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区域极化效应及其破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区域极化效应及其破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发达地区多,贫穷地区较少;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和渠道发达地区不断扩展,贫穷地区狭窄;用以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发达地区较多,贫穷地区较少等效应与特征,并提出一系列对策以破解农村居民收入极化效应。

【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区域极化效应;破解

【作者简介】王弘,四川大学经济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65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5-0117-05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升,普遍解决了温饱问题,加速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但是,部分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农户收入水平相比增长缓慢,相比东部发展较快地区,以及平原地区,差距不断拉大。我国正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居民收入倍增成为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基本发展目标,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中的区域分化现象,理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学术界对于收入的区域差距加大的现象早有关注。并提出了“区域极化效应”的概念。极化效应是地理经济学或区域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lbert OttoHirschman)1958年在《经济发展战略》(The Strate,g)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中提出。后来,缪尔达尔(Karl Gunnar Myrd£L1)进一步指出,梯度发展中有3种效应同时起作用,即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状况。他认为极化效应是指一个地区,只要它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发达地区越富,则落后地区越穷,造成了两极分化。也就是迅速增长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出现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的极化,然后形成地理上的极化,从而获得各种,集聚经济,即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

这里,我们将极化效应的概念运用于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距拉大的现象中。通过对贫困农村地区与全国一般水平的比较,描述并分析这一现实效应,找到这一效应背后的根源及影响因素,最终找到破解之策。

二、农村居民收入区域极化效应的表现与特征

1、从总体上看,农村内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总体上仍在继续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首先,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悬殊较大。通过对比农村低收入户(收入最低的20%居民户)与高收入户(收入最高的20%居民户)的收入可以发现。2011年,低收入户平均每人纯收入为2000.51元,仅为高收入户16783.06元的11.9%。收入最低的20%人口只拥有全部收入的5.2%;收入最高的20%人口拥有全部纯收入的44%。其中,低收入户的人均工资性收入为高收入户的12.4%;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为高收入户的10.5%;人均财产性收入仅为高收入户的6.2%;人均转移性收入为高收入户的21%(见表1)。

其次,贫困地区内部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同样按收入五等份分组,2010年扶贫重点县最高收入组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29元,最低收入组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04元,二者之比为5.8比1,高于2002年4.6比1的比例。从增长速度看,收入越高的组,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越快。从2002年到2010年的8年间,最低收入组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1.1%,中低收入组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1.7%。中等收入组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2.4%,中高收入组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3.1%,最高收入组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4.1%(见表2)。

最后,再看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同样是不断扩大。东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地区。如2005年,东部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与西部地区相比,差额是2341.37元;到了2011年,二者的差距就扩大到了434229元(见图1)。

2、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和渠道:发达地区不断扩展。贫穷地区狭窄

不同收入等级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农村居民收入的来源和渠道的差别是区域极化效应的一个重要表现。通过统计数据。对比贫困农户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来源,我们可以发现,贫困农户收入主要来自家庭经营收入中的农业收入,这一项在其总的收入中,2000年占到了65.6%,2005年占61.7%,2010年占50.9%。虽然呈下降趋势。但贫困地区农户收入仍然以农业收入为主,农业收入在总的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仍在50%以上。而这一比例的全国水平在2010年已经下降到了37.69%(见表3)。通过数据以及笔者在过去对于贫困农村的实地走访、调研可以了解到,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户“靠天吃饭”的现象仍比较普遍,其收入渠道狭窄,致富途径受限,面临着地缘、区位、文化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无法吸引有利因素改善贫困现状,难以摆脱恶性循环式的贫穷困境。

3、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发达地区较多,贫穷地区较少

早在2007年。我国十七大报告中就首次提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那什么是财产性收入呢?所谓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以及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提高财产性收入,就意味着通过资本市场,为居民提供更多增加和创造财富的机会。这同时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潜力的重要表现。

但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居民财产性收入整体偏低,同时地区差距也比较明显。首先,就贫困地区与全国水平的比较而言,2010年,贫困农村人口的人均财产性收入为34元。仅为全国水平的16.8%(见表3)。其次,就东西部地区比较而言,2011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137.29元,占其总的人均纯收入比例为2.6%;而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相对较高,为407.24元,接近西部地区水平的3倍,其财产性收入占总的人均纯收入比例为4.2%(见表4及图2)。可以得出结论: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发达地区较多、贫穷地区较少,东部地区较多、西部地区较少。

