——《不要轻易说“不”》

武将廉颇的眼里,容不下职位比自己高的文相蔺相如,于是处处与之作对,出言不逊。而蔺相如并没有跟他计较,而是道出了“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大义大智之言。这话着实令廉颇汗颜,于是就有了“负荆请罪”的佳话。文将武相辅佐赵国,“秦终不敢加兵于赵”。正是蔺相如的忍让,使他和廉颇都受到人们的尊重,同时为国家稳定作出了贡献,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双赢。

——《尽显双赢智慧》

为配合这项课文素材使用的习作训练,我还带领学生一起开发了课文资源,发掘那些旨意深厚的文章,引导学生力争从论据使用的角度再读课文。这样经过一个学期的作文及片段写作训练下来,大多数学生议论文写作时,基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论据。论点有了准确翔实的论据支撑,整篇文章到底像那么回事了。同学们作文感觉轻松后,纷纷戏称,“我们可以在课文中淘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