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激励机制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反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激励机制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反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励机制(MotivateMechanism),也称激励制度,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激励方式的理论来源及类型可分为四种,一是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内容型;二是以费鲁姆期望理论的过程型;三是以斯金纳强化理论的行为改造型;四是在前三者综合理论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激励型。

激励机制最初被应用在企业组织的管理上,旨在形成良性的、优化的工作团队,以创造更多的效率财富。随着该机制的发展演变,其外延开始触及到事无大小的各种形式的管理工作中,因其深厚的心理学理论积淀以及优化的效能表现,当前的教育界也大量引进,特别是在中学的班主任工作中,激励机制甚至被视为优化班级的金科玉律,将激励机制的正面作用过分夸大,从而使该机制正在面临滥用的危险。有感于此,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综合激励机制理论和现实案例,提醒广大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要慎用激励机制,不能只看到其正面作用,更应该警惕其反作用。

根据激励机制的理论,“激励机制一旦形成,它就会内在地作用于组织系统本身,使组织机能处于一定的状态,并进一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激励机制对组织的作用具有两种性质,即助长性和致弱性。”也就是说,激励机制本身就具有正反两面的作用力,如果在使用中一味追求机制本身的助长性而不分层面、对象、事件而致滥用,那么势必会犯“淮南之橘,过北为枳”的错误。这点对于常年在教学一线,直接面对学生的班主任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概括起来,激励机制滥用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反作用有三个方面,分别是恶性竞争、利此伤彼、学生心理和人格缺失。

一、由于片面强调优化而造成的恶性竞争

中学生的激励机制,是指在中学组织系统内,将被教育者的行为纳入一定规范,并由此而对其施加影响,通过被教育者自我的辨析与梳理逐步产生认同感,激发内在动力,进而实现与教育者目的同向行为的各项工作环节之总和。本来激励的初衷是想通过方法使学生达到与老师同向的教育行为,但如此泛滥的激励层面,必然会扭曲本质,背离初衷,形成一定层面的恶性竞争。非但不能优化班级管理,还在相当程度上激化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使正常的教学工作难以展开,得不偿失。

据笔者了解,某初中一女性班主任,很推崇激励机制在班级管理中的使用,为了班级加分,她积极鼓励班上学生组队报名参加学校元旦的文艺汇演,认为这样不仅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也能从文娱方面开启学生的心智,还能获得加分,真正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为此,她四处打听其他班级的参赛情况,允许学生自主排练节目,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力压群芳,一举夺魁。结果为了这一美好的愿望,不仅让同事对她本人产生了误会,也让同年级的班与班之间产生了跟风的连锁效应,有些学习成绩本来就不怎么好的,而表演欲望又很强的同学被一鼓吹,甚至连课都不上而去排练节目,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举这一事例,目的是想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激励都能朝预想方向发展,如果在使用激励之前没有想到其反作用,那么就会使激励适得其反,以致引来恶性竞争。这点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是应该引起班主任足够注意的。

二、片面激励造成的利此伤彼

从事过中学班主任工作的人都知道,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考人智慧的工作,班上几乎所有事情都需要班主任参与。学习成绩自不用说,道德教育、宿舍内务、各科任老师之间的协调、后进生的转化等,都是班主任要直面参与的事情。在这些繁杂的事情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配合作为主导的教师的意图,激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有的放矢地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管理,不仅是对学生的充分信任,也是对学生能力的认可,的确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是,如果片面激励,带来的可能就会是利此伤彼的反作用。

如在班级之中,总有一些因各种原因被称为“后进生”的同学,而转化后进生也成为了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常规工作,也是重点工作。至于如何转化后进生,有经验人士指出,激励是一种屡试不爽的方法。于是许多班主任便不加分析地对后进生进行各种激励,一再鼓励、表扬、关怀、刺激,对学习成绩差的说:“不要认为你是最差的,还有比你更差的;也不要认为自己永远都差,某某以前比你更差都能进步,难道你还不如某某?所以你要相信自己的潜力……”殊不知此类的激励话语,在鼓励甲的同时,就已经伤害了参照物乙。

激励机制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竞选、替换一事最能体现其作用。在学生看来,能当上班干部是很高的荣誉,一般都由学习成绩好,纪律又好的学生担任,是能者为之的表现。不能说全无转化作用,但更多的是对优秀学生和荣誉的一种伤害。因为不是所有的后进生都适应这种激励,对于一些成绩、纪律双差生,他们本来就无视纪律,还期望能为班集体管好纪律?如此的激励方法如同儿戏,只会挫伤班内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热情和为班集体工作的积极性。

三、过度激励导致学生心理和人格缺失

激励机制最初应用在公司企业组织内部,其有一套相应的强化原则以及奖惩措施,以维持机制的有效运行。在班主任工作中引入激励机制,受其原发性影响,也会以相应的奖惩方法来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期获得更优化的效果。然而这种由以盈利为目的的激励机制,在公司组织内部有其相对合理性,但在学校班主任工作中却不尽如人意。使用得当,确能收到一时效应,对学校教育的整体效果而言,过度激励难免会产生令学生心理失衡和人格缺失的反作用。

激励机制中一个最直接的方法便是表扬与奖励。为了保持少部分优秀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不断地表扬与奖励,使他们的心理走向一种认识误区,只为奖励与表扬挖空心思,不曾为可能的批评与惩罚预留空间,形成了一种趋奖避罚的心态。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认为,这种心态对全体学生皆不利。奖励是少部分的,惩罚也是少部分的,中间占大多数的学生却为此成为了激励机制的真空。源于效能和盈利的激励机制,在心理人格尚未健全的中学生中过分倡导,在获得学习成绩提高、班风评比优秀的同时,也给学生未来的人格发展设置了狭隘的雏形,会让学生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能获得奖励,获得老师的表扬,而从未想过如果遇到挫折将如何面对。换言之,如果一旦失去表扬与奖励,那么还有什么可以继续支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身心成长?在这种激励中,学生所形成的不是持久的学习毅力,而是短暂的功利取向。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形成都是一种缺失。

目前,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分布在12~18周岁之间,也就是说无论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其所处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的特点是“一个具有思想感情的,独体创造价值的能动体;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与成人身心特点不同的,需要成人教育关怀的群体;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完整性的人。”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和断乳期,其感情发展晴雨不定,可塑性极强,同时又渴望自主,好胜争强,容易形成攀比与竞争心理。班主任不但要整体提高全班的学习成绩,还需要多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权衡比较,因势利导,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教育规律,这样才能避免激励机制的滥用所带来的反作用,实现教育的最大化效用。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3]杨海兰.浅谈班级管理中的激励性措施[J].教育革新,2007(10).

[4]李镇西.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重庆市万州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