4、用以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发达地区较多,贫穷地区较少

首先,从贫困地区与全国范围的对比来看。尽管贫困人口的生活消费实现稳步增长。但人均消费支出仍不足全国水平的三分之一。2010年贫困户中有52.6%的户生活消费支出高于纯收入。也就是说,半数以上的贫困户入不敷出。贫困农户恩格尔系数有所下降,但依然较高。除衣食住这些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外,贫困农户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很少。2010年,贫困人口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60元,相当于全国水平的25.6%:人均交通通讯支出94元,相当于全国水平的20.4%;人均文教娱乐支出48元,相当于全国水平的13.1%;人均医疗保健支出72元,相当于全国水平的22.1%(见表5)。

其次,从地区间对比来看。相比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现金消费支出中。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相对较少。2011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用于家庭设备及用品的支出为243.72元,相当于东部地区水平的60.4%:用于交通通讯的支出为422.42元,相当于东部地区水平的52.6%;用于文教娱乐的支出为269.3元,相当于东部地区水平的46.3%;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为349.29元,相当于东部地区水平的64.1%(见表6)。总之,贫困地区较发达地区,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消费水平低、消费结构层次低。意味着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差别。

5、非货币计量或非市场价值的收入比较

除了能够以货币计量的指标外,农村居民非货币计量或非市场价值的收入差别同样可以说明区域极化效应的存在。而这里所谓非货币计量的收入包括诸如居民健康程度、受教育程度、卫生环境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等,而这些都与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能否提高息息相关。在这些方面,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例如农村居民饮用水方面。2010年全国农村有78%的农户使用安全饮用水(包括自来水和深井水)。其中,东部地区农户中92.9%使用安全饮用水,中部地区农户中74.7%使用安全饮用水,西部地区农户中仅有65.5%使用安全饮用水。再例如,2010年全国87.2%的调查村离最近卫生站的距离在5公里以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户所在村离最近卫生站的距离在5公里以内的比例分别是95%、90.8%和76.5%,相对来说,西部地区贫困农户就医更为困难。除此之外,人口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在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三、农村居民收入区域极化效应的不良后果与破解之策

不良后果

农村区域极化效应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越发达的地区越富裕。而越落后的地区越贫穷,导致两级分化加深。改革开放的成果难以惠及大多数人,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不利于区域间协调发展以及国家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还会造成社会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最终不利于居民的安定生活和持久幸福,强国之路与民族复兴之路也必将受阻。

破解之策

加速推进贫困地区、西部地区的产业化和城镇化。要加强落后地区、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将其扶上自我积聚、自我发展的轨道,增强“自我造血”功能。要通过提升区域整体的产业水平。带动整体经济的繁荣,从而提高产业收入和生活福利水平。

发挥城市的主导力量,带领周边贫困地区致富。城市发展要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应该以落后地区、西部地区的大中小型城市为依托,扩展辐射面,使主城区的“极化效应”开始逐渐惠及周边相对落后地区。形成“涓滴效应”。而所谓涓滴效应,就是指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致富。

地方政府要科学、合理的利用资金。并加强监督管理,完善政府职能。要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地方财政制度,避免资金的浪费,配合地方经济增长,辅的解决贫困问题。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同时科学的明确政府职能,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根本问题,把钱投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要转变扶贫方式,把重点放在增强贫困人口持续发展的能力上。扶贫方面,在解决基本生存能力的基础上,应更多的注重对贫困人口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如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摆脱文化水平落后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长久发展的束缚。

总之,要通过各种方式,举全国之力、发达地区之力,逐步带动贫困落后地区走出贫穷,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扭转富则越富、穷则越穷的局面,广泛的建立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公平的社会环境。人民生活“可穷一时,不可穷一世”,要提升全民的文化水平,从根本上挖掘地区乃至国家的发展潜力。这不仅关系到贫困问题的解决。更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繁荣和持久发展